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一哥王阳明的成圣之道,居然是因为懂了一种智慧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自由自在新闻 2015-07-27

明朝一哥王阳明的成圣之道,居然是因为懂了一种智慧

一片竹海

有个弟子问师父,道在哪里?师父说就在你心中。这句带着禅意的话,让徒弟听的云里雾里。道在心中,我怎么看不见?莫非师父错了?非也。

后来他听师兄说,师父年轻的时候就想成为一个圣人,于是照着大圣人朱熹的方法“格物”,结果一无所获,还生病了。于是他对圣人的话产生了怀疑。一个月,我一根竹子都格不透,这片竹海怕是一生也格不完,难道我这一生就要在这篇竹林中度过吗?理在哪里?道在哪里?他开始怀疑了。朱圣人明明说理在外物之中,如按照朱圣人的训条,这一辈子怕是什么也做不成了。后来他被发配西南龙厂,几经磨难后,顿悟了,原来理就在心中,心即理也。万物皆备于我,去除私欲,皆为天理。

反了,真的反了,世人错愕了。他叫王阳明,他开创了自己的学派。

他跟朱熹反着来。

一个谜题

他从小熟读兵书,军事理论天下无人能出其右。终于王决定让他继承他父亲的衣钵带兵打仗。因为敌国说他们最怕他,他母亲坚决不同意,要求王不要封他为将,理由是他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王还是用了他,到了战场上他代替了他看不起的老家伙,他决定按照自己的思路来,他要开创属于他自己的世界。

几个月后,他战死沙场。几十万兵士被坑杀,临时前他看着胸口的弓箭,鲜血喷薄而出,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他不甘心,但一切都晚了,他叫赵括。难道兵书上都是骗人的?

他顺着敌人的意思来。

一个好人

有一天他儿子问他,为什么他要提携那个晚辈,非亲非故,干嘛对他们那么好?他只笑笑不说话。

儿子愤愤的说:“他的成绩明明是殿试考试才得三甲第四十二名,以后最多当个县令,您为什么要把他提为第二名?”

老爷子轻描淡写的说:“此人以后必成大器。我还要带他面见圣上,推举他为栋梁。”

后来他提携的人,挽救大清于危亡之际。他去世后,他的儿子,他的家庭也因为有那个人的照料而太平无事。

他叫穆彰阿,而那个提携的人叫曾国藩。

提携是为了更好的获取。

一个疯子

落榜后一天,他收到宁王朱宸濠的邀请去他府上当幕僚,他很开心,即使做不了官做个师爷也是不错的。但是他发现这位王爷要造反。于是他决定离开,但宁王府此刻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于是乎他想到了一个很绝的办法——装疯。

第二天的南昌城多了一个裸奔的疯子,满口胡话,见人就咬,终于宁王也受不了他,派人把他送到江南。他叫唐伯虎。

装傻是为了生存。

一个商人

我有一个朋友,刚30不到,公司已经做的很大,据说准备上市。于是有一天喝茶,我问他,做生意的秘诀是什么?为什么企业能做的那么大。他笑着说,只是懂得“舍得”的道理而已。

舍得智慧

有时候,可能固定思维,传统思维,正向思维已经把我们的给绑架了。于是我们变的传统,变得固执,变得庸俗。而别人却用舍得思维一次又一次的把我们打的措手不及。

当我们对着客户滔滔不绝的时候,却没有想问客户想要什么?

当我们得意洋洋的面对下级,不可一世的时候,又是否懂得收敛?

当我们对上级溜须拍马时,别人已经习以为常,认定你就是个庸才。

当我们为了利益争得头破血流时,却丝毫没想过给予。

不是标榜道德,而是懂得因为“欲取,反与”的舍得思维,才能得到更多。

如有喜欢国学鬼谷子智慧的朋友,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号【中华鬼谷子学院:guiguzi7619299】吧!每天更新最有价值的国学鬼谷子智慧文章。30000名鬼谷子爱好者智慧社群欢迎你的加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