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违法”就没有创新

 西湖谐人 2015-07-28
没有“违法”就没有创新

文/老徐时评

 没有“违法”就没有创新 

最近,各地政府相关部门不断约谈、查禁专车,也出现不少出租车司机围剿、打砸专车的事件。这些做法的背后,一个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专车违反了现行法规。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声援专车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民意与现行体制的较量正在愈演愈烈。有趣的是,中央相关部门对此的态度不偏不倚,但是国务院转批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出台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中国的出租车行业,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产物:政府确定出租车数量、价格,再由政府指定的出租车公司运营。这些出租车公司依附于政府,其经营者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依靠垄断的牌照坐收渔利。而出租车司机早出晚归,像奴隶一样整天为高额的“份子钱”奔波,沦为了城市里最为辛苦的打工一族。

 

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改革的道路,从来都不是自上而下的所谓“顶层设计”弄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基层、一线的地方政府、企业和人民,为解决问题、突破困境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面对出租车这样一个有着强势既得利益集团的垄断行业,打破垄断,开放市场的改革已刻不容缓。专车的出现,正是顺应互联网大潮,向传统体制发起挑战的一个契机。因此,它也必然受到了传统势力的疯狂围剿和压制。

 

创新,被扣上了“违法”的大帽子。看着很吓人,实则很荒唐。

 没有“违法”就没有创新 

古今中外,创新都是与现行体制格格不入的。历史上,每一次社会进步和创新,都是先从“违法”开始的。不“违法”,我们人类就不会有今天辉煌灿烂的文明。面对专车这一新生事物,地方政府不应当抱残守缺,消极等待、观望上级指示而裹足不前,应该以满足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诉求为己任,勇敢地迈出改革的步伐。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正在与时俱进。今年5月,浙江省义乌市出台了《义乌市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工作方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有三点:一是不再管控出租车数量;二是逐步取消营运权有偿使用费;三是引进专车服务。这标志着饱受诟病的出租车行业的改革序幕正在义乌拉开。上海市也于61日,正式上线运营了由市交通委、四大出租汽车企业和滴滴打车三方共同参与的“上海出租汽车信息服务平台”,意味着上海在全国率先对第三方打车软件进行了规范管理。

 

中央领导反复强调创新。其实,创新无法计划、无法预知、无法制定路线图,否则就不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捍卫秩序为己任的政府不可能有创新。政府从本质上是反感创新的,创新不是政府管理出来的。创新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中,通过竞争创造出来的。只有给市场以充分的空间,才会有更多的创新问世。

 

没有“违法”就没有创新。“违法”并不可怕。守着落后的法规不思进取,这样的做法才是最可怕的。(本文首发东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