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的古树

 wps0321 2015-07-27

故乡的古树

潘爱娅

故乡,总是被怀念着。对于远离了的人来说,那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似乎都成了魂儿在脑海里游荡。这种思绪,或许就是那不思量、自难忘的乡愁吧!

对我这样从故土中连根拔走的人来说,对于故乡更有种说不清的感情。因为那儿没有了亲情故友,除了可供怀念之外,很难有亲近的机会了。

我的故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村后有山,村前有水,景色很怡人。村后的小山,常年郁郁葱葱。每天的太阳从山后升起,能够照到村子时,已经是上午九十点钟了。夏日的村庄,上午时间都是很凉快的。

村前的那口池塘,可能是祖上在此落户时开发的。如一面椭圆形的大镜子,恰好地嵌在村子正前方,映照着整座村庄。塘里的水清而碧,为村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最值得怀念的是池塘埂上的那几棵古树,古老得不知有多大年纪。老年人说,大概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

那几棵古树的干,足有两人合抱粗。硕大的树冠一半边伸向池塘的水中,一半为塘埂上遮着阴。夏日,浓密的树叶把毒热的阳光抵挡在天外。再热的天气,只要往树底下一站,丝丝凉气马上裹上身来,遍体顿觉凉爽,古树底下就成了村里人们的避暑胜地。

最有趣味的,是塘口的那棵乌桕树。两人合抱粗的树干向水中倾斜着,就像是向塘里的水鞠躬一样,却又恰到好处地停止了。一株同样古老的木莲(又名薜荔)缠绕在乌桕树身上,木莲的藤蔓,在乌桕树梢上如流苏般垂下,风动时,拂扫着水面,那神韵,用现在的话来说,特别有诗意。

乌桕树叶和着木莲的藤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碧绿色华盖,把池塘遮去了半边。妇女们就在这华盖下洗洗涮涮。孩子们也流连在母亲的身旁,或戏水,或在绿荫里摘下木莲的果子砸水玩。还有那半大的胆子大的男孩儿,拽着木莲的藤干打秋千,不用害怕会掉到水里去,那木莲的藤干足有胳膊粗的。

塘口对面的塘埂,很宽阔,是村里人晚上乘凉的好地方。塘埂上的几棵老柳树,在孩子们眼里已经老得丑怪,树干斑驳得不成样子,并且扭曲得厉害。每年的冬天都以为它们不行了,可是一到春天,那些树叶照样地碧绿起来。夏日里,把塘埂上的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犁完田的牛就系在这些树下休息。这儿又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暑假里,孩子们在树荫下跳绳,抓子儿,抽陀螺。

村落里有许多天井,村子正中的最大天井里有两棵古柏树,一棵刺柏,一棵扁柏。挺拔高大,抬头望去让人发晕,有人说,十几里路以外都能看到树影。这两棵古柏,也是祖上创建村子时亲自种下的。但是没人说得清一世祖何年何月在这儿落户,也就没人说得清这古柏的树龄了。这两棵古柏是村里人的骄傲,老年人经常在树下发思古之感慨,也算是对祖上的一种缅怀吧!

记忆里,因为有了这几棵古树,炎炎夏日就不觉得十分难熬。家里热得待不住,就都聚到树荫里,老老少少在一起,谈古论今,嬉笑怒骂,很是热闹。有时候,村里还会请来说鼓书的先生,就在树荫下。说的人神采飞扬,听的人如痴如醉。这样的场景如果能绘出,该是一幅多么美好的乡村风情图啊!

乡村的这些古树和风景,是我对儿时的回忆。离开家乡已经几十年,听人说,现在的村庄已经现代化了,那些古树在文革期间就已消失。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村子里曾经有过古树的存在。听说,现在的家乡已很美,家家门前屋后都种树搞起了绿化,他们都为自己的家乡骄傲着。这是大好的事,我虽然为逝去的那些古树心生惋惜,更为现在脱贫致富了的美好故乡感到欣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