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中伟,张国飞 小编导读 肥胖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病,有人说:“肥胖比癌症更可怕!”不知您如何看!肥胖是会呼吸的痛,肉肉活在身上的每一个角落,尤其在夏季,“游泳圈”“水桶腰”“大象腿”,一不小心就露陷,真正是多么伤痛的领悟。有人说:“不求瘦成一道闪电,但求瘦回完美身材!”可是要怎么才能瘦?你“瘦”够了吗?针坛巾帼金伯华教授来解答! 1.辨证分型 《灵枢·卫气失常》按体型分为肥壮人、瘦人、肥瘦适中、壮士和婴儿5种,并且将肥胖分为“膏人”“脂人”“肉人”3种类型,这是中医对肥胖病的最早分型。 目前中医将单纯性肥胖分为5型,即脾虚痰湿型、胃热湿阻型、肝郁气滞型、脾肾两虚型、阴虚内热型。归纳上述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可以将肥胖大体归纳为虚、实两大证型,以胃热、痰浊等为主的属于实证,以脾虚、气虚、脾肾阳虚为主的属于虚证。临床上虚实夹杂的患者亦较常见。 2.金氏针灸减肥 1金氏针灸减肥特点 金伯华教授通过近60年的临床实践,研究总结出一套选穴少、疗效高、简而易行的整体与局部的减肥方法,其有以下特点: ①不禁食、不反弹,逐步减掉多余的脂肪和体重。减肥不要求速度快,减掉体重的同时也要使人体健康,精力充沛的工作,适当控制饮食,也不感到饥饿。 ②在不禁食适当控制饮食的情况下隔日针刺1次,治疗4~5次体重可下降2~3kg,有的甚至1次减1kg。 ③减肥原理在健脾利湿,清除水分,缩小肥大细胞,促使脂肪自行燃烧。一般肥胖者,细胞肥大,含水分多,甚至有气体存在,尤其腹部及下肢、上臂、臀部脂肪堆积,还有一部分肥胖者,虽脂肪堆积但较硬,无弹性,必先将局部针刺得较软有弹性,才能迅速减去脂肪。 ④根据对象的不同,制定个体化针刺方案,以调为纲。 2金氏针灸减肥方法 ①主穴及针刺次序 阴陵泉、三阴交、曲池、中脘、气海。按以上次序依次针刺,次序不可变。 ②穴义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多气多血),利水行气,可促使肥大细胞内水分气体通过排尿排出;三阴交本穴属脾经,为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可健脾、利湿、疏肝理气、益肾(脾虚湿盛则发胖);曲池为大肠经合穴(多气多血),可促使肠道蠕动,通便、排气;中脘是胃的募穴,腑会。募穴是脏腑元气输布汇聚于胸腹的穴位,有“募”和“膜”的意思。募穴的位置多在脏腑附近,可燃烧脂肪、消脂除湿,既可减局部脂肪也可用于内脏的诊断治疗,对消除腹部及两肋脂肪有一定的作用(上至膈上下至少腹);气海属任脉,刺本穴可益气、饱腹,对消除腹部脂肪、消除腹胀起决定性作用。 ③局部刺法 依据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刺法。腹大者采用直刺、斜刺、围刺,腰粗用扬刺、上下肢柳刺,臂粗用扬刺,腿粗用柳刺,臀大用梅花刺,两肋齐刺。以上减肥法对局部肥胖者,尤其对体重不超过20%人群效果理想,主要是塑身美体,易接受。 3金氏针灸减肥特殊手法 ①七刺 根据不同部位采用直刺、斜刺、围刺、扬刺、齐刺、柳刺、梅花刺等7种刺法。 直刺:用于主穴,取相应的毫针直刺地部。 斜刺:主要用于腹部,呈45°角,从两针间隙进针,相隔1.5寸。 围刺:用于脂肪丰满处,不拘针数。 扬刺:主要用于肩背和腰窝、臀部呈突出型堆积处。共5针,依据脂肪堆积的大小,沿四边向中心斜刺4针,中心直刺1针。 齐刺:主要用于肋下、腰窝、颈、下额。共3针,直入1针,旁入2针,取两头向中心斜刺,中心一针直刺。常用于瘦脸、缩腰身。 柳刺:多用于上下肢脂肪堆积处,如大臂下方赘肉和大腿外侧、小腿腓肠肌处。针数不限,中间直刺,两边斜刺,两针间隙呈45°角刺入,刺后形似柳枝,柳叶状。 梅花针:适用于臀部肌肉丰满处,共6针,直入1针,旁入5针,5针由边缘向中心深度斜刺,中心1针直刺。 ②三度 即针刺过程中要注重深度、力度和角度。 深度:进针后一定透过脂肪层。 力度:进针运针要有力度,直插地部,指下得气,有沉重感。 角度:依据脂肪堆积的部位,采用不同的角度。 ③手法 以泻法为主,采用提插、捻转、振颤、雀啄、烧山火等手法。气海用补法。 七刺、三度加手法的针刺减肥法,主要凸显了针刺的协调作用,这几种刺法的直接作用点是在分肉之间,同时又可以疏通经气,温阳散寒化瘀,同时还产生了叠加效应。因此具有很好的通经化滞、消脂的效果,具有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特色。临床上多用于局部攻坚,调理经气,用之确当。且易学易掌握,见效快,患者能接受。 4注意事项 ①因人的肥胖程度,形体选穴和刺法。 ②疗程:10次为1个疗程,隔日1次,出现平台可休息1周后再针刺治疗。 ③有恐惧针感者少用手法或不使手法。 ④针后半小时不要喝水。 ⑤经期不做针刺减肥。 新媒体编辑:王丹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北京针灸名家丛书:针坛巾帼——金伯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侯中伟,张国飞主编)一书,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微信号ydzhongyi)推荐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