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残·心明亮问答篇2

 本觉寂照 2015-08-02

1999年开始,我有机会到苏卡多森林禅寺去修习佛法的一段时间里,人们经常来跟我谈话,而且会来问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关于我的,有些问题是关于问者他们自己的,也有很多是关于锻炼觉知的问题,但我只是选一些我能想起来的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我所给的回答有的是来自于我自己锻炼觉知中的体会。也有一些是听老师所讲的,或是者从书上所读到的。这些或许是对或者是错,请读者们先读完以后再自己思考一下,先不要立刻马上接受或者马上否定。


11. 要怎么做才能在开发觉知上取得很快的结果?


每天除了睡着的时候以外,练习者要能持续地觉知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不仅仅是只在坐着做手部动作或者经行的时候要觉知,日常生活中,无论我们做什么,时刻都要有意识的动身体并且觉知它,以之来提升觉性。时常精勤的觉知,觉性就会变得强大,智慧也会就升起来。就好比在吃饭的时候,要不停地一次又一次把食物放到嘴里吃,才能吃饱。就像是我们在捣辣椒来做咖喱酱的時候,要不停地捣,才能够拿来用等等。


12. 怎样去衡量我们修行中有了进步或者是否正确?


佛法是唯证乃知的,就是修习佛法的人应该自己见得到成果才对。我们也许可以很简单地评估其结果,比如,当我们做事、说话、思考的时候,觉知自己会增多,或者眼、耳等六根接触色、声等六尘产生的境界时,能当下及时识破,心不散乱,越来越宁静,迅速的照见,并且心不随境界走,依然能保持平常心,没有任何疑问。最关键的是痛苦会减少,这一点是肯定的。而如果你越练痛苦越多,这就表示了修行走错了路。


13. 有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们周围的人跟我们一起修行呢?


这个问题很好,福报和功德的事我们都要和周围的人彼此分享。因为修行是一桩大好事,是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事,特别是提升觉性后,给自己的心建造了皈依处,因为觉性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好处。有时只是单纯的口头上的弘法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做给他们看,让他们看见我们快乐地生活,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内心的清凉与祥和,这个更具有份量。


14. 在锻炼觉性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哪些?


把心摆在正确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把心放在错的地方,就会浪费时间,耽误修行。但如果我们把心放在对的地方而且精进练习,你就会发现一条简单的修行捷径。比如说,觉知身体动作,要正确的觉知,那就是心要中立,简单地觉知,不用思考什么,就是心要处于平衡和中立的状态。心要摆在如同“彻底绝望的人”的状态,没有了任何期盼,没有想要从练习中得到什么等等。如果你够精进,比如一直不断在做动作,这样也很好,但要注意要带着觉性地去做动作,这样觉性才会增长。即使我们是在做动作,而心却是散乱的,漂浮不定的,没有觉知当下的,这也算是懒惰,根本不算是精进。所以关键在于,把心放在何处。不停地觉知身心的每一个当下,让觉知持续如环链。这样子就足够了。


15. 我知道修行是最好的事情,但是我没时间,应该怎么办才好?


我们经常听到“没时间”这样的问题,但其实大部分都是借口。我们是真的没有时间呢?还是不愿意腾出时间呢?如果我们愿意为修行腾出时间,我们就有时间。反之则没有。关于这件事,我的意见是“如果我们重视某事,因为看见了它的好处,我们就会去腾出时间去做那件事”。比如,我们重视金钱和财产,而且看到它的好处,我们就会非常努力而且时时有时间投入。甚至可以再加班加点。同样如果我们足够地重视修行,而且见到其好处,我们就会创造更多的时间来练习,甚至我们也会加班修行。这取决于我们对修行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其益处的认知多少了。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是继续沉迷还是给自己机会,花些时间去修行,为了寻找人生最应该拥有的最珍贵的财富。这样活着才没有虚度生命。

16. 我们怎么样才能改掉懒惰以及拖拖拉拉的习惯呢?


我以前从未想过我会残障终身,做梦也没想到过会这样。但是生命无常,意外的确发生在我身上了,所以我满怀着爱,与真诚的提醒大家,对生命不要过于大意,因为有谁会知道下一分钟会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呢。请不要马虎,早点修行,趁当我们现在身体还健康,而且痛苦也很少的时候,为我们的心找到皈依处。不要等到像我这样身体残障,痛苦至极之后,才来修行。因为苦可能会让你彻底失去勇气与信心。在经历巨大痛苦或者身体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修行之路就不会太顺利,会有更多的障碍。所有的众生都无法摆脱衰老疾病死亡,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都会随业报而去。这一切都是苦,随时恭候着我们,要么现在,要么不久以后。如果你没有寻找内心的皈依处-—--法,当苦找到你时,你就会孤苦伶仃,象个可怜虫一样的无助。因此应该把懒惰丢掉,而且从现在开始修行,真正的快乐将会在你心里升起。


17. 为什么在庙里修行进展得很好,当回了家以后就会经常忘记觉知呢?


庙里跟家里及公司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外部环境有助于提升觉性。比如有良师益友,同时也比家里和公司安静单纯得多。其实不同的只是外部环境而已,但是觉知和觉性是没有区别的。觉性的职责就是去觉知,去知道,这点不会变。在庙里,在家里,或者在公司,我们也都可以觉知,不要忘了及时提醒自己就好。


所以,我们没必要在地域上产生分别心,无论在任何地方,或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提醒自己,及时的去觉知,这样子就够了。


18. 修行中出现厌倦、气馁和失去信心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这些状况的产生,也许是因为我们过于在意修行的结果,或者看不见我们的进步。不过不要紧,如果下次再发生这样的情况,别放弃修行,而是我们先忍耐一下,并且要更加勇猛精进,不用多久,这种状况就会减少,或者完全消失。因为那只是心里的状况而已,它们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会生起然后灭去。


修行的当下必然即刻马上就会有结果。结果是名法,深深印在我们心里,它不同于色法,即世俗间的结果,不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具体的结果。我们要鼓励自己“没关系”,今天或当下没有得到效果也没关系,未来某一天会得到更多的效果,就好像我们在吃一根很长的甘蔗,甘蔗有梢部和根部,刚吃梢部没什么味道,不过越接近根部就越甜。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激励自己,当我们气馁与退缩的时候,要知道给自己信心,给自己鼓励,别人给我们的鼓励可以算是额外的奖励,不过还是自己鼓励自己最更好,因为没有谁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自己了。


19. 当我们在提升觉性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对治昏沉呢?


对所有练习者来说,昏沉是一位非常好的朋友,它会经常来探访我们,这是很平常的事,因为在我们还没有修行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有了。昏沉是好事,因为它意味着我们是正常的。我们要感谢昏沉,不然我们可能要去买安眠药来吃了。我有很多种治昏沉的方法:比如让动作加快、加强力度、有时可以换个姿势、或去比较亮的地方用功、看看天空、看看周围、把眼睛睁大大的、拍自己的脸、大量喝水、扫地、洗衣服、吃少点等等。但是最好的是我们能找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这会比别人介绍的更好,因为有时别人的方法不一定始终适合我们。


对治昏沉的原则就是,我们不要去打压它不要去控制它但要知道它让觉知自己的动作和昏沉进行比赛,忍耐一下忍着点,这是所有练习者的职责。无须对昏沉做什么事,若当你在练习的时候昏沉了,你还可以换姿势。而至于我,哪里都去不了,就只能那样躺着与昏沉对抗,但不曾失败。如果我们心坚强,就能战胜昏沉。因为昏沉也是无常的,有生就会有灭。其实昏沉也是法,不要去厌恶它,因为它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作为练习者,有谁练习时见到了昏沉,那么就是见到了法。只是我们要有觉性能够及时知道,不要跟着它一起昏沉就行了。


20. 当在修行的时候,有大量的念头来袭,并且无法阻止它们,这时应该怎么办样做?


很多练习者都把念头当看作敌人,我却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征兆头,这说明我们能够思考,而只有死人才没有念头呢。念头是自然现象,念头是法。当在锻炼觉性的时候,如果念头升起,不用去做什么,不用对治它,就是不要打压它,也不要去跟随它,不要去控制它。重要的是不要跳进念头里就行了。要有觉性,及时地、中立地知道它,念头就会自己灭去。如果还没有灭去,我们就回来有觉性的觉知肢体动作,把这作为原则,不要忘记这个原则。来尽自己的责任在觉知身体上,让它和念头比赛。如果我们不去理念头,不去给它添油加醋,它就会缩短时间而且很快生灭。如果我们越不重视它,念头就越不会升起。其实对于修行人,念头越多越好。因为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觉性。不要去厌恶念头,因为它也一样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瑞阳居士译

偲程、马捷、胡健校对


如果你想阅读更多阿姜甘澎的故事,请点击下面“阅读全文”进入博客查询即可。

如果你想关注,点击上面的文章标题下的“泰国禅修之窗”之后,点击“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