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门风骨扇面展

 苏迷 2015-07-26
吴门风骨扇面展
 秦学研  绘


  宋友义   绘


吴显忠   绘


 熊亦仁   绘


 杨辰元   绘


 

 
张青涛   绘


 丁振峰   绘


 吕美立   绘


吴见山   绘


顾伟明   绘


 满空   绘


潘志刚   绘


吴国华   绘


吴学根   绘


杨天宇   绘


张建平   绘
  旅居苏州的日子,除了闻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穿街过巷的小桥流水以及历尽沧桑的古迹宝刹外。最能滋养和慰藉乡愁的,却是那些耳熟能详发生在苏州令人神往的故事和灿烂文化。
  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我国的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历史可上溯到远古禹舜时代,早有“舜 始 造 扇”的 记载。我国堪称“扇子王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人雅士,朋友聚会,手执一扇,舒卷谈笑,尽显儒雅。苏州作为文化名城,能工巧匠辈出之地,明中叶又以吴门画派引领域内,扇子艺术独领风骚。
  在元,明,清时代,扇子艺术蔚然成风,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扇面上留下提诗,书法绘画,备受人们的珍爱与收藏,由此,繁衍出另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扇面书画。它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墨宝和艺术珍品。
  近日,“吴门风骨,扇面邀请展”在位于苏州古城中心观前商业圈的龙宝斋艺术典藏公司三楼如期举行。
  本次展出的扇面有专科院校的科班和民间艺术家等十多位画家的百余幅作品。其中有山水花鸟,书法词章;或工笔,或写意,或水墨或重彩。艺术家们各显神通,在特定的扇形空间范围精思巧构,展示技法;匠心独运,笔随意转,化有限为无限,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
  仔细观之,烟江草树,幽谷溪泉。或空寂旷远,或蓊郁深邃。笔法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恰到好处,无不显现着艺术家的才思与功底。观赏之余,细细品味,令人市井之心尽去,田园之意渐萌,不愧为洗涤心灵的一顿饕餮盛宴!
  吴门,是苏州的别称。吴门画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大的画派,也是艺术成就最杰出的画派。它继承和发展了元代“遣兴移情”的创作思想,注重笔墨表现,强调感情色彩和幽淡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静平和的格调。
  一扇在手,舒卷自由,清风徐来,更添风雅。但识扇中趣,何劳扇底风”,当今的艺术家“们重拾古人闲情,在这怀中雅物的方寸之地挥洒翰墨,所寻求的意境,又何止当年的“扫却人间炎暑,招回天上清凉”呢!(习耀东)
  时间:2015年7月18日—8月18日
  地点:观前街212号老凤祥三楼龙宝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