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动责任落实靠的是实干加创新

 网海无涯勤作舟 2015-08-03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第14期

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

  实干加创新,这在2015年上半年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工作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在主体责任的落实中,通过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三转”等工作,较好地理顺了纪委与上级纪委、同级党委的关系,促进纪律检查机关突出中心、聚焦主业、回归本职,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更加强化,对同级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的推动作用也明显提升。现在中央纪委从中央部委和省一级抓起,以上率下,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层层传导压力,不让偷懒有借口,不给推诿留空间。伴随体制机制创新而来的工作方法创新,让推进主体责任落实事半功倍。

  ——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形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支撑。推动责任落实必须要有抓手,抓手也必须够具体、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而不能是一些原则性的条文。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律检查机关通过约谈督促、报告工作、严肃问责等具体措施,让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工作得到支撑,推动主体责任落地生根。约谈督促是对责任的提醒,有针对性地为下一级党委和纪委敲敲警钟,念念紧箍咒,告知他们没抓的工作赶紧去抓,存在的问题认真去解决,免得小毛病演变为大问题;要求党委定期向上级党委和纪委报告工作、遇重要情况随时报告是常态化安排,这一方式既可以让下级党委始终绷紧主体责任这根弦,又有利于上级纪委全面掌握主体责任落实的总体状况,以便通盘筹划;严肃问责既是亡羊补牢,又是警钟长鸣。抓出几个典型,追责几个人,不仅当事党委、纪委会受到震动,其他党委、纪委也会紧张起来,抓起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也就会更加认真而不会流于空谈。

  ——细化责任内容,不让主体责任虚化空转。“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落实主体责任同样要在“细”和“实”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在履行主体责任方面的认识越来越到位,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但是如果不能把责任讲清楚、说明白,责任主体会感到无从下手,上级在事后也无法有效考核和问责。通过推动细化责任内容,讲清楚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教育、管理、监督、表率等各个方面的主体责任,讲清楚党委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的各项共同职责,讲清楚纪委承担的各项监督责任,责任主体便可以各守其位、各负其责、居位尽责。这样一来,无论是落实主体责任还是追究主体责任,都能够有章可查,有据可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