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胃酸、胃蛋白酶、 胆汁中的非结合胆盐和胰酶)反流至食管,引起不适症状(称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或食管黏膜破损(称反流性食管炎, RE),统称胃食管反流病(GERD )。 1.典型的反流症状 反酸、烧心(指一股热流自上腹流向胸部,上腹的灼热不是烧心)和胸痛(常在餐后或平卧后发生,与活动无关,可伴有背痛)。反流症状轻重程度不一,与食管糜烂的严重程度无关。 2.食管外症状 反流的酸雾可以引起肺、口咽炎症,出现慢性咳嗽、声嘶、哮喘、咽炎、咽部异物感、口腔溃疡及龋齿等食管外症状。 食管黏膜破损引起出血。 反复发生及愈合引起食管远段狭窄。 慢性黏膜损害导致食管下段的鱗状上皮由柱状上皮取代,如果活检病理检杏有肠上皮化生,则被视为癌前病变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临床上可考虑GERD 诊断: (1)有典型的反流症状(反酸、烧心、胸 痛)而无其他病因(幽门梗阻); (2)诊断性抑酸治疗有效(治疗剂量PPI bid) 1~2周后反流症状消失或减轻。 最准确的诊断RE方法。对于40岁以上患者应首选胃镜检查,检查有无食管下段黏膜破损,除外食管癌、食管裂孔疝及其他疾病。 对GERD敏感性较低,鉴别除外其他疾病。可诊断食管裂孔疝及反流。 检查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食管蠕动能力,有助于了解GERD发生的病理机制。 对于抑酸剂治疗无效的胸痛或烧心,内镜检查阴性的患者,监测是否有反流及反流的成分。 对于轻度RE 和NERD,不建议维持治疗,而是按需治疗。 需要强力抑酸治疗,PPI bid 约8 周,然后维持治疗8-12 周,对于晚间基础胃酸分泌可改用法莫替丁抑制,以后根据有无反流症狀间断维持治疗; RE 有并发症(食管狭窄、Barrett 食宵)及严重食管裂孔疝患者需要持续维持治疗,促动力剂没有确切疗效。 抑酸治疗4 周,改为根据反流症状的频繁程度、是否影响到生活,采取按照需要治疗(按需治疗),不宜长期用抑酸剂。部分NERD 患者对于抑酸剂的疗效不如RE 患者,与伴有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同时抗抑郁治疗有效。短期服用促动力剂或临时服用抗酸/黏膜保护剂也可能有效。 如果胸痛偶发,或每周不超过3 次,可临时对症处理,铝碳酸镁、硫糖铝悬液等。食管痉挛胸痛剧烈者可临时用硝酸甘油或硝苯地平,但不宜长期服用,反而会引起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加重反流。 (1)应警惕长期服用抑酸剂带来的不良反应,如降低钙吸收,引起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吸收障碍。 (2)RE患者抑酸治疗为主,且强度和时间超过消化性溃疡,促动力剂不能起到治疗作用。 (3)多潘立酮(吗丁啉)可能引起心脏相关风险,建议限制使用。老年患者有恶心呕吐可先选择其他促动力药物。 (4)食管外反流表现,如夜间哮喘可诊断性晚间抑酸剂治疗,观察疗效;慢性咽炎则需要至少抑酸治疗3~6月方能见效,要充分考虑长期抑酸剂治疗的不良反应。 (5)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GERD症状严重性、是否复发及疗效无影响。考虑到长期服用抑酸药物可能增加胃体萎缩发生的风险,进而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学组建议根除Hp治疗。 (1)控制体重。 (2)避免饱餐和餐中饮水、睡前3小时内进食。每餐8分饱,可在两餐之间加餐(如上午10点、下午3点)。 (3)避免凉食、辛辣、酸性饮食和咖啡; 减少脂肪摄入。戒烟少酒。 (4)餐后散步,不要立即平卧。夜间反流严重者可头侧床脚加局10~20cm。 (5)避免引起负压增高,如穿紧身衣、慢性便秘、咳嗽、举重。 (6)避免可能加重反流症状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α-受体激动剂、β-受体激动剂、 茶碱类、硝酸盐、镇静剂、雌激素。停服多西环素、氯化钾、铁剂、奎尼丁、阿仑膦酸盐等可能引起食管损害的药物。阿仑膦酸盐广泛用于骨质疏松,正确方法是空腹用200~250ml白开水送服,并保持立/坐位30分钟。 【多选】 可能加重反流症状的药物为 A.钙通道阻滞剂B.镇静剂 C.雌激素 D.茶碱类 E.a受体激动剂 关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影响钙吸收,建议补充枸橼酸钙 B.法莫替丁可引起白细胞增高 C.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抑酸治疗为主,促动力剂不能起到治疗作用。 D.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GERD症状严重性、是否复发及疗效无影响 E.避免饱餐和餐中饮水、睡前3小时内进食 答案:在上面可以找到或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