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几次血压的反弹中,我好像明白了这样一个问题:不良的情绪可以引起血压的反弹。你看,代秀多日腹泻不好,我为之焦急而血压升高;我一想到朱学高的吊死,就寒心,就心疼,血压就升高;我的血压的反弹而又引起我情绪的波动,这不稳定的情绪又使我的血压不稳定。为什么不良的情绪会引起血压的反弹呢?今天谈谈自已的学习收获。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人有了六欲,就产生了七情。人之七情,有良好的,也有不好的。这不好的情绪,比如愤怒、恐惧、焦虑、沮丧、不满、忧愁、悲痛、悔恨、自傲、多疑、妒忌、失落等等,就会导致人体的疾病。 为什么不良的情绪会导致人体的疾病呢?而且也会升高血压呢? 中医认为;不良的情绪之所以会导致人体的疾病,主要是因为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人体内部的正常生理环境,具体反映在气机失常和阴阳失调两个方面。 人体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机器,机器的正常运转而在于运动,而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都有赖于气的推动。按中医理论讲,五脏六腑之气都是按照自已的生理路径运行的。比如脾气主升,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资输布全身;胃气主降,把胃中的浊气(胃纳食糜)下送到小肠、大肠;肝气喜扬,胆气主泄,肝胆在协助脾胃消化、吸收、输送营养的同时,还维护着人体正常的精神状态和情绪表现,从而保证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正常生理功能。倘若这样的功能因情绪的波动而遭到破坏,临床上就会出现气机紊乱、气滞不行等气机失常的病理表现。如生活中常出现的人大发脾气时的面红耳赤,声高气粗,事后又觉得胸腹胀满,不欲饮食,严重者还会因大怒而致呕血昏厥,甚至死亡。三国时的周瑜就是大怒吐血而亡的。这类症状在中医临床上被称作“肝郁气滞”、”肝气犯胃“、“肝气上逆”或“肝逆气闭”,它严重的干扰了人体的气机升降的正常运行,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所以《内经·素问》就指出:“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而且就一般而论,突然的情感刺激,如暴怒、剧恐等可使人一下致病,像忧、思、愁这三种情绪积久也能成病,林黛玉不就是这样的吗?所以《内经·素问》所说的“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也是很有道理的。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并用来说明人体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阴阳在人体内只有经常的保持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激烈的情志活动,能损阴伤阳,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比如说发怒时,所表现的面红耳赤,声高气粗,就已经反映出肝阳偏盛,肝气上逆的临床症状;而持久的思虑、忧郁,就有可能导致阴盛阳衰的症状,所以中医有“暴怒伤阴”、“忧虑伐阳”的论述。因此,中医认为情志过于激烈是促使阴阳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而且七情六欲致病是中医病因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现代医学认为:不良的情绪是诱发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愤怒、焦虑、恐惧可引起一系列自主神经机能变化,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如果长期的情志处于激烈紧张状态中,这种机能变化如果固定下来,就可成为不可逆转的病理现象。因此,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头痛、脑血管意外,以及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一般都与持久的精神紧张状态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都与心理上的压抑有关。 |
|
来自: 守节 > 《我的图书馆(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