分享

“石湾公仔”考

 RK588 2015-02-24
2015-02-03 史鑫/ 钟汝荣 东方印象

一、石湾善陶

石湾是佛山的一个镇,石湾陶业产生于唐、宋时期,大发展是在明、清。据《石湾陶业考》载,石湾陶业全盛时期,共有陶窑l07座,容纳工人6万余人。屈大均《广东新语》载:“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广东通志》也有“石湾缸瓦甲天下”之谚,足见当时石湾陶器是畅销海内外的。有资料记载的石湾龙窑共计l08座,尚有一些龙窑没有统计到。

行家介绍“石湾公仔”分三行,有人称之为“三绝”.即瓦脊公仔(演变为目前创作者最多的桌面人物公仔)、动物碌胎毛技法、山公(微塑公仔)——虽然“石湾公仔”只是民间工艺品.名气比不上景德镇官窑烧出来的瓷器,但是浓浓的岭南地域特色.就是它的精髓之处。

“石湾公仔”艺术是在日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可追溯带新石器时代,从石湾东汉墓出土的陶塑可见其雏形。“石湾公仔”艺术有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瓦脊陶塑五大类,其中以人物造型为代表。“石湾公仃”善于吸收各种文化艺术的精华,形神兼备,高度写实与适度夸张相结合,生活性与艺术性兼而有之,地方风格鲜明独特。

有人称“石湾公仔”题材“堪称为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郭沫若曾写了一首《西江月.颂陶》,对陶器的产生和发展作了富含哲理的科学解释,揭示了艺术和真理的内在关系与相互激荡的原动力:
土是有生之母,
陶为人所化装。
陶人与土配成双,
天地阴阳酝酿。
水火木金协调,
宫商角微交响,
汇成陶海叹汪洋,
真是森罗万象。

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陶塑全面发展,首先,老一辈陶瓷艺人以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了大批人才,加之上级文化部门选派了一批有美术专长的干部到石湾;其次,石湾陶艺家注重艺术理论的学习和创作经验的总结,注重用理论和一定的艺术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最后.他们既进行现代陶艺探索,创作了大量具有现代审美趣味的作品.又坚持延续石湾传统的制陶义化,创作出大量富有传统地方特色的作品。

“石湾公仔”的第一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无论人物、动物或器皿,都致力于典型化的塑造,各种造型风格独具,较少雷同,达到“百物百形,千人千面”的艺术境界。第二特色为胎壁厚釉层厚,目前釉色达近百种,这些釉色为“石湾公仔”艺术增添了丰富的艺术美感。技法多样性为“石湾公仔”的第三特色,这里分成型技法、造型技法、产品的施釉技术等多种不同层面的创作方法,这里有传统的继承延续,而创新的部分为“石湾公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石湾公仔”艺术经历了千百年的沉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6年,“石湾公仔”技艺等六个项目人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湾公仔”技艺等八个项目人选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佛山石湾还获得“中国陶瓷名镇”、“陶艺文化之乡”、“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陶瓷名镇”等众多殊荣。“石湾公仔”的璀璨之光,引领着佛山走向中国,引领着中国走向世界艺术之林。

说到“石湾公仔”便离不开石湾窑,它们是一脉相承、唇齿相依的。
石湾古为村,隶属南海县佛山镇石州乡管辖,1951年佛山规划省辖市,1954年佛山市接管石湾村,将其改为石湾镇,现在则隶属于禅城区管辖。石湾窑是南中国窑制的代表,其分布范围较广,通常指石湾江(东平河)东北岸,大帽岗以西,海口以东,澜石以北约二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

石湾西南临西江,西可达肇庆、高要、德庆、郁南、封开、梧州、南宁,北可通清远、英德、曲江、韶关、乐昌,沿河南下可通广州,交通运输极为方便。

作为陶瓷生产基地,这里发现的古窑址所在地,通常在石湾镇以东大帽岗一带。该地陶土和岗沙蕴藏丰富.乃烧窑绝佳处所,但地形变迁很大,古代的江湾如今夷为平地。大帽岗为石湾最高岗,曾紧挨东平河,现在已相距二里之遥。据附近莲子岗丰宁寺莲峰书院内清代《禁挖岗沙印砖碑示》,以及五显庙岗南明永历年间《禁挖岗沙碑示》,不难明白其中道理,乃是陶工常年在这一带大量挖掘岗沙和陶土,致使岗顶逐年变低。

石湾西北面的奇石村(现隶属南海区狮山镇小塘办事处)发现与石湾窑同期窑址,扩大了研究石湾窑的范围。

l957年以来.调查发掘的考古数据证明,位于石湾东南约l5公里的西樵山.发现几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出土大量打制的石器.少量打磨兼制的石器.少量夹沙粗陶片与石器共存。这里的陶器制作年代比中原仰韶义化的“彩陶”和江西万年仙人洞.浙江河姆渡遗址所出的陶器还早,也是我国最早制作陶器的地区之一。

石湾大帽岗下.发现六七个处新石器时期的贝丘遗址.出土砍伐器、双肩石斧、石锛等;在石湾河宕大队的旧墟也发现了贝丘遗址,出土大量陶片,有印纹软陶和硬陶.也有夹沙粗陶。在遗址东面约一公里的桥头地区也发现了贝丘遗址,出土的陶片都是较厚的磨光黑陶.纹饰有划纹、印纹和磨光等,有的与殷周青铜器纹饰相似.其时代晚于旧墟遗址。

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器形约有l5种,成形方法有轮制和手制,造型复杂,注重装饰,纹样丰富多彩,其中印纹陶的纹饰就有四五十种之多。可以看出,五千年前石湾的先民已熟练掌握了选土、成形和锻造的制陶技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石湾镇东南约三公里的澜石,也发掘了大批战国墓葬和汉墓葬,随葬品中有大量陶器,许多器物具有岭南特色,如陶屋、水田、小艇等模型,陶匏壶、三连罐、四连罐、五连罐等,都为当所烧造。

石湾在唐代成为陶业生产中心,在佛山市石湾大雾岗第三层出土“唐代陶坛残片”。前面曾提到过的奇石村沿石湾河东岸约三公里的斜坡上,古陶片堆积如山,唐代和北宋的陶瓷碎片随处可捡。其中有“嘉佑口口口”(1057年一l063年)和“政和六年”(1l16年)的铭刻。这里的陶瓷器在胎质、釉色、烧制方法上与石湾器物基本一致。

另外,在大帽岗先后发现了宋代窑址和唐代窑址,出土了不少唐宋时代的日用陶器碎片。而在石湾镇内却未见唐代以前的陶片。奇石村和石湾镇陶业的兴废原因, 大概是由于石湾河的河道淤浅所致。石湾出土宋代陶器,釉色以青黄酱褐为主,代表作有“佛山石湾大雾岗第二层出土北宋陶壶”。


唐,宋年间,石湾已成为对外交通枢纽。宋代还设有市舶司,专营对外贸易,产品主要有青瓷、白瓷和青白瓷等。由于佛山的手工艺生产和商业发达,所以在明代佛山成为全国四大镇之一。明代石湾大量烧制黑釉、酱黄釉一器,并大量仿制南北各地名窑产品,而且仿中有创,代表作有“明石石湾窑翠毛釉梅瓶”。

石湾毗邻佛山,水路交通比较方便,所以成为广东陶瓷生产的中心。
据《广东文物》记载:“石湾陶业全盛时期,共有陶窑一百零七座,容纳男女工人六万有余。而衰落时期(民国年间),仅余陶窑六十余座,执业工人不及二万。”又说“石湾陶业订定行规,尚有簿籍可查看。仅传自明代天启年间,初分八行,后分二十三行,者浙其细目,有五十余行”。从中可约略知晓当时盛况。

石湾成为广东陶瓷的集散地,始于唐宋而盛于明清。

唐代后,广州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纽带之一,出广州可抵达东南亚及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中国输出的商品中,除丝织品外,以陶瓷为大宗。宋代的贸易超越以往.出口的陶器更多,赵汝适《诸蕃志》中记载,中国商人到东南亚各地以陶器和青白瓷器作为主打贸易。朱或《萍洲可谈》中说:“船舶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这些陶器以日用粗陶器为主,如盆、瓮、缸、碟、碗之类,大都来自石湾:元代广州的贸易仍以陶瓷器为主,如瓦瓮、粗碗、水埕、罐、壶等生活所需器皿,来自石湾的陶瓷仍占据相当的比例。

明、清时期,“石湾公仔”风生水起,日渐兴盛。其中,石湾陶业二十四行的形成.对“石湾公仔”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石湾陶业行会始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一l566年)。行会以生产的产品类别或工作的分工、地域来划分。行会各有行规,“内而厘定行例,以杜内部之哄争;外以树立团体,以杜外部之滥入”,互相之间不准模仿或侵越。最初只分8行,至清末民初增至30多行。除了产品类别的行会外,还有如制釉、砌窑、担泥、落货等行会。每个行会均有自己的堂名。人们习惯称的“二十四行”,指以产品类别划分的主要行会。

行会的出现,证明了石湾明、清时期陶瓷生产已经逐步进人规范化的经营。

“二十四行”中的古玩行又称公仔行,明代已有生产,清代已成行,民初时成大行。产地中下窑,产品是案头美术陶、人物兽头器皿等.印制及原作。从业人员约500人。战后1000多人,多为家庭式生产,部分产品与花盆行相同尺寸大者属花盆行生产。成品销往海内外。主要店号有黄古珍、黄云记、生源栈、霍厚记等。

当时,人物陶塑多以神仙、道佛和渔樵耕读之类为题材,颇具风格。
名家文如璧将陶塑应用于建筑主体,石湾瓦脊人物应运而生,前人屈大均以“石湾瓦,甲天下”赞之,而被后人所称道。这种建筑形式突破了以往只用于屋脊飞檐边角的局限,大屏的人物群像、亭台楼阁和花木山水景物构成了建筑主体的正脊,广泛流行于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的宗祠、庙宇、书院,如佛山祖庙、德庆县悦城的龙母庙、广州陈家以及越南西贡的天后庙等。

除此之外,石湾动物陶塑也成特色,譬如“黄炳猫”、“黄古珍鸭”、“朱谦兔”、“霍津牛"等将国画翎毛技法应用于动物陶塑之上,以特制的铁、木堑刀精雕细琢.毛的质感栩栩如生,被后人称作“胎毛动物”流传于世。

简言之,“石湾公仔”历史悠久,是中国的陶瓷雕塑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息息相关,与民间文学、民间戏剧、民间泥塑以及民间石雕、木雕、砖刻等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为历代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的直接反映。


石湾作为陶瓷生产贸易中心,经历了l30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石湾公仔”也从早期的牛、马、鸡、狗等粗糙的小件陶塑,发展而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艺术器皿、山公微塑、建筑园林装饰陶塑五大体系。

发轫于唐代的“石湾公仔”源自陶工劳作之余信手捏塑以寄托情怀的陶艺,经历了由粗豪质朴、概括抽象向圆熟洗练、描写细腻的演变过程,其发展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唐至明以前为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为鼎盛期;民国期间为低谷期;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为全盛创新期。

当然,如果追溯“石湾公仔”发展演变的根源,还与岭南文化有关。

“瓦脊公仔”起自明代而盛于清代,石湾陶工仿制河北宛县门头沟直隶“厂官窑”生产的琉璃制品,后来衍生而出琉璃建筑陶瓷,专供于庙宇、亭阁建造,至明清初开始生产艺术陶塑瓦脊,随时间发展渐成气候,“顺德祠堂南海庙”成为当时标志性的建筑物。最早的石湾陶塑瓦脊是明代霍韬祠堂房顶上的仿唐三彩鳌鱼。

“瓦脊公仔”是一种高浮雕艺术,把浮雕陶瓷装置于屋顶瓦脊的宽面中,是清代中叶石湾发展建筑琉璃陶瓷中出现的一大品类。

初期“瓦脊公仔”以浮雕花卉鸟兽为主,后期以圆雕人物代替浮雕花鸟,题材多取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粤剧故事。如《姜子牙封神》、《六国大封相》、《穆桂英挂帅》、《郭子仪祝寿》等等。这些人物瓦脊都是分别在清同治、光绪年间由文如壁、均玉、宝玉等店家制造。

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的一些庙宇和古建筑的装饰也采用了石湾瓦脊,反映出这一时期石湾的人物瓦脊成为风靡一时的建筑装饰,自这时期起也奠定了石湾人物瓦脊的经典地位。

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陈氏书院(陈家祠)便是岭南艺术建筑的明珠,石湾陶塑、灰塑脊饰在此大量应用,楼阁亭台前生旦净末丑悉数登场,场面盛大,表情而异。郭沫若先生曾赋诗称赞:“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佛山祖庙正殿瓦脊,由“文如璧”店在清光绪元年(1875年)制作,高1.6米,长31.6米,两边各有人物、动物155个,是石湾艺术瓦脊的代表作。

“石湾公仔”与粤剧的关系也是唇齿相依、由来已久的。但“石湾公仔”出现得更早,当粤剧这种形式出现之后再反过来又给予陶塑在题材、造型方面的影响。

因此,在题材上,“石湾公仔”的丰富性是其他地区所不能比拟的。石湾人物陶塑多取自历史小说、神话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日常生活、传统笑话、舞台形象、时事讽刺等,表现的人物如:渔、樵、耕、读等,表达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美髯公、关羽、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作品则表达了对正义的赞美。这种生活化和人性化的表达方式,正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魅力所在。

作为人类烧陶器的窑,也不断发展演变。

石湾自唐宋时代开始,由馒头窑改为龙窑。自明代南风灶建成后,龙窑的结构基本以此定型,一直沿用至今。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石湾先后出现了各种新型的窑炉。20世纪50年代有倒焰窑、轮窑,60年代有多窿窑,方窑、烧花窑、隧道窑,80年代以后有步进式电窑、梭式窑,辊道窑等。

就这样,“石湾公仔”艺人把粤剧的连台大戏搬到瓦脊作为建筑装饰,又将“瓦脊公仔”搬到老百姓的案头,及至今天又作为城市景观呈现在人们面前,等等。这些无疑是一项项划时代的创举,它的成就为近代陶塑艺坛培育出一朵永不凋谢的艺术之花。


(想了解更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汝荣相关信息,可输入“钟汝荣”查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