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上课质量决定学生手机流量?你得学会“机”动教学

 文武不全 2017-08-04


 

目前,有关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调查不少,多项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课上经常、偶尔使用手机的学生占六到八成。思政课和选修课上的手机使用率明显高于专业课。《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天用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达到5小时17分钟,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时间段中‘上课无聊时’占20%”。这个数据也表明学生使用手机影响上课的时间,约每天1小时。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针对“老师上课质量决定学生手机的流量”进行学生调查,结果显示,69%赞成,31%不好说,否定的没有。这表明教师面临着使用手机的学生的“不尊重”和压力,手机已经严重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为此,不少高校已采用课堂禁用手机的规定并带有惩罚性措施,也有高校通过班主任会、主题班会的方式,讨论计划,拟订方案,形成检查策略,安排督办,去手机化减少干扰课堂教学。

 

然而,社会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运用知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核心素养能力。课堂上教师面对信息化装备的、思维活跃的学生,需要由以教授知识为中心向以生师协同的教与学“知行”转变,同时,引导学生由“学习”向“学修”转型。但是,教师与学生改变“习惯”绝非易事。因而,如何再造课堂环境,积极改进师生互动,提高教与学的效能,达成较高阶的教育目标,已成为高校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

 

借“机”再造课堂教学环境

 

为此,近些年国际上较为关注的是如何将新兴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如建设“智慧教室”,创建教与学的新环境。然而,“智慧教室”除去投入较高成本、操作相关设备需要师生再学习,以及软硬件维护更新问题外,目前的“智慧教室”基本是由物联化和互联化的硬件集合而成,“智慧”没有最重要的“数据教学案例”支持。因为传统课堂上知识导向的经验教学,还没有课堂上生师协同生成的数据积累、数据挖掘、综合分析研究数据教育教学规律的过程。而这些规律或许涉及各类不同类型生师的文化因素。还有,各国各类高校的个性化也需要“案例”经过各自高校(专业)自主地不断完善才可能比较适用。

 

当下,随着我国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以及大量知识信息、“慕课”教材、教辅内容、教评App(如教学质量过程管理平台、Mita)的出现,智能手机几乎成为我国高校学生的“标配”。如果高校领导、教师重视,改变课堂环境,创建新模式新方法,配合相应的鼓励性、积极性的引导措施的话,积极利用这些技术与方法将其变成有效的教与学的用具,也可以把知识传授的外化过程尽量置于课下,而把知识内化的“知行”过程,如生师之间、同学之间沟通和交流更多放在课上。做好课堂教学互动,把握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还可以记录互动教学反馈信息,借“机”促使课堂环境、生师关系的变化,迎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能新的转机和课堂生态的新变化,或许有助于形成基于数据的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以及借助这样的“轻装备”也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高校课堂特色之路。

 

学生是课堂互动的核心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达成教育目标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情景主要有五种状态,即:沉默、回答、互动交流、提问质疑和辩论。而目前一些高校的课堂处于“沉默”加低头玩手机状态,甚至在京“985”“211”院校也存在着《北京晨报》报道的“有偿代课”“不能说的秘密”。

 

显然,这与近年来线上课件的不断推出,学生已比较容易知道什么是有“水平”的老师,以及获取与理解有关知识,特别是公共选修课的途径多样化有一定关系。实际上,面对这种严峻形势,要求所有教师提高责任心、敬业度或许对改进教学态度有一定作用。但是,期望教师都达到线上课堂优秀教师那样表达幽默、风趣,教授知识通俗易懂,观点独到、启发性强等是不太现实的,或者说是不大可能的。而对于越来越网络化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必须服从强制的行政方法,也不可能带来应有的育人效果。

 

因而,教学规划与管理人员、教师需要深入探讨,不断实践,持续改进。其实,更为可行的改进或思考方向应该是,课堂上有效借助这些“资源”与时俱进,同时,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和提升课堂状态,适度降低课堂上教授“知识(记忆)”与“理解”等较低阶层的比重,适度提升较高阶层教育目标比重。

 

促成课堂教学的高阶目标

“怎么做”才能较好地提高教育效能?《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等重要目标。图1所示解决方案的概要中,借助手机激活课堂是要点。

 

 

图1左边是布鲁姆早期教育目标分类(1956)的课目,最高层次是“评价”。一般认为这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深刻地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而“综合”也是在资料、信息的客观分析基础上的目标。可以推论,该分类具有相当程度的逻辑“理性”特征。布鲁姆的学生2001年修改的新教育目标分类,具有“逻辑+非逻辑”的综合特性。如图1中部所示,最高层次课目不是“评价”而是“创造”。另一维度应用的“事实性知识”“概念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4个新概念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元认知知识”包含“自我认知”等主观因素。

 

可以认为,新的教育目标分类课目中其含义已经含有“非逻辑”的要素。而“评价”之上是“创造”,也是“创新性思维”的结果,而“创新性思维”不是简单的理性,需有非理性思维如直觉、悟性情感的共同作用。其实,布鲁姆新分类的意义还在于,课堂氛围更应该注重加强以学生为中心“互动交流”等的表现。其“评价”既是手段也是教育目标,具有客观理性与主观感性的“修行”职能,并且,“评价”获得的数据也是持续改进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目前的教与学状态下,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即使教育教学目标已改成类似新布鲁姆教育分类那样新的课目,并反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等三大教育理念,但实际上完全不从学生角度思考改进课堂状态,仍然“以学校为中心”执行着或还继续要求学生服从不太适宜的管理制度,不尊重、不认同学生的合理需求和积极疏导的话,所谓“教育教学质量保证”“提高高阶教育目标达成度”也许更多可能会是事倍功半,形式大于内容。

 

值得庆幸的是集成当前信息化技术、软件应用的手机,如果教师合理引导学生适当利用,就可能成为课堂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激活课堂状态非常实用的工具。

 

特别是近年来手机基于云端技术开发的教学过程管理平台、Mita等多元的、即时性评价反馈功能,不仅使教师能及时了解、把握学生达成较低层级的“记忆”“理解”情况,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有助于教师达成较高层级“评价”甚至“创造”等教育目标,也为学生提供修行的重要手段。

 

“手机”设问驱动混合学修

“以评促建”是推动高校持续改进的总方针,理所应当也应该落实到学生的课堂教学层面。并且,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也需要有涉及目标、过程与结果的数据实证。因而,将高阶的“评价”作为突破口,利用手机App功能激活课堂教学的氛围,具有“一石三鸟”的作用。


 

实际“评价”过程简单讲就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置议题、设计问题,手机推送引导学生回复反馈。应该考虑设置的主要“议题”,如图2所示,应有课上和课下两个方面,课上重点促进“启发”“思考”“表现”,课下促使学生“复习”“预习”与产生“质疑”等。具体问题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如“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策略”。

 

通过教师设计问题,“评价”使学生置于课堂互动的核心,促进学生反思,师生、同学交互评价,促进学生开展合作,进行体验式学习。为了使问题反馈、互动达到预期效果,除师生手机中必须安装相应的App外,学校管理部门还应该辅助制定相应鼓励性的实施规则。在操作方面考虑课上时间有限,应该“点面结合”,重在体验,典型“表现”,积累数据。


结束语

 

当我们学校还没来得及装备学生课堂评价的“投票器”时,已有了完全可以代之的智能手机。当校内实施课堂禁用手机确保知识“记忆”“理解”的同时,校外则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创新性思维、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等高阶教育目标。

 

如何满足社会需求,既要完成必要低阶的教育目标,又要促进达成高阶的教育目标,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比较正确的考虑或措施应该是,借“机”制订课上与课下混合学修相应的解决方案,实践评价和持续改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