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类糖友易出现“黄昏现象”

 春天书屋 2015-08-02

“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都是形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在一天中达到小高峰,前者是早上7、8点的时候,后者是下午4、5点。不过很多糖友都知道“黎明现象”,对“黄昏现象”总是忽视。其实两者出现的情况都是类似的。

五类糖友易出现“黄昏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现象”?

  这与人体内的生糖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胰高糖素)在24小时内的节律性分泌有关。通常情况下,人体内分泌的生糖激素从零点开始增加,至凌晨4:00~6:00达到高峰,然后下降,下午17:00~19:00是生糖激素分泌的另一个高峰。正常人的基础胰岛素分泌,会随着生糖激素的增加而增加,维持了血糖的正常值。但是,糖尿病患者因为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抵制生糖激素带来的生糖作用,如果药物使用时未能考虑到这一点(或药效不够),就会导致血糖升高。总之,胰岛素分泌与生糖激素的节律性分泌不协调,是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有些患者“黄昏现象”每天发生得稍晚一些,为睡前高血糖。目前“黄昏现象”没有一个规范的诊断标准,通常认为餐前或睡前血糖高于饭后2小时血糖1~2mmol/L的,为“黄昏现象”。如果“黄昏现象”未得到有效控制,久而久之,可能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状态”,危及患者生命。

  五类糖友最容易出现“黄昏现象”:

  Ⅱ型糖尿病患者;

  肥胖糖友,或胰岛素抵抗严重者;

  合并抑郁症、肝硬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反复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糖友;

  急性心梗、脑出血、大手术后应激反应明显的糖友;

  糖尿病白内障手术后,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的糖友。

  糖友可从6个方面入应对

  1、分餐疗法:可将午饭分餐进食,避免一次进食造成的血糖过高情况。

  2、注意运动:午饭2小时后,做30~60分钟的运动(若每分钟步行100步,可消耗热量80~100卡,有效降低血糖)。

  3、可在午餐前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如:诺和锐或优泌乐)。

  4、可在早晚餐前用磺脲类降糖药。或在早餐前皮下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也可在早餐前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可以平稳控制好全天基础血糖,“黄昏现象”多能避免;亦可在午餐前使用餐时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5、2型糖尿病患者,若发生糖尿病“黄昏现象”,需胰岛素铅华治疗,最好使用胰岛素泵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速效胰岛素强化治疗。

  6、也可根据监测的血糖详细情况,请内分泌医生帮助调整用药,控制此现象发生。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时有症状发生,易被觉察,而高血糖时极可能毫无察觉,所以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要注重血糖的自我监测,只有监测到位,才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结果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