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骊歌促别

 逍遥老豆 2015-07-30

骊歌促别

  西汉时,王式是昌邑王刘贺的老师。汉昭帝死后,昌邑王曾被大将军霍光立为皇帝。但昌邑王是个低能儿,只知淫乐,不知治政,旋即被废。昌邑王的不少臣僚系狱而死。而王式因数次谏劝昌邑王得以免死,免职归乡。
  王式是个学识渊博的儒者,尤其精通《诗经》。他归家后,收了几个学生,以课徒为业,倒也安闲自得。在他的学生中,东平的唐长宾和沛县的褚少孙可谓是佼佼者。
  汉宣帝年间,唐长宾和褚少孙等到京城去应考博士。他们对《诗经》、《论语》等儒家经典的阐述非常精辟,京城里的博士们不由十分惊奇,问:“你们的老师是谁?”
  唐、褚等人回答说:“大儒王式。”
  那些博士早就听说王式的才能,便一起向汉宣帝推荐王式。于是汉宣帝就征召王式进京担任博士。
  王式到京后,那些博士们为他举行了欢迎宴会,大部分参加宴会的人对王式都十分尊敬。但有一个名叫江公的博士对王式却十分嫉妒。江公家中世代对《诗经》很有研究,被称为鲁诗的一代宗师;而江公自己著有《孝经说》,一向恃才傲世,心胸十分狭窄。
  欢迎宴会刚开始,江公便故意对唱乐曲的人说:“唱《骊驹》!”
  王式听了,知其意不善,就说:“我听老师说过,《骊驹》是客人告辞回去时唱的。今天你们是主人,设宴招待我,怎么能唱《骊驹》呢?再说,现在宴会刚开始,天色还早,即便要为我唱《骊驹》,也还不到时候呀!何况,如果我唱《骊驹》,你们主人就应唱《客毋归》呀!”
  王式侃侃而论,显示出其十分博学。但江公并不服输,满脸不高兴地问:“你所说的,有何出典?”
  王式微微一笑,说:“典出《礼曲》。江公可以一查。”
  江公恼羞成怒,恶声相加,说:“什么礼曲?狗曲!”
  宴会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王式没想到江公身为博士,竟然如此没有修养,使自己无端受辱,便假装酒醉,宴会便也不欢而散。
  宴会后,王式对唐、褚等学生说:“我本来就不想来京城,你们都劝我来,没想到竟遭到小人如此侮辱!”
  过了些日子,王式就以身体有病为由,回乡而去。而他的学生唐有宾、褚少孙等仍留在京中,不久都被汉宣帝拜为博士。
  后来,“骊歌促别”这一典故,用来形容遭到别人的侮辱或轻视,被迫离去;有时也用来形容离别的歌声。(野囡)
  《汉书·王式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