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南汇新场古镇

 昵称18892371 2015-07-29

南汇新场古镇

    2013年的最后一天,是“二九”的第一天,风和日丽,真是个好天气。绚丽的阳光晒在身上暖和舒服,丝毫没有数九寒冬的感觉。为此,我与老伴去了趟南汇的新场古镇兜了一圈。

南汇新场古镇

    新场镇是上海市南汇四大市镇之一。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上,是由 于多年泥沙堆积,海滩不断生长而成陆的。 
   原在 唐代,新场初成陆,俗称“石笋滩”、“石笋里”。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两浙盐运司署迁盐场于此,相对当时建在他处的盐场而言是新的,故称新场

    如今的新场古镇仍然保持了以新场大街、洪东洪西街为“十”字骨架,传统建筑为肌理,河网水系为依托的清末民初传统江南水乡古镇风貌特色。

水乡人家:

南汇新场古镇

南汇新场古镇

镇内江南水乡格局仍呈现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风貌

老式商家:

南汇新场古镇

老街商铺(一)

南汇新场古镇

老街商铺(二)

南汇新场古镇

老街洪福桥旁的第一茶楼(书场)

南汇新场古镇

茶楼内正在用当地方言说唱,听众自然均是当地的一些老年朋友。

    现在,镇内狭窄的南北两条老街仍保留着老式的商家铺店街面。还继续保留着明清以来“市集繁盛,人文荟萃,科第两朝堪盛”,歌楼酒肆,商贾辐辏的那点热闹场面(南街正在进行路面改造)。镇内书场茶楼多分布在大街与河道交汇处,以三层楼歇山顶的“第一楼”书场为最,是为全镇的标志性建筑,保存至今,是古镇上老人喝茶听戏话家常的首选之地。

牌坊(楼):

    明清年间,新场镇盛行建造各种牌坊,曾号称“十三牌坊“。明代所记载的牌坊有贡元坊、旌节坊、熙春坊、兴文坊、余庆坊、莅政坊、中和坊、兴仁坊、安里坊、清宁坊、需林坊,上述牌坊早被毁没不留痕迹。

南汇新场古镇

    现存残迹的有明代举人倪甫英、倪家允父子所立的牌坊世科坊。明代朱镗、朱泗、太常寺卿朱国盛祖孙三代建造的牌坊谓三世二品坊,坐落于新场市街正中,上额题书“九列名卿”,左侧书“七省理漕”,右旁为“四乘问水”(此牌坊也是后来重新修缮的)。

南汇新场古镇

这是1986年期间修建的“石笋里”牌楼

老式宅邸:

    古镇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大户是张、叶、周、朱、闵、奚等人家,至今说得出是从哪个姓氏传下来的宅子尚有近20处。如建于明末清初的奚家厅,沿街的仪门仍可看出当年气派。另一座明末清初的房子是位于新场大街302号的潘宅,前后5进,每进都有天井,第二进正厅的柱子为泥金木柱,颇为考究。清后期和民国的住宅更多,如张信昌宅第、新场大街281弄内的日照堂、郑家厅等都颇有品位。有的房子,中西合璧,彩色花玻璃、进口马赛克等,融于雕梁画栋间,时代特征鲜明。

   仅举张家宅邸为例,足以见证当时是何等的气派。

南汇新场古镇

南汇新场古镇

正门内天井

南汇新场古镇

出门处的门罩

石桥

    新场镇旧时多石拱桥,是江南水乡特色之一。那天,天气特别地好、阳光充足,部分“水乡人家”,在桥栏杆上晾晒被褥,因而就选摘包家桥、洪福桥、千秋桥等几张照片与大家分享。

南汇新场古镇

包家桥

南汇新场古镇

洪福桥左侧(一)

南汇新场古镇

洪福桥右侧(二)

南汇新场古镇

洪福桥正面

南汇新场古镇

洪福桥上“站岗”的石狮子

   洪福桥,明代年间建造,位于新场镇北洪桥港。

南汇新场古镇

不知名镇内唯一的廊桥(其实下方是个水闸)

南汇新场古镇

千秋桥

   千秋桥: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在洪东街东端,跨东横港。

南汇新场古镇

   这是一座马路改造后留下的老桥的护栏

南汇新场古镇
幽静河旁的廊坊和石板路

    现在,去新场镇很方便,地铁16号线到新场镇后再转公交可达老街,并市内有多条公交车可达新昌镇老街附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