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肘关节置换术(TEA)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手术,有其特殊的手术指征,需要有经验的手术医生进行操作,如果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不好,将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一、适应症 1、类风湿性关节炎(RA) RA分4期,Ⅰ期:X线表现正常,有骨质疏松和活动性滑膜炎;Ⅱ期:慢性滑膜炎,轻度关节退变和关节间隙变窄,早期可采取关 节镜下滑膜切除结合药物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疗效;Ⅲ期:关节软骨完全丢失,伴疼痛和力量减弱;Ⅳ期:可出现骨性破坏和严重不稳定,采取全肘关节置换术(TEA)疗效最好。术前必须评估全身情况,若下肢已行关节置换,可能需要上肢辅助行走,则不适合TEA。 2、创伤后关节炎(PTA) PTA渐成常见适应证。但必须考虑其年龄和活动水平、损伤严重性、关节破坏程度。假体有一定使用寿命,且有失效倾向,对年轻、活动量较大者,不应考虑TEA,应对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行内固定、关节松解和清理、间隔式关节成形术等。CT扫描可评估畸形程度和关节面质量。肱尺关节严重破坏不能挽救时可行TEA,适宜于活动少、年龄超过60岁者。 3、肱骨远端骨折 老年肱骨远端骨折严重粉碎移位时,可行TEA。对肘部功能要求较低者,可更快恢复其功能。也适合既往有关节破坏和RA者。 4、原发性骨性关节炎(OA) OA常见于中老年,主要是四五十岁以上的男性,女性少见。大多为主力侧,通常为终身体力劳动者。最常见主诉是活动终末时出现疼痛,最大屈肘和伸肘有一定受限,前臂旋转受限较少见。间断出现“绞锁”现象和疼痛主要由关节内游离体所致。约20%有尺神经病变。功能要求高且年轻者,首选关节清理和松解;功能要求较低、关节破坏严重、年龄超过60岁者,建议TEA。 5、血友病性关节病 可出现严重的关节破坏,常累及多关节,如肩、髋、膝和踝,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手术需要多学科协调进行,必须在围术期补充Ⅷ因子。目前看疗效尚不确切。 二、禁忌证 1、存在感染 怀疑皮肤、软组织或骨骼感染,应推迟手术。RA患者或因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致皮肤条件很差,极易引起术后严重感染。还应除外其他细菌病灶,如尿路感染等。骨折内固定后失效,也应怀疑骨折部位存在感染。不用任何抗生素时行细菌培养,以明确诊断。存在或怀疑活动性感染,应对所有感染或受累组织彻底清创,去除所有内置物。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并经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注敏感抗生素6周。停用抗生素6周后,再次对肱骨远端穿刺和细菌培养。只有培养阴性,且没有感染的临床体征,才考虑TEA。 2、关节完全强直 完全无痛肘僵直者,假体置换不能完全恢复功能。虽然假体置换代替肘融合可明显改善功能活动范围,但也可导致更多的术后并发症,预后也更差。神经病性关节破坏者本身不稳定,禁行TEA。 3、软组织条件差 术前仔细评估皮肤严重挛缩、瘢痕或烧伤。为使假体更好发挥作用,皮肤和软组织必须有足够的顺应性以允许假体置入。软组织条件不佳,术前应先进行肌瓣覆盖。 TEA的手术技术和假体设计已有了很大进步,但其正常负荷(>10磅)下的假体使用寿命仍不确定。TEA可减轻疼痛,恢复功能性活动范围,从而使患者更好地进行低负荷的日常活动,但<70岁的患者假体的使用寿命更短,翻修很困难,因而TEA只适用于活动量较低的老年患者或因疼痛和不稳定致功能严重受 限的患者。假体的种类很多,但缺乏大宗病例的长期随访结果,且假体机械失效和松动的风险很高,也许有一天,假体材料、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可扩大全肘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适应症。 文/创伤骨科 蒋协远 整理/于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