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如何让学生乐意学习?请用对分课堂

 村干头 2015-07-23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但反思一下,不能不关注高校教学的空心化现象。在教学方式上,高校课堂以讲授为主,与中小学的填鸭式学习没有本质区别。课程设置脱离现实,学生上了很多系统、艰深的专业课,到工作岗位上,真正有用的并不多,大学的学习存在很大浪费。另一方面,也缺乏良好的通识教育来塑造学生的人文修养。
  过去,中国社会结构简单,社会需求相对单一,今天,中国社会剧烈变革,对人才的需求十分多样化,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一方面,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已经反映出高校教学存在根本问题。然而,身在校园,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他们看来,他们还像过去一样教书,而学生们看起来还像过去一样在读书。事实上,学生即使不想读书,课堂上也没有更多的事情可做,顶多就是打打瞌睡、走走神。跟这些比较无聊的活动相比,老师的讲课还是有些吸引力的,多数学生也还能集中注意力,听听老师讲什么。但课后进网吧、玩游戏其实已经相当普遍了,只是这些都发生在课堂之外,教师不太有直观的感觉。
  但智能手机的出现,把教师仅有的一点吸引力PK掉,彻底改变了课堂。手机里的社交信息与使用者的生活密切相关,手机里的娱乐信息,丰富多彩,加上手机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快捷,信息的发送、接收、和浏览等操作过程都高度碎片化,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吸引力远远超过了教师讲课。教师即使还像过去那样讲,学生已经不听了。满头白发的老教授说,教了一辈子书,从来没有见过大学的学风这么差。
  其实,中国高教空心化的问题一直存在,但“课堂上学生们还在听课”,这层皮遮住了里面。智能手机的出现,暴露了里面,有了智能手机,学生们做做样子也没有了,彻底忽视了老师,老师们很难再表现的若无其事了。
  一旦上课不听,课下学习就更难了。用作业可以强化课后学习,但学生人数太多,一个老师一学期动不动教到上百甚至几百人,作业根本改不过来。学生平时不学,期末考试时,如果教师严格考核,会出现大面积不及格,学校很难处理。
  无奈之下,老师只好降低考试难度,划定考试范围。期末考试的几周,学生临时抱佛脚,划定的内容必须是在短时间背背就能过关的。这样背下来的,考完也就忘掉了。一旦老师这样做,下学期同学会更不听课,因为知道老师期会划范围。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在这样的氛围下,严格的老师会被学生认为很苛刻,评教结果不会好,这对认真的老师打击很大。简单地说,这样的高校教学必然牺牲教学质量。比如,一位全国顶尖名校的老师教授物理学专业课,一样的教材,一样的教法,拿过去的考卷考今天的学生,过去学生的平均分是75,而今天学生的平均分是45。
  少数一流高校以科研为主导,科研出彩,教学差一些也算有个说法,但众多的二三本高校科研不拔尖,教学效果又不好,很多老师,包括一些主管教学的领导心里着急。不少学校也在大力推动教学改革,尝试很多种新方法,但很少有方法取得实效,获得大范围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受到普遍关注的两个教学改革实践,分别是翻转课堂和慕课。
  在翻转课堂下,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进行交互学习。翻转课堂的最初定位是补课,对无法按时上课的学生帮助很大。但在高校多数学生应该、也能够按时上课的情况下,这个优势并不明显。翻转课堂让学生按自己的节奏去学习,带来的灵活性是非常有价值的,但课下自主观看视频,对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要求较高。慕课运用互联网构造虚拟课堂,让一个老师面对来自不同地方的成千上万的学生。较之传统实体课堂局限于一个教室、容纳数十到数百学生的特点,其规模性和开放性优势非常明显。然而,这种大规模授课模式下,如何提升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总体来说,翻转课题需要制作大量视频,目前还只有少量教师能够突破这个技术和资源门槛,这就限制了其更为广泛的应用。慕课不仅涉及视频制作,还需要有强大的网络服务做后台支持,资金、人力投入都较大,目前只有少数高校的少数课程能够采用慕课模式。
  这样看来,要切实应对中国高教空心化的问题,还必须另辟蹊径。
  2014年初,我在教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分课堂”这一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突出课堂讨论过程。其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给予了学生课后主动学习的理由与动力,同时避免了课堂讲授后立刻提问讨论,学生尚未完全吸收,无问可提、无论可讨的尴尬。
  对分课堂把教学刻画为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可称为PAD课堂。类似传统课堂,对分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定框架明方向,为学生内化吸收省力。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强调生生互动,一半课堂用于学生自主讨论学习,为教师减负。此外,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

  对分课堂现场图
  2014年2月到6月我在复旦大学第一次尝试对课堂,效果非常好。同一学期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青年教师何玲将该模式运用到研究生一年级公共英语口语课上,也获得较好效果。9月份开始,对分课堂通过网络广泛,得到迅速的传播和推广,全国有40多所学校、70多位教师在80多门课程教学中使用,覆盖班级140多个,覆盖学生近7000名。此外,多个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对分课堂的讲座,多位老师以对分课堂为题获得校内、省级的教改课题立项。复旦大学教务处和教师发展中心还在12月底出版了《教与学》内刊的对分课堂专辑,向全校教师推介(详见http://cfd.fudan.edu.cn/yanjiu/jyxzk/991.html)。
  对分课堂注重教学流程的改革,无需大量投入,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教学改革。虽然高度互动,但因为讲授时教师面对全班,而分组讨论时教师并不需要参与讨论,对分课堂对班级规模没有限制。对分课堂从理念上提倡讲授和讨论各占一半,具体的比例,在不同课程中可以酌情调整。此外,对分课堂虽然是为高教课堂设计的,但已有初中、高中课程成功运用了对分课堂的模式。
  “对分课堂”既传承了传统教学的精华,又吸取了参与、探究、研讨、合作式等多种学习模式的特点,还融入了心理学原理带来的独特创新,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还能减轻教师的低水平机械性教学负担,从根本上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分课堂试图从根本层面上认识和把握我国当前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困境,形成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课堂模式,有可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读者若想了解对分课堂更多内容,请关注对分课堂网站(www.duifen.org),也可阅读刊载于《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第五期上刊登的《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作者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对分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