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仿制自古以来就有,尤其明清时期,仿前代瓷器更加兴盛。明代仿制元朝,而后又被清代、民国仿制。仿品的制作技术不断更新,就为了达到“乱真”的目的,有的甚至还超越了原有水平,时代不用,仿品的风格也不一样,这是这些丰富的风格丰富了制瓷的工艺。对于明清时代的瓷器仿制品,我们需要深了解他们不一样的时代特点,才能很好地鉴别它们。
宣德釉里红:宣德釉里红色彩纯正,制作考究。康熙、雍正的仿品,所见有釉里红三鱼碗、云龙大碗及三果碗、盘和釉里红海水白龙梅瓶等,康熙的仿品不论是纹饰或造型都不及雍正的精巧秀美,但风格更加接近宣德器,更能以假乱真,只是胎体较宣德器略重。近年来台湾和国外也有新仿宣德釉里红器,其胎和釉都能达到极高的水平,但青花落款的色泽过于鲜艳,不如真品的沉稳。
宣德五彩:宣德五彩因传世品极少,自明代正德年间开始就有仿制,其仿制的手法多数将本朝的五彩器写上宣德款,器物的造型和纹饰风格都相差甚远。
成化斗彩:成化斗彩闻名遐迩,价值连城。仿成化斗彩是从嘉靖时期开始,嘉靖主要仿斗彩婴戏杯和斗彩莲纹盘。嘉靖仿成化斗彩,只是仿造型和纹饰,款识则书写本朝款。隆庆仿成化斗彩器,主要仿团花浅杯、鸳鸯卧莲盘等,仿写的成化款识如同隆庆官窑款字体,青花也很浓艳。万历仿成化斗彩,主要是团花大碗、鸳鸯卧莲碗和盘类,纹饰色彩较为相像,所署成化款识字体与万历官窑器一样。清代康熙仿品主要是仿斗彩鸡缸杯,底部或书成化款或书本朝款。康熙仿成化器釉面不如成化器的釉面肥润,莲纹、婴戏纹、人物纹不及成化生动,胎体较成化器也明显厚重。雍正仿成化斗彩,品种主要是斗彩鸡缸杯、斗彩花蝶碗等,特征与康熙仿品相似。乾隆仿成化斗彩较少,仅见鸡缸杯、婴戏盘,仿器为高装卧足,器外壁还常带有乾隆御题诗,底足以篆书写“大清乾隆仿古”款为主。民国仿成化斗彩器,主要有花卉、蝴蝶、花鸟人物纹杯、碟。纹饰呆板无神,色调都很浅淡。所仿鸡缸杯色彩轻淡,青花色较浮,釉面泛青。
嘉靖五彩:所见康熙仿制嘉靖五彩器,书写的款识字体很像,均是摹仿明代嘉靖款识的书体。胎和釉与色彩则具有康熙本朝的特征。民国仿嘉靖五彩器较多,主要有五彩团龙大罐、鱼藻纹罐之类,有的制作很精美。另外有仿嘉靖五彩花鸟大盘,因为是使用明代所遗留下来的色料,故与嘉靖五彩器中的孔雀绿和枣皮红色有着十分相似的色调,纹饰风格也追求嘉靖时期的草率和繁缉,青花色调浓重,所书款识十分相近,这些仿品不注意区别是很难被识别出来的。
万历五彩:万历五彩名噪一时,所见仿品较多,康熙仿品主要有五彩人物花瓤、小印盒、人物小碗、龙纹小罐、炉等。这些仿品的制作极为精细,胎体较坚实厚重,款识书写的字体与万历五彩器很相像,须要仔细辨认方可识别。清光绪至民国大量仿制万历五彩器,主要器物有花瓤、瓶、架、香炉、笔管、砚、盒、大小印盒、盘、碗等,其仿品胎多粗松而体轻,青花色调格外鲜亮,笔釉面火光十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同时日本也仿制万历五彩器,其中的碗、罐虽然造型极为相像,几可乱真,但胎体迎光透亮,彩色过艳,仔细观之便可识别。
康熙五彩:康熙五彩一向以其清雅亮丽的风格著称于世,其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一直很高,所以后世仿品极多。光绪、民国仿品之作更是不在少数。其中青花五彩仿品中的青花和釉上彩绘色调都过于浓艳。釉上五彩也是如此,常见的仿康熙五彩筒瓶,绘有牡丹、花鸟、锦地开光、云龙、蟠咄、麒麟、人物等。有的器口涂有黄釉,胎体轻重不一,仿康熙大罐、将军罐之类,多绘花鸟、凤凰牡丹、海水云龙、仕女、婴戏、武人等。这些仿品中,有的釉面呈青色并带有黑星点;有的大器胎体无接胎痕;有的胎体粗松,底足不是平整的沙底,而是有旋坯痕;还有的青花色泽过于漂浮,露胎处无火石红斑。光绪、民国仿康熙五彩器,主要器型有棒槌瓶、摇铃尊、油槌瓶、花柧、观音尊、凤尾尊、各式碗、盘等。
康熙三彩:康熙三彩一向以素雅洁净闻名一于世,受世人瞩目,加之存世量较少,因而自乾隆后的各朝都有仿制。其仿制的器型主要有方瓶、棒槌瓶、尊、觚、罐、佛像、观音、寿星、卧人,各种式样的杯、盘、碗等,另外还有康熙虎皮三彩盘、碗等。仿品的画风与画意都不及康熙三彩的生动,显得呆板无神。光绪和民国时期仿品中,官窑三彩紫绿云龙纹小盘,与真品的器型和色彩有相似之处,这类仿品较难区别,应该结合胎釉的特点进行仔细观察才能加以区分。
康熙珐琅彩:民国时仿康熙珐琅彩主要是碗,但仿品与康熙传统的珐琅彩碗有明显的下同,碗里釉面过自,泛粉色,显得光润有余,而坚硬度不够;色彩也不及康熙珐琅彩浓艳透亮,纹饰的层次不如康熙的清晰。一些精细的仿品,如粉紫地牡丹纹珐琅彩碗,虽然彩色柔和但纹饰显得拘束,有时也过一于细腻。另外在民国时有一种用康熙旧白瓷器加绘珐琅彩的伪作,所挂的彩地有黄、蓝、红、紫等色,纹饰多绘牡丹“寿”字或九秋花蝶,这类伪品从胎体造型都很难识别,款识又书写得极像,但纹饰的画意较为呆滞,层次不清。康熙珐琅彩瓷真品均书“康熙御制”四字,如书写六字款则可视为伪品。
雍正珐琅彩:所见仿品多数为光绪、民国时期利用旧胎后加珐琅彩的鹰品,其品种有白地、蓝地、紫地等色釉地。如蓝料地绘粉色牡丹纹碗、白地梅竹纹或桃花纹盘,及团蝶碗、碧桃纹碗、堆鸡牡丹碗。此外,民国年间,还有仿制雍正珐琅彩桃花纹题诗盘,但质量均不如真品的精致。
雍正斗彩:民国时所仿雍正斗彩的器型,主要是人物笔筒或鼓式罐,胎和釉都仿制得很像,但人物形象却不及雍正人物逼真,有些比例失调。而现代北京地区新仿的雍正款蟠蚊纹长颈小瓶与台湾新仿的雍正款花卉瓜棱瓶都与真品颇为相似,只是胎体略微厚了一些。另外在民国时期,还有一种在雍正青花器上后加绘斗彩的仿作,这类后加彩的器物,经第二次烧制,青花的色调变黑,釉面有隐现的小黑点。所见器物有灵芝天竹纹碗,攒菊盘、碗,并蒂莲纹盘、碗,缠枝莲、云蝠、云凤、凤竹、人物盘碗等。
乾隆粉彩:光绪年间所仿乾隆粉彩,主要器物有百鹿尊、九桃纹瓶及盘、碗等,仿品色彩过于浓艳,纹饰的层次不如真品的清晰,波浪釉现象比较严重。有于乾隆旧胎器上后加粉彩的伪作,如绘九桃纹的盘、碗,画过枝石榴纹的盘子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