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

 朱刚伟 2015-07-28

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



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和标志,就是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到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家庭、社会、学校一起构成学生学习、成长的环境,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家长和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具体指导者,家长和教师具有共同的教育目标。

家长和教师之间,一直来有着很微妙的关系。多数家长为了孩子的发展,都能尊重老师的教育方法,尊重老师的意见。也有无论何时何地,对老师始终尊重的家长。家长成了教师理想的默默无闻的支持者,他们不仅在家里督促学生用功学习,还很有礼貌地同教师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以及教师提出的要求,也不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过多的干涉。然而,这种默默无闻的合作关系背后是一种非平等关系。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没有多少发言权。

在新的教育情境下,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和授课方式发生变革,家长参与学校教学与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这种默契的合作关系难以维持下去,建构新时期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系成为社会和学校,教师与家长的共识和面临的一项重任。

尽管如此,在现实中我们却能感觉到教师和家长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尤其在学生犯错之后,家长来校后的做法和教师的设想有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家长对孩子是情感重于理智,教师对学生是理智重于情感。还因为家长不了解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困难性,每当学生的成绩不能使他们满意时,有些家长就对教师产生不满。同样,教师可能因为过多重视自己的工作而忽视家庭教育的复杂性与困难性,从而责怪家长没管好孩子,没有主动配合教师工作。这样由于缺乏换位思考,也容易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最后就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了解不一样,对他们评价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教师主要看学生在校的表现,学生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表现存在着不连续的现象,但教师与学生家长都只从自己的角度评价学生,当评价的结果又被学生传播时,双方就可能产生心理冲突。

以上种种,就需要老师能够换位思考,理解家长并且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1.要有“爱心”。通俗地讲是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发自真心在关爱他们的孩子,要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和他们一样在为孩子付出、努力,而不是因为孩子出现一些问题,让家长来收拾“烂摊子”。

2.“尊重”家长,尤其是尊重所谓“差生”“后进生”的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要艺术地和家长沟通。

第一,善于聆听。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际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况且现在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很多意见值得我们老师借鉴。如有一次,学生林元源的家长就向我建议:你布置的语文读书作业,我儿子常不读,是否让他们录在磁带里?接受了这个建议,同学们口头作业认真了许多。与此同时,我还及时了解家长的需要、困难,从而有针对性的与家长交换意见。

第二,善于鼓励、表扬。缺点再多的孩子在父母眼里也是最棒的。因此,我在与家长交谈时,不管学生的表现如何,应首先充分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任何家长都会喜欢别人说自己的孩子好,几句夸奖的话会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使家长感到我对孩子是充满信心和关爱的,从而愿意接受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沟通要有耐心、恒心。我们有时也会碰到一些不讲理、素质差的家长,他们对于孩子比较溺爱,什么都听孩子的,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对,错总是别人。对于这类家长,我讲话时很注意分寸,用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问题。另外,学生的不足,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正的,因而要和家长长期的沟通,互通学生的表现,促使学生良性发展。

第四、营造宽松的气氛,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教师合作。有些家长与老师交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因此,我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不能以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家长交谈,不用“必须”、“应该”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