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转载: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提高知识)

 纸飞机le 2015-07-30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提高知识)

 

主备人:陈克昌  董臻    审核人:王达群

(现代文复习教案013—014)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目标:

 

1、 学习把握现代文阅读结构的方法。

 

2、 运用所学习方法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重难点:

 

正确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考点阐释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文章结构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

 

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

(阅读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明确地知道文章作者到底想告诉读者什么,只有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也才能明白文章作者到底想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

 

二、考题研究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明确考什么:文章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具体展现。

 

试题经常设计的“点”是:分析文章内容段与段之间的层次关系;关键句在全文中的作用,中心句与其他句子的关系等等。

 

(2)考查题型:一般是简答题。

 

(3)明确命题思路:就是对文章的线索、脉络、层次、段落和逻辑等进行条分缕析,然后解剖这些组织和构造。让考生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三、精题训练及方法揭示

 

1、  分析语段的结构,把握语段的思路


分析语段结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扣中心,以纲带目。中心句是语段的“总纲”。

 

分析语段结构,如果语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找准中心句。

 

凡属先摆观点然后分析论证,或者先摆情况后解释说明,或者先总说后分说之类的语段,第一层都划在始发句与后续句之间

 

与此相反,属于先分析论证后得出结论,或先分述后总结之类的语段,第一层则划在终止句前面。

 

如果是照应式语段,第一层则划在始发句后,第二层则划在终止句前。

 
(2)理思路,弄清结构。

 

文章的结构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纵向结构,一是横向结构。弄清结构形式,文章的层次便基本明晰了。

 

例如: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绵绵土》[学案一(1)]
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5分)

答:     

答案:母体——绵绵土——故乡

 

 

 

(3)抓标志,分析结构。

 

文章或语段里常运用一些关联词语或关键词语表示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

 

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

 

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

 

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

 

此外,对应的词语、相似的句式、语意的分合、方位的顺序等,都是分析文章层次的突破口。

 

(4)抓句子语意间隙,分析结构。

 

有些语段,既无关联词语,又无外在的形式标志,分析结构时,就要认真研究各句内容,揣摩它与前后相邻句子语意的疏密度。

 

例如:

(2006年高考湖南卷)《在山阴道上》[学案一(2)]
17.本文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起自“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止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部分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 (4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在山阴道上》全文结构,按照游程路线设置,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出发途中,先写作者从杭州西子湖畔乘车前往绍兴的途中见闻;

 

第二部分参观故里,着重写作者参观拜谒了鲁迅故居和幼年读书的三味书屋;

 

第三部分归程,最后写车经山阴道返回杭州途中的畅想。这种结构布局,近乎追求完整,趋于规矩。

 

答案我们还要见面;具体写参观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精神的追寻颂扬。

 

 

 

2、  分析文章的意义段,把握文章的思路


  
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

 

所谓“文章思有路,遵路始识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科学论著注意严密的条理,文学作品讲求立意谋篇,这些都与思路有关

 

对思路的把握,往往关系到结构层次的分析、内容要点的整理、文章主旨的归纳和表现形式的理解等诸多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在解答阅读试题之前,细致地阅读试题所提供的文本,尽可能沿着文章作者的思维的轨迹走一遍,以求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这是解答阅读试题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


   
不同的文章,思路不同,理清思路的方法和途径自然也不同。

 

阅读科技文,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

 

阅读社科文,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等。

 

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如何安排情节与线索,表达了什么感情,用了什么手法等。


理清文章思路大致包含这两个方面:


1.
理清结构

 

阅读文章,应当把握住它的框架,看出作者“编织”文章的基本路数,弄清文意的来龙去脉。

 

理清结构,可以着眼于局部,也可以着眼于全篇着眼于局部,对某一段或段中的某一部分,要理清层次,分析层次间的关系。着眼于全篇,即弄清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文章的怎样渐次展开和步步推进,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表达。

 

例如:

(2006年高考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学案一(3)]


19.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2.
理清语脉

 

语脉,即行文的脉络。理清语脉,即分析语句间的意义关系,梳理行文的语意走向,把握语句顺序的安排及其根据。

 

理清语脉,可以借助对线索、过渡、照应等的分析,借助对关联词语所表示的语意关系的辨识,借助对指示代词和其它指代、借代、喻代类词语的指代内容的确认,也可以借助对表示肯定、否定、强调、揣测和有所保留、有所暗示等词语含义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试题。[学案一(4)](这个例子很完整,也很好)


①一个人不能同时走两条路,出发时只有一条路可走。②从事艺术的人入手不能不偏,不能不依傍门户,不能不先培养一种偏狭的情趣。③初喝酒的人对于白酒红酒都同样地爱喝,他一定不识酒滋味。④到了识酒滋味时他的嗜好一定偏狭,非是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能喝得畅快。⑤学文艺也是如此。⑥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⑦我不知道会喝酒的人是否可以从非某一家某一年的酒不喝,进到只要是好酒都可以识出味道;但是我相信学文艺应该能从非某家某派诗不读,做到只要是好诗都可以领略到滋味的地步。⑧这就是说,学文艺的人入手□□□□□□□,后来□□□□□□□□,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看出偏的弊病。


(1)“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中的“江湖气”是什么意思?


解析:


第一步,整体阅读,分析结构,把握思路。


第①句是话题,什么是“两条路”?他指的是后面的从事文艺“偏”与“不偏”。“出发时只有一条路可走”,下启第②句。第②句的多重否定要确切理解,“从事艺术的人入手不能不偏(即要偏),不能不依傍(即要依傍)门户,不能不先培养(即要先培养)一种偏狭的情趣”。

 

它强调“偏”。

 

③④两句讲喝酒,是否沿着第②句的思路下来呢?第③句引出了第④句,这一句的“到了识酒滋味时”喻指“从事艺术的人入手”时,仍是讲“偏”。

 

第⑤句中的“如此”指代第④句中的“偏狭”。这一句又从喝酒的比喻回到学文艺上来,并与第②句的观点照应。第⑥句是第⑤句的反面论证,学文艺的人入手如果不“偏狭”,“总不免有些江湖气”。


以上可以归为一层,讲的是学文艺的人入手“不能不偏”。

 

再看第⑦句,它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分句讲“喝酒的人”可以从“偏狭”进到“只要是好酒都可以识出味道”(即不偏狭);后一分句讲学文艺应该从“偏狭”进到“只要是好诗都可以领略到滋味的地步”(即不偏狭)。两个分句间构成比喻的关系。可以把第⑦句单独划为一层,讲的是学文艺的人后来应该进到“要能不偏”。第⑧句根据题干所说,是对这一段文字的总结。


有了以上的分析,掌握了语段的思路,我们来做这一题。


“没有尝过某一种门户某一派别的训练和滋味的人总不免有些江湖气。”

 

这句话是从反面论证学文艺入手要“偏”,否则就“总不免有些江湖气”。这“江湖气”指的就是“不能做到偏狭”。

 

这一题的答案就出来了,“江湖气”的意思是:“趣味广泛,谁的作品都爱读,没有门户派别的偏见。”另外,考虑到文中的“总不免有些”带有否定的意味,把答案表述为:“缺乏门户派别的依傍,没有专门的兴趣。”就更为准确。

 

能不能把“江湖气”理解为文中的“只要是好诗都可以领略到滋味”呢?不能

 

因为这一句的“江湖气”是说入手不偏的弊病,而“只要是好诗都可以领略到滋味”是说后来由偏进到不偏的好处,两者分别属于文章的不同层次,含义也完全不同。

 

答案:缺乏门户派别的依傍,没有专门的兴趣。

 

(2)在下面的空格填上恰当的词语,使下面这段文字起到总结这一自然段内容的作用。注意前后的衔接,填入的字数可少于、但不能超过给出的方格数。


这就是说,学文艺的人入手□□□□□□□,后来□□□□□□□□,能凭高俯视一切门户派别,看出偏的弊病。

 

解析:

 

注意题干的提示,这最后一句是全段文字的总结。实际上,它与第一、二层构成分--总的关系,所要填空的两处分别是第一层、第二层的概括,前者为“不能不偏”,后者为“要能不偏”。

 

如果能考虑到第一、二层内容上的转折意味,答为“虽不能不偏”和“却要能不偏”,就更为准确。

 

答案:虽不能不偏 / 却要能不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运用所学习方法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步骤]

 

一、             矫正训练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试题 [学案二(1)]

《阳光的香味》林清玄

 

解析:

 

主观题目前成为考生竞分的主要战场。但是,很多考生在回答主观阅读试题时抓不着重点,失分甚多。

 

其实,主观阅读题应当有它的答题步骤,阅读后先归纳“中心意思”。所谓“中心意思”与“中心思想”其实是两种概念:中心思想强调“思想”,即文章的深层次内函;中心意思强调“意思”,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须注意中心思想与中心意思的区别,前一个是指文章的深层次内涵,后一个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明确地知道文章作者到底想告诉读者什么,只有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也才能明白文章作者到底想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

 

考生只需要将文章主要内容归纳成一句“什么怎么样”就可以。例如本文就是写作者通过一位农民的表白了解了“阳光”的伟大含义。

 

 

14声音应当听,为什么用想呢?其实本题就是“想”与“听”的区别对比。首先从基本层面来说,植物突破土地的声音我们不易察觉,只能想,另外从深层次来说,“想”加入了主观思考的意味,可以凸现作者对自然的品味探索。

 

15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与稻子呈现相同颜色的农夫不正是,同时一种劳动者与劳动成果成熟之后的一种收获之美的象征吗?

 

标准答案给了三点,我觉得强人所难,考生很难想出那么多含义,所以这道题出得不错,但答案太坑人。(???)

 

16文章反复强调“阳光”,正因为夜来香、昙花都夜间开花,所以称为“阴香”,这道题很容易。没有壮怀则主要是与农夫比较,与稻子比较,农夫稻子都是在阳光下劳动的一种象征,说夜来香昙花没有壮怀恰是为了强调后两者有壮怀。

 

17其实文章最大的主旨就是歌颂劳动,歌颂阳光的生活。考生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二、巩固训练  [学案二(2)(3)]

 

分析及答案: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春天的梦》14题“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


分析本题考查的就是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对文章思路的把握

 

从全文看,《春天的梦》表达的是身处严冬的“我”对春天的渴望与呼唤,立足点在冬天,自然应起笔于冬天;而且文中吟咏雪花的诗句(比如“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听见了蜜蜂的歌唱……”等),又暗示了严冬中孕育着新春,雪花是春天的使者,并体现出作者对春的强烈期盼。

 

此题答案可拟为:“①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②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方法总结: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是解答阅读题必经历的第一步。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即:文章的主要内容)而对写作材料进行精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层次,必须首先对全文、全段有大体的了解,在答题时应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逐段弄清文章的段意、层意,这样方能理清思路

(阅读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明确地知道文章作者到底想告诉读者什么,只有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也才能明白文章作者到底想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

 

14.①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

 ②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15. 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充满生机的充满色彩的,给人带来希望的。(“短促”、“寒冷”、“风沙漫天”、“充满生机”、“充满色彩”、“带来希望”,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五点即给6分。

 

16. 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答对“故都的解放”给2分;答对“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给2分,意思对即可。

 

17. 作者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两层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她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是充满春天气息的梦,她更能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将“春天”和“梦”联系在一起,巧妙而有效地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层面分析出“春天”和“梦”的关系,给4分;分析出“春天”与“梦”在一起的效果给2分。意思对即可。

 

【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大地山河》第18题“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有一起的?”


分析:《大地山河》是一篇散文,抒写祖国西北大地的壮美,主要给我们展现了三幅画面:河流、高原和雪。这些画面中的情景,有的是作者所见,如在乌鲁木齐河看到马车涉河而过;有的是作者所闻,如延河涨水把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有的是作者所思,如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的意义;有的是作者所感,如面对西北雪景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当然,很多情况下,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交织在一起的

 

所以本题答案可拟为:“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象把三幅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


方法总结:把握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

 

1,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应注意以下几点: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感情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等。

 

2,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应首先把握全文的结构体式,议论文常见的结构体式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等。

 

3,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应抓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要点。


18
.(4分) 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像把三幅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

 

19.(4 分) 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身临其境的体察。

 

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

在空中你可以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在地上走过你才能切实地明白高原之所以为高原。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

 

20.(6 分) 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阅读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明确地知道文章作者到底想告诉读者什么,只有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也才能明白文章作者到底想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

 

(该文章中的例题有问题,背景知识介绍不全,经常缺少完整的文章,读者应注意此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