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诗为圳”:一座城市与她的诗

 心上耕田 2015-08-01


访谈|印象深圳

——诗人臧棣答《飞地》编辑部问




《飞地》编辑部(以下简称《飞地》)
深圳以其年轻、新锐和活力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来这里生活和工作,其中不乏诗歌爱好者和写作者。请您简单谈谈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以及对这里的诗人和他们的诗歌印象。



臧棣
从诗歌空间的角度看,我觉得深圳是一个由移民诗歌呈现的特殊的诗歌共同体。不像当代诗歌地图上的大邦如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武汉。表面上,它的诗歌空间没有什么根,呈现的是一种交织的状态。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种无根状态,减少了当代诗歌常见的派性壁垒,可最大限度地保存诗歌的当代感性和创造嗅觉。我多次去过深圳,最早是1991年。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深圳的诗人,如桥,张尔,谢湘南,王小妮,莱耳,常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深圳提供一个关于当代的汉语经验。以及对诗歌的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文化态度。比如,桥对诗歌的态度,就可算是一个典型。桥对诗歌的态度,基本不受主流的诗歌范式的影响。看似很随意,任性,但可能在另一个层面上更接近诗歌和生命的关系。




《飞地》
您是否认为在这样一个经济飞腾、节奏快速的地域,从事诗歌写作会有所不同?您对深圳诗歌有何建议?



臧棣
节奏太快,一般而言,对诗歌确实不太有利。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也可能激发诗歌的反弹。可能对史蒂文斯那样的诗歌类型不利,但对奥哈拉式的诗歌,却是难得的机遇。对后者,节奏太慢了,反而找不到灵感的头绪。某种意义上,快节奏,如果能得到适度的把握,我倒是觉得,它反而可与诗歌所需要的内心视野形成一种张力。



《飞地》
您是否认为深圳是一个缺乏历史感的城市?深圳的诗人或其他艺术领域的工作者是否能为她书写和创造?



臧棣
缺乏历史感,这是当然的。但历史感,对诗歌而言,要看怎么讲,一个强力的诗人,也可通过诗歌的想象力为这个城市植入独特的历史记忆。比如,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历史感也是需要去寻找和筛选的,需要重新塑造的。但对生活在深圳的诗人来说,历史感的不在场,反而可能意味着更多的诗歌的机遇。想想惠特曼的例子。他在纽约写草叶集时,那时的纽约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历史感。对诗歌写作来说,历史感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可能更重要的,是不要迷信历史感。特别是不要迷信诗歌宝贝们所神神叨叨的历史感。这倒不全是轻蔑他们。因为历史感,这东西,在不同的诗人,不同的审美文化系谱里的含义是有很大差别的。叶芝的历史感和拉金的历史感,很可能就没什么交集。只有在明白这一点之后,诗人对历史的兴趣,才会变成一种真正的激活诗歌创造的潜能。



《飞地》
您是否愿意来深圳生活和写作?



臧棣
非常愿意。将来如果有机会,很想去那里住上一段时间。




诗人简介


臧棣,1964年4月生于北京。1983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7月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新诗所研究员,《新诗评论》杂志编委,《中国诗歌评论》主编。出版诗集有《燕园纪事》、《风吹草动》、《新鲜的荆棘》、《宇宙是扁的》、《空城计》、《未名湖》、《慧根丛书》、《小挽歌丛书》、《骑手和豆浆》。曾获《南方文坛》杂志「2005年度批评家奖」,「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1979-2005中国十大先锋诗人」,「中国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第三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大奖」,「当代十大新锐诗人」,「汉语诗歌双年十佳诗人」,首届「长江文艺?完美(中国)文学奖」,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8年度诗人奖」,首届苏曼殊诗歌奖,首届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




《红叶的速度》 臧棣著,飞地书局2015年出版


关注“飞地”后进入菜单栏,点击“飞地书局”购买



声明


本文原载于《飞地》第一辑《有诗为圳》,

如需转载,请提前与飞地公众号后台联系。


有的人文领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