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论太极拳与修身养性

 核桃舟 2015-07-23

修身者锻炼也,养性者品行也,二者不可分割,密切相关,锻炼健康的体魄,同时,修养优良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相辅相成;比喻小肚鸡肠,妒忌心重,性情暴躁,或沉默寡言,忧郁寡断,孤独离群,必然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多病而早衰,相反,性格开朗,宽容大度,从不患得患失,与人为善,广接广交,兴趣广泛,总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朝气洋溢,必然形成免疫功能增强,疾病自然减少而益寿延年。上述二者当然有先天基因,更有后天造就,必须主观去认知,修正不良的因素,使其向健康方面发展,这就叫修身养。

关于修身养性的具体办法很多;如博览群书,文体活动,养花种草等,但不可能把所有的项目全都采用,必须结合自身条件作出选择: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二是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适合某种项目;三是主观努力去培养锻炼的兴趣,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健康,而健康也必须是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也就是上述修身与养性。笔者认为能较好地两方面都能兼顾的锻炼方式就是太极拳。
当前,学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技能越来越高,越来越好,已经由国内走向国外,为何太极拳发展的趋势如此之迅猛呢?不妨作如下初浅论述:
一、太极拳的基本原理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大类中的其中一种,起源于明朝,主要有五大门派,即:陈、杨、吴、孙,武。首先是由陈式传到杨式,后来再衍生出吴孙武等流派,还有武当太极三丰太极,现在发展到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扇、太极棍、太极杖、太极球、太极拂尘等等。太极属内家拳的一种,它和外家拳的根本区别是以防为主,防中带攻,动作舒缓柔和,刚柔相济,以柔克钢、阴阳相合、虚实相间,作为中老人的健身运动最为合适,可深可浅,易懂易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越练越受益。
二、太极拳的科学性与趣味性
太极拳要求意、气、形的结合,所谓意包含意念、意境、意味、意趣,即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气包含气力、气韵、气息、气血。体内五脏六腑,血脉神经都可得到调理。形包含形态、形貌等均具有艺术表现力。太极拳的套路、招式在动作中要做到立身中正、心静体松,阴阳相合,虚实相间,刚柔相济,如行云流水,能使身体从内到外,从躯干到四肢,从大脑思维到血液循环,都能得到充分的调理和锻炼,从而起到身心健康的作用。
太极拳的动作设计极其合理,十分科学,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立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