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腰“超龄”了么? ①做弯腰摸脚趾的动作,腿部保持直立,同龄人做起来比较轻松,而自己很费劲,甚至腰还有点疼。 ②早上刚起床,腰部发沉发僵,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③一块郊游爬山,别人睡一觉就恢复了,自己两三天还缓不过来。 ④久坐之后突然起身,会感到腰部酸胀不适,直不起来。 如果有一项符合,你就该引起重视了! 因为你的“腰龄”很可能超标了!!!腰部作为连接身体的“中流砥柱”,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年龄、骨龄、心理年龄等年龄以外,骨科医生又提出了影响人体健康的另一个“年龄”——腰龄,呼吁大家不要让腰早衰! 然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人们对腰部健康的忽视,导致我们腰部加速衰退。想知道你的腰多少岁了吗?它是不是已经“未老先衰”了? 你的腰龄达标了么?跟着蜀叔一起测试一下吧!判 断 腰 龄 的 三指标 腰椎承载了上半身所有的体重,久坐、肥胖、缺乏运动,都让我们的腰部负担巨大。腰部的负担越大,力量就会越差。 更有部分人可谓是“二三十岁的人,五六十岁的腰”。 因此,判断“腰龄”,得衡量腰椎、腰肌和腰围三方面。 腰 椎 人体器官一般在35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开始走下坡路,腰椎也一样,但每个人腰椎老化速度不同。 “用得多,则退得快”,长期腰部过度用力、姿势不正确、伏案久坐、女性长期穿高跟鞋等,都可能导致腰椎磨损多,加快腰椎间盘退变的程度。 腰 肌 腰肌好像人体的天然“腰带”,对腰椎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腰肌不行骨头就容易出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部肌肉力量逐渐变弱,容易导致腰肌劳损。如果腰肌劳损反复,会增加腰椎的不稳定性,加重患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 腰肌劳损年轻化是目前突出的一个现象。 腰 围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指出,腰围每增加1英寸,患癌风险就增加8倍。 目前中国人肥胖增长的速度已达全球第二。 调查显示,39.8%的人5年来腰围增长了1~2公分,31.7%增长了3~4公分,12.2%的人腰围增长了5~6公分,4.4%的人增长了8公分以上。测 测 你 的 “腰 龄 ” 达标了么? 判断“腰龄”状况,可以用以下方法自测。 腰椎、腰肌和腰围有一项不合格,就说明你的“腰龄”可能没达标。 1仰卧起坐测腰肌 仰卧起坐可以测定人的腰腹部肌肉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中规定: 20—24岁的女性,1分钟做16—25个仰卧起坐为及格,26—36个为优秀,年龄每增长5岁,数量标准降1—2个。 40岁以下的成年女性,平均要做到20个。以此推算,60岁的女性每分钟做12—16个为宜。 男性的数量要在女性基础上增加5—10个。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应量力而行,以免发生意外。 2卷尺测腰围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是:被测者站立,双脚分开25~30厘米,将卷尺经脐上0.5~1厘米处水平绕一周,肥胖者选腰部最粗处水平绕一周测腰围。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提到: 男性腰围最好不要超过85厘米,女性不要超过80厘米。3看症状测腰椎 腰椎问题可以通过核磁检查,判断是否出现提前退化或椎间盘突出。 早期症状主要为腰部柔软性变差、晨起腰部僵硬,经过适当的卧床休息可缓解; 反复腰伤、腰痛,或者出现腿麻、下肢放射痛(即坐骨神经痛),腰痛进行性加重甚至夜间痛,就要考虑腰椎出现病变,需要及时就医。4类重点人群格外注意 以下几种人群,即使腰部测试达标也要护好腰: 1、长期居住或工作在潮湿及寒冷环境中的人,要特别注意避免腰部着凉。 2、受过外伤的人。搬重物、运动时瞬间用力过猛,就会造成腰部受伤,经久不愈可能会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 3、重体力劳动者。重体力劳动者的发病率比轻体力劳动者的发病率高。 4、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应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腰部力量。这 些 姿 势 很伤腰 护腰的四个妙招 1每天叩叩腰 双手握空心拳,反手背后,以双手拳背缓慢、有节奏地交替叩击腰骶部。力量由轻到重,不可突然使蛮力。 2早晚搓搓腰 也可两手搓热,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附近。 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能起到疏通血脉和强壮腰脊的作用。 3锻炼核心肌力 游泳和平板支撑都是训练核心肌力好方法。 游泳,尤其是蛙泳对人体腰背部肌肉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但游泳也要量力而行,一旦动作掌握不好反而会造成运动伤害。建议每天游1000米即可。4合理饮食控制腰围 尽量减少吃点心和加餐,控制食欲,七分饱即可。 少食油腻食物,尽量采用煮、煨、炖的烹调方法,用少量油炒菜。 养成饮用白水和茶水的习惯。 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怎么样?经过小测试你的腰龄达标了么? 达标的要继续保持;没有达标也不要懊恼,纠正自己的姿态、改变自己不好的饮食习惯,从现在开始保护自己的腰吧! 不要让你的腰“未老先衰”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