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想一块儿去了 | 格物汉子

 汉青的马甲 2015-07-28



亚里士多德(左一)与孔子(右一)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公元前600—300年的时间段内、北纬25°—35°之间的地域上(即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诞生的伟大人物,分别是那个时代古中国和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这两位哲人有许多共同点,例如都重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都重视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虽同被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所称赞,但在比较中可以发现,两人的思想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


概而言之,相同方面主要有三点:(1)都视中庸之道为最高的德行与至善;(2) 都意识到了中庸之道是道德主体的道德评价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体,分别认为中道是“相对中道”与“权变时中”;(3) 都意识到了中庸之道所内涵的辩证法思想,寻求一种“德性之中”与“和而不同”。


不同的方面有:(1)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相对来说,在内涵上包含有更多的求知成分,可说是种理性中道;孔子的中庸思想则相对具有较浓的人性意味,可说是种性情中庸;(2) 经验德性论与先验人性论的区别: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德性并非是先天本有的,而是在后天的行为习惯中形成获得的,所以,要想实现好的德性,实现中道,就得注重习惯的作用,在日常行为中积累达到;孔子则认为作为一种至德中庸实际上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与实现,是先天地内在于人自身的,是人生来就本有的,所以,只要通过个人自身的不断修养就能逐渐体认自身本有的德性,从而实现中庸之道。(3) 德性自愿与道德自觉的区别: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是种自愿的德性,只有行为主体的自愿行为才可能称得上是种德性,强调意志自由在实现中道过程中的作用;孔子更多强调的是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义务感,其中庸更大程度上可说是种自觉的中庸。


两人思想的同异主要源于人类实践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也因如此,两人在实践的追求上也有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亚里士多德的中道选择观在实践上走向了在尊重个人意志自由的基础之上寻求社会公正的理论探索之路,主张建立一个法治社会,为西方建立法制和民主制度社会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孔子的中庸思想在实践上最终走向了要求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礼法共治的道路,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力图实现一种德治社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