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行重行行》审美赏析

 幽兰书斋 2015-08-02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这是一首描写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表现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的思念。全诗如下: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诗歌开始写道:“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重行行”即行了又行,走个不停。“生别离”就是活生生地分离。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地分开了你和我。 这里,诗歌连续用了四个“行”字,不但表现了行走很远,而且也表现出了行走很久,即指空间很远,也指时间很久。叠词手法的运用,在后来的李清照词作中,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叠词的运用,在诗歌中,给人以复沓的音律美,也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接着的“与君生别离” “君”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这一句是思妇对丈夫远行时的回忆,也是此时此刻相思之情表现。开头两句是全诗的诗眼,并起到总领下文的作用。

接着写道:“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天一涯”即天一方。意思是两人各在天的一方,相距遥远的,当然见面就难。“去”即离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这也暗示了“行行重行行”的含义。“各在天一涯”,也就是说,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而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

是的,现在“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而且“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这里,紧承上句而来。“阻”指路途坎坷曲折。“长”即路途遥远。“阻且长”即艰险而且遥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相见不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从当时的背景看,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接着写道:“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胡马”泛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越鸟”指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这两句是思妇对游子说的,人应该有恋乡之情。你看,胡马南来后仍依恋于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鸟兽尚眷恋故土,何况人呢?思妇自然希望游子想到故乡,想到在家的父母、妻儿。

人是有情怀之物,思妇在家中,对游子的思念是越来越强烈,诗中就写道:“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缓”即宽松。意思是说,分离的时间一天天过去,时间久了,我的衣带一天天也愈来愈松了。这是在告诉游子,因为我对你的思念也来越强烈,我日渐消瘦,衣带宽松。诗歌写得很是形象,意义也是很明白的。可以说,这是思妇心灵上无声的呼唤,也是思妇心中愁苦的表现。

游子久去而不归,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思妇看来,还有一个从古到今都存在的因素。诗歌写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蔽”即遮掩 。“不顾反”就是不想回家。“顾”即念。“反”通“返”,即回归。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飘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可以说,这使思妇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之中。“浮云蔽白日”这是比喻,首先,以“浮云”喻不正当的行为,其次,以“白日”喻好的行为。诗歌在此通过因思念引起的猜测,真正表现出了思妇的相思之情是那样刻骨,那样明心,也许是那样心酸,甚至有些无奈。

可以说,“行行重行行”而“各在天一涯”,这样“相去万余里”,而猜测、怀疑,当然没有结果的。多样的想法积郁心中,表现出了极度相思,而终于是形容的枯槁。在诗歌写道:“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老”并非实指年龄大,这里指消瘦的体貌,心身憔悴而看似衰老,即老态龙钟。“思君令人老”自然也是说,由于思念你,使我变得老多了。“岁月忽已晚”,其中的“晚”指岁月已晚,用时间暗指思妇青春易逝,红颜衰老。日月如梭,岁月不饶人,加上思念而人已经衰老,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相见呢!

在思妇看来,能与丈夫相见的希望没有放弃,即使真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的原因,也要“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捐”即弃。 “努力加餐饭”就是说,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我们读到这两句,感觉有两层意思,从思妇的角度来说,就是我还是努力加餐,保养好身体,也许将来还有相见的机会;对游子来说,就是思妇希望丈夫在外努力加餐,多加保重。总之,无论如何,都要保重身体,好好活着,才有再见的机会。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这首诗歌按照内容划分,可分作两部分,即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后十句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追叙初别,着重描写路远相见之难。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思妇相思之苦。

其次,运用比兴,形象生动

诗歌中,“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以鸟兽和人作比,强调了人是有情之物。“衣带日已缓”形象地揭示了思妇的心情。她日益消瘦、衰老和“游子不顾反”形成对比。“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是从坏的方面怀疑游子薄幸,不过不愿直说,而是委婉地通过比喻表达心里的想法。

再次,通俗易懂,民歌特色

这首诗歌具有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语言朴素自然,精炼生动,意义平远,自然地表现出思妇相思的心理特点和相思之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