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也回不去的那如饥似渴的年代丨浮生

 真友书屋 2015-07-30


小时候就听长辈讲,过去条件差,能读到的文字非常有限,用来糊窗户的废旧报纸都能翻来覆去看上半天,有时借到一个手抄本的书,往往都是连夜再抄一遍。那时人们对文字、对知识的渴求,用“如饥似渴”来形容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时代变了,各类书籍、文字可以用泛滥来形容,甚至于变得廉价,再加上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以及对人们生活习惯带来的改变,文字,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地位,因为它确实不能吃,不能穿,不能买我们喜欢的东西;它那么老,那么慢,我们似乎已经没有时间去细细的品味和感悟它,我们似乎再也回不去那如饥似渴的年代……

——文化君


一边读书,一边长大;一边读书,一边变老丨

小时侯家里穷,并不具备读书的条件。上学十几年,几乎没有见过任何课外读物,这是真的。除了高玉宝、高尔基这两个从课本上获知的穷苦作家,我甚至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名著、名人。

直到上了高中,我才开始接触学校的图书。由于那时还处在文革期间,我们学校那个图书馆的存书也十分有限,并且大多是政治类书籍。记得我从那里借阅过一本《马克思传》,卡尔和珍妮的名字以及他们的爱情故事都是从那本书中知道的。可见那时候的我,最多也就是个没读过中外名著的小文青。

入伍初期,部队里一直都在大力倡导读毛著、读马列,文史类书籍根本没处去买、也没处去借。我们排里有一位老兵,他虽然没上过几年学,却能够背诵成语词典。受其启发,我开始背诵《新华字典》,连字条带解释一起背。大概背到八十几页的时候,有一天我偶然看见一位战友正在偷偷地看一本没头没尾的古代诗集。他告诉我,这书是从其他连队的战友那里借来的,由于我们的关系很好,他答应借给我看一个晚上。于是,熄灯号响过以后,我悄悄走进连队俱乐部用了将近一个晚上的时间,连原诗带注释把它们全部抄写在一个小小的本子上。这个六十四开的小本本,就是我的第一本藏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在占据着我的业余生活。


七七年以后,国内的政治空气宽松了下来,军营里也渐渐感染了些许文化色彩。我通过报纸邮购了一些图书。其中有一套《古代散文选》,里面的文字多是从《二十四史》和诸子百家中节选出来的精彩片段。我非常喜欢这套书,于是从中精选了五十篇重点研读,并且要求自己背诵下来。那个时期,团里也办起了一个图书馆,我经常从那里借来一些书籍阅读。记得最多的一个月,我居然借了十三本中外名著,都是在业余时间阅读的。那个时期可以说是我读书的一个高峰时段。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段读书的心路,那就是“如饥似渴”。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我的读书兴趣也在不经意间发生了一些偏移。即由最初的研读古典诗歌,过渡到偏好古代散文,然后又游移到钻研中国古代史方面。但是,基层单位里没有图书馆,也没有多少个人可支配的时间。八七年,我被派往军队的一所院校进修。那所院校的图书馆很大,一入校我就办了一个借书证。半年的进修时间里,我不仅读遍了《二十四史》,还借阅了《古籀汇编》、《金文大字典》等书。这无疑占据了我的全部业余时间,甚至在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课堂上我也在偷偷地看着这些借来的书籍。这一次近乎疯狂的读书,进一步坚实了我的文字基础和史学基础。


“一边读书,一边长大”,此其谓是也。此后几年里我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以及三、百、千等国学经典的注释及教案。不过,写作之于我仅仅是一种爱好、一种消遣、一种读书的心得而已。我之所以很少向各种刊物投送稿件,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文字和我看过的那些好书相比还是存在差距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纸质书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这并没有影响我对书籍的嗜好和依赖。许多时候我会从手机里、电脑中去寻找自己需要或者喜欢的电子读物,但是那套《古代散文选》一直还在我的案头,那两个小书柜也总是被我不时地翻动几下。“一边读书,一边变老”,或许是我的未来不可逆转的人生走向。

既然已经在读书中长大,又何必忌讳在读书中变老。就这么把书读到最后吧,活到老、读到老。

文丨田凤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