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观点】学画●听话——戴士和讲绘画

 BEIFANG886 2015-07-29


1


  学画,是学习操作,学会一套动作、行为。记得学画时特别喜欢看人家怎么画,看到先生作画就会连同细节一并记下来摹仿:调色板挤颜料的顺序,下笔从哪块颜料入手,连擦笔纸撕多大、放在哪都学。记得老师说,擦笔纸撕这么小,刚好擦一笔就扔,不用看不用再折叠,所以思路不断。这既是做法也是想法,是行为,也是专心的道理。画肖像了,老师教程序先后,必须先画背景大块的衬布,依据背景再画服装,最后才是画人的脸、手。这教的是操作程序,是行为,也是整体感的道理。有机会看到人家画抽象画了,目睹他在画面上反复折腾,贴上去撕下来,喷上去刮下来,刚才还是满幅血红转眼间灰飞烟灭归于死寂,看那过程才知道气韵是如何才能生动起来。有趣的是,那过程中的每一瞬间如果停下来不再改动,在我当时看来,是已经很不错了,很精彩了。但是被作者血淋淋地毁了,像是纵火,像是铁了心肠做一场灾祸,把它活生生毁了,重新开始后竟像是另一幅画。这个过程也像我更年轻时候看一位著名艺术家画肖像,画面角落里有棵槐树,为此收集了好几幅速写,画树的不同样子。那是一个下午,我站在旁边看他画了又改,几个小时改了又刮,在我当时看来,本来已经很精彩了,很完成了,改掉它实在是万分可惜!

  画画这个行为,老师们的演示正是有魅力的教学。在实践行为里,在具体的操作里,可以有效地领悟到学画整体的基础和精神追求的无穷高度。



2


  美术的教学究竟应该教共性还是应该教个性?这个问题在教学的研讨里常会提出。但它其实是一个“假问题”。因为共性事实上无法脱离个性而分体存在。没有什么东西是“共性”而且单独存在着。不单独存在,也就没有办法在操作上拿来单教。

  艺术力的“假问题”不少,比如:创作的时候究竟应该从内容出发?还是从形式出发?先搞内容再搞形式?还是先搞形式再搞内容?

  “假问题”害人不浅。

  事实上共性个性永远是同一个事物的两面。如果指责别人片面,只教个性,那就是因为自己说不出别人的共性所在。如果自己发誓只教共性,那往往是把自己的局限性当成了天经地义。

  有没有个性并不是好坏的标准。差的画也有个性——差的个性而已。好的画家不拿个性作标榜,也不拿共性当招牌。学画,总是在动手过程里学,学操作是主要的途径。在动作和行为当中,学到的不只是动手不只是操作,更不只是个性或者共性,而是包含着以上所有东西的活生生的整体。“一段昆仑山”,山上有草有木,有土有石,有豺狼虎豹,也有妖怪神明,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活生生的整体!

  看老师怎么画,跟着模仿,在动手的过程中体悟道理,这是学画的主要的基本的方式。过程中老师所演示所操作的画法,只能是他本人的画法,不可能是通用的万能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画法。

  共性的东西有没有呢?通常都相信有,但如果有,也在人们的想象中,在理论假设中,而并不是任何一种实际操作。



3


  思维想象里面的东西怎么表述出来呢?有两种尝试。一种是用逻辑的语言;另一种是用诗的语言,形象比喻的语言。学画时,总会听到一些有趣的说法,伴随着动手也动心想想其中的奥妙何在。比如说到色彩的时候讲究“响亮”,那明明是说声音的形容词,但是颜色的响亮也指示着某种确切的意象。感觉很难言说。谈到饮茶的感觉时,说这茶比那茶“文雅”,那茶比这茶要“厚”,用的也不是味道的形容词。写毛笔字,说是那字一定得“立”起来,不能一个个“瘫”在纸上“睡着”。画面上的形,不应该是“空”的;别“油”也别太“甜”;别那么“假惺惺的”。这颜色好,“有血性”,不那么“假斯文的酱油”。“甜俗邪赖”不好,云云。

  画家在画面上传达感受,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再让他用文字描述一遍?如果文字可以描述何必绘画?但是教学需要些启发。记得当年学色彩时听说,“那好看的颜色应该像是浓肉汤一样,不能清汤寡水的”,就很在心里体会了一段,发现这个讲法确实不错,相比之下逻辑清晰的语言概念“饱和度”“纯度”之类并不能说出其中的意味。浓,而且厚,不是“纯度高低”可以说清楚。


4


  学画的时候,这些比喻的语言是真正有效的语言,启发人开窍。一面动手画,一面想着那“浓郁的肉汤”,有滋有味。

  这有效的语言无法编入“教案”,因此正规教学的管理者们几乎无视其存在,甚至贬之为“不科学”。而充斥在“教案”、“教材”里的科学语言,却大多是人云亦云的连篇空话。形象比喻的语言,是画家们为了教学做出的天才创造,是艺术教学的有效工具,是历代画家们不断积累的财富, 与实践等操作环节一并构成艺术教学的主要方式,实现着历史上绘画艺术的有效传承。


5



  重视动手实践当中的模仿。

  体会那些形象比喻的语言。

  这是学画的最基本的两招儿。别轻视它们,抓住这两招,就有希望得到“真经”。舍此,无论什么体系,什么知识,什么个性、共性,什么观念,什么主观客观,全都会空洞乏味。在实践动手和形象的语言当中,特别宝贵之处,在于它们都总是包含着一种心境和态度的指引,这是学画之初最根本的东西。柳公权回答如何练习书法的问题时说“心正则笔正”。答的不是方法,但是包含了方法,比方法更根本。“有血性,不娘娘腔”,也不只是方法,更是态度。品画也是品人——人的气度。


2009年10月于武夷山



戴士和作品欣赏


戴士和 遵义会议旧址 2009年

戴士和 延安宝塔山 2009年

戴士和《云南小梅》布面油画 120x120cm 2012年

戴士和《大连渔民》布面油画 100x100cm, 2014年

戴士和《春到圭山》布面油画 100x100cm,2012年

“在现代绘画里,似乎没有比抽象画更费解的了”,但是,“在我看来,抽象的绘画语言比起写实性绘画语言更加单纯,而不是更加玄妙 ”——戴士和

戴士和《高原雨后》布面油画 80x100cm 2012年

戴士和 《屠维能老师和他的学生黄金》布面油画 100x100cm, 2012年

戴士和 丽水-大港头水边 布面油画 75x75cm 2010年

戴士和《惠安女》布面油画 90x180cm 2011年

戴士和 《无锡运河人家》 布面油画60x80cm 2009年

戴士和《孙中山纪念堂》,布面油画,120x120cm,2011年

戴士和《汉族音乐老师和她的彝族学生》布面油画 100x100cm 2012年

戴士和《会泽农民诗人和他的太太》布面油画 100x100cm,2012年

戴士和 丽水-大港头小巷旧居 布面油画 75x75cm 2010年

戴士和《能歌善舞的女孩》布面油画 100x80cm 2012年

戴士和《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布面油画 100x80cm 2012年

戴士和 台湾的野姜花 80x100cm 2010年台湾

戴士和《沂蒙山路》布面油画 80x65cm 2012年

戴士和《海燕》布面油画 80x60cm,2014年

戴士和《著作等身的会泽通》布面油画 100x80cm 2012年

戴士和《花儿与少年》(右)布面油画 120x120cm,2011年

戴士和 张北坝上风车 布面油画 80x80cm 2010年

戴士和《花儿与少年》(左)布面油画 120x120cm,2011年

戴士和《花儿与少年》(中)布面油画 120x120cm,2011年

戴士和《两个学生》布面油画 120x120cm 2012年

戴士和 《韶山冲》60x50cm

太原蒙山大佛 80x65cm,2009年

《老农》布面油画 80x65cm,2013年

《长岛速写》 布面油画 80x65cm 2010年

戴士和 当选 布面油画 80x80cm 2010年

戴士和《会泽诗社的两位诗人》布面油画100x100cm 2012年

戴士和《青岛市观象路旧巷》布面油画 90x120cm 2012年

戴士和《碧云寺》布面油画 120x120cm, 2010年

戴士和 美术班学生 布面油画 80x80cm 2010年

戴士和 夫妻美术班 布面油画 80x80cm 2010年

戴士和《起风了》布面油画 80x100cm,2013年

戴士和《女教师和她的学生》布面油画, 100x100cm, 2103年

戴士和《业余的二泉映月》布面油画 100x100cm 2012年

戴士和《静静的湖畔》布面油画,80x80cm, 2013年

戴士和《张北的乡间》布面油画,65x80cm,2013年

戴士和《湛江江洪的两位老渔夫》布面油画 100x100cm, 2013年

戴士和《江洪村路》布面油画,80x100cm, 2013年

戴士和《瑶王父子》布面油画 80x70cm 2013年

戴士和《柏岚子码头》布面油画 60x80cm,2014年

戴士和《湿的雪》局部 布面油画 80x80cm 2012年

戴士和《澳门民居》布面油画 80x100cm,2014年

戴士和 小城兄妹 布面油画 80x80cm 2010年

戴士和《旅顺 柏岚子岸边画写生的人群》布面油画 100x100cm,2014年

戴士和《太湖渔船》布面油画 80x80cm, 2013年

《李军》布面油画 80x60cm 2012年

戴士和《兴趣小组的同学》布面油画,100x120cm,2014年

戴士和《旅顺 近海小船》布面油画 80x100cm, 2014年

戴士和《阳朔遇龙河 谷底》布面油画 80x60cm,2013年

戴士和《西山雨后》布面油画,60x80cm, 2013年

戴士和《会泽的赵国强先生》 Portrait of Painter 布面油画 100x80cm 2012年

戴士和《王老师和她的弟子》布面油画 100x120cm,2014年

戴士和《太湖。光福镇码头》布面油画,60x80cm, 2013年

戴士和《音乐课》布面油画,100x120cm,2014年

戴士和《江洪镇码头修船》布面油画80x100cm, 2014年

戴士和《大勇》布面油画 70x70cm,2013年



戴士和历史人物肖像系列作品


过去我们常把历史人物肖象归在历史画范畴,完全受制于历史定义的说教,毫无画家对人物的视觉解读。画出来的人物,俨然博物馆墙上的圣家族或望族肖像的刻板模样。这条无形的线卡现在是没有了,但如何读出肖像的趣味,如何让好的有意思的手上功夫进入肖像,又成了当下肖象创作的难题。这方面戴士和有天才般的优势,可做榜样。


戴士和《东方欲晓—共产党早期组织》局部 布面油画 200x15000px 2011年(左2

戴士和 开国元勋毛泽东 布面油画 220x2875px 2009年


戴士和 开国元勋朱德 布面油画 220x2875px 2009年

戴士和《通州塔影》布面油画 2010

《1945年》布面油画 120x3750px,2000年

戴士和《东方欲晓—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布面油画 200x15000px 2011年(左1)

戴士和《东方欲晓—共产党早期组织》布面油画 200x15000px 2011年(左2)

戴士和《东方欲晓—共产党早期组织》布面油画 200x15000px 2011年(左3)'

戴士和《东方欲晓—共产党早期组织》布面油画 200x15000px 2011年(左4)

戴士和《东方欲晓—共产党早期组织》局部 布面油画 200x15000px 2011年(左2)

戴士和《东方欲晓—共产党早期组织》布面油画 200x15000px 2011年(左5)

戴士和《东方欲晓—共产党早期组织》布面油画 200x15000px 2011年(左6)'

戴士和《东方欲晓—共产党早期组织》局部1 布面油画 200x15000px 2011年

戴士和《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 油画三联画 190x400cm,2011年

戴士和《孙中山》, 油画三联画 局部三,190x400cm,2011年

戴士和《国民党一大召开》,油画三联画 190x10000px,2011年

戴士和《孙中山》,油画三联画 局部一  190x10000px,2011年

戴士和对人的形象有超乎一般的视觉敏感和表现功夫,这即大大保证了戴士和对肖像表现的独到把握,其过程全看自己的内在需要,用照片画旧式人物与对真人写生没什么两样。

戴士和《琉球国那霸港口》布面油画 190x2500px, 2014年

戴士和《元大都 海子日暮》110x3750px 局部 布面油画 2010

香扇美女和恐龙 100x2500px 布面油画 2012年

2001·《史前动物创作稿》80x2000px 纸本素描

《博物馆里的恐龙》200x5000px,布面油画 2003年

2004· 《恐龙肖像》纸本丙烯 30x1000px

摘自刘新《画旅行脚间的视觉履痕----关于戴士和绘画几个侧面的解读》,载《画我所要——戴士和油画写意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年



'日记体'静物写生系列

熟悉戴士和的人都知道,他是个不停画笔的人,真正做到了笔不离手,无论是开会、聊天还是旅行中的间隙,他都掏出速写本或笔记本勾画眼前事物,他的这种做派是孤傲自信的表现,是对周围热闹的视若无睹、置若罔闻,也是一种心无旁骛,甚至不屑一顾,反之,他却获得了对许多新鲜事物的捕捉,在这个意义上,他的练手与练心是一致的,身在此处,心在对象。这种境界还练就了他内心的定力,回到他的作品中,我们便可看到不属于他独创但属于他独有的“日记体”。在这种日记体中,有被反复表达的室内景物,诸如工作室、书桌、窗下,更有他在各地所画的大量风物景观,这种日记方式就是一种人生。——范迪安

戴士和《兰溪春暮》布面油画 80x2000px 2008年

画跋“二00八年六月六日芒种。兰溪出过大才子李渔,还有芥子园画传的作者。”

《葵花》布面油画 2009年

戴士和《春节期间的百合》布面油画 120x3000px 2012年

戴士和《惠安静物》布面油画 90x1500px 2011年

戴士和《立鱼干、鲜河豚》局部 布面油画 100x2500px, 2014年.jpg

《带恐龙玩具的开心果》布面油画 2007

郑板桥总结说:“意在笔先,定则也;趣在法外,化机也。”我特别欣赏这里所说的“落笔倏作变相”和“趣在法外”,因为他们触及艺术的根本。——彭峰

戴士和 2008·80x2000px《顺英饭店》


戴士和《毛泽东在瑞金用过的办公桌》布面油画 120x3000px 2009年

戴士和《毛泽东在瑞金用过的餐桌》布面油画 120x3000px 2009年

《宋代茶具》布面油画,60x1500px,2009年

《延庆·靳家堡》水粉19.2x675px 1976年--1976年5月 于靳家堡生活了一个月

戴士和《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窑洞里的小书桌》布面油画 120x3000px 2009年

戴士和 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的书桌 布面油画 120x3000px 2009'


个人简介

1948年9月4日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北京四中

197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并留校任教

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壁画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

1988年作为高访学者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修



戴士和





—————[名画记]—————

名画记微信公众号与您分享优秀艺术家作品、最新展览、活动等信息。

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官方账号”

微信号:minghuaji

订阅号:名画记

合作请联系

邮箱:art@minghuaji.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