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第一个女真人村寨在瓮村

 祖国一员 2015-08-03
辽宁第一个女真人村寨在瓮村[ 来源:辽宁日报 | 发布日期:2015-08-01 | 浏览( 1928)人次 | 投稿 | 收藏 ]
丛焕宇

现在的桓仁镇刘家沟村金银库沟就是当年瓮村的所在地。

磨盘和石磙。

寨门的门轴石。

出土的明代瓷片。 

  核心提示

  桓仁满族自治县的考古发现正逐步还原历史——没有瓮村,可能就没有萨尔浒之战。更令人惊叹的是,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浑江流域建州女真与浑河流域新宾地区女真部落的关联,瓮村被确定为女真人在辽宁的最早落脚点,也是桓仁和新宾两支女真共同的“家”,距今已600多年。

  瓮村探秘

  50多处遗址600年后重见天日

  瓮村遗址位于桓仁五女山东南坡山城下50米处。之所以重见天日,源于这里多年来不断有“发现”,要么是盆盆罐罐的残片,要么是锈迹斑斑的老铁器,还有蒿草间沉睡的老碾盘……1996年,越来越多的发现引起了辽宁省考古研究所、本溪市博物馆和桓仁县文管所的重视。三级文管部门组建了考古工作队,对五女山山城进行了考古调查。

  经过发掘、保护、整理和考证,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证据链终于让考古工作者打破沉默。最近,著名清史专家李治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晓萌,国家一级文博研究员、本溪市博物馆副馆长梁志龙共同确认:瓮村就是满族前身女真人在辽宁的最早落脚点!

  由刚刚修建完毕的150米长的环山公路盘旋而上,瓮村遗址便近在眼前。遗址由北向南,倚山势地形走向,错落而建,似马蹄形分布。此处遗址清晰可辨的房址有50余处,还有从坡上一直延伸到浑江边的许多房址,这些都属于瓮村范围。房址大小不等,遗址北端高处有几处较大的房址,分析是酋长居住址,附近有建州女真时期的碾盘、碾砣。碾盘粗糙,直径约210厘米,厚约31厘米不等,碾盘眼7.5厘米×7厘米。碾砣直径40厘米,长64厘米。房址附近有人工砌的排水沟、人行道和马道,人工挖的水井等遗迹。拨开土层可采集到明代瓷碗、盘的残片,房址北端还有5座女真墓葬。

  遗址北侧的凹处,有人工用石板搭起的简易小庙,这是供女真人祭天、祭神、祭祖,上香祷告以及萨满活动的场所。考古人员还在庙内捡到一个明代瓷盘,应是女真人祭神用的器皿。盘内底有“合仁”两字,是朝鲜制碗的商号,说明当时建州女真与朝鲜的商贸往来十分密切。

  因该遗址处于今五女山城东南坡的凹部,很像一个瓮,综合诸方面的考虑,考古专家将遗址命名为“瓮村”。

  如此庞大的瓮村,是谁最早搬迁而来?为何选择在此建城设寨?

  考古揭秘

  建州女真为避祸由吉林迁居于此

  考古专家经过考证认为,这个遗址属于明代,是清初五大臣之一、努尔哈赤长女东果格格的丈夫董鄂·何和礼的祖太爷李满住率建州卫 (女真胡里改部落)由凤州(今吉林梅河口)南迁至桓仁的,时间是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而之所以选择在此落脚,其背后满是血雨腥风。

  李满住选择瓮村作为卫址和居住址,原因之一是出于战略考虑:李满住父祖时期曾祖居凤州 (今吉林梅河口),明朝时期,因协助明军攻打过蒙古部落而结下梁子。因此,蒙古兵马屡次攻掠李满住居住的凤州,致使李满住和族人不堪其扰。经明廷批准,李满住率部1000余户南迁至今桓仁浑江流域及五女山一带,这是建州女真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事件。

  军事上,五女山有旧时人工修筑的防御城,即外城(考古界把五女山顶部称内城)。山顶可耕种和居住,其周围山体是陡峭的绝壁,只有西面、一线天、瓮村几处可攀登上山,因而五女山内城(山顶部)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屏障。五女山的内外城是最佳结合的军事防御工事,可有效阻止骑兵、步兵的进攻。女真人还有“依山作窟”的生活习性,把房屋建在深山隐蔽地方,防止外部攻掠。瓮村是建州卫南迁的第一处卫址,李满住在此居住10年,直到去世,瓮村是建州卫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活动中心。

  原因之二是,大批人马来到桓仁浑江流域的五女山脚下,以山为依托,隐蔽在东南部的半山腰中,东朝浑江,西靠五女山山城,背风向阳,沿山而居,既可狩猎、采集,靠山吃山,又可下山到浑江岸边耕垦肥沃的土地。占领此地可以迅速摆脱生活窘境。事实上,建州女真南迁5年后便摆脱了贫困,生活达到“自足富实”。

  桓仁县文物局副局长王俊辉说,别看现在遗址规模庞大,初来乍到的建州女真人建造的房屋建筑结构却非常简陋。基本是就地取材,用石砌墙,抹黄泥,木架草苫顶,石板铺炕,屋低矮。史料记载,李满住大酋长居住的也是茅草屋。所以,现在见到的女真人房址都是裸露地表的倒塌石头墙。据《李朝实录》记载:“李满住居住处人户七十六,家舍产业富实,军士二百余人环立”。经桓仁县文物部门核实,其房址数与记载李满住居住人户七十六相吻合。

  只能说,现在所见的遗址规模是几代人建造的结果,可称作女真人在辽宁建立的第一个村寨。

  这支浑江流域建州女真与浑河流域新宾地区的女真部落有何关联?本溪市博物馆副馆长梁志龙介绍说,李满住与努尔哈赤的第五代祖先董山是同一部落、同时代人,首领李满住先到桓仁站稳脚跟,随后董山从吉林梅河口投奔而来。

  董山随李满住到桓仁后,二人经常带领人马抢掠桓仁周边和朝鲜,遭朝鲜和明朝夹击报复。李满住被朝鲜军队杀死,董山病死。董山的儿子,即努尔哈赤四代祖锡宝齐篇古率部避祸去新宾,李满住后人部分前往新宾,部分留在桓仁。随着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住在瓮村的女真人全部搬至新宾。

  至此,瓮村存在了230年——瓮村既是女真人由吉林迁至辽宁的最早落脚地,又是抚顺新宾女真人继凤州之后的另一“祖籍”所在地。

  从这个意义上说,瓮村是桓仁和新宾两支女真共同的“家”。

  历史转折

  桓仁是萨尔浒之战的东线战场

  那么,作为努尔哈赤后来的长婿,身处桓仁的何和礼和隔山居住在新宾的努尔哈赤又是如何兵合一处的呢?闻名于世的萨尔浒之战,又缘何在桓仁这片土地上奠定了大清王朝的胜局的呢?故事还得从李满住的五代孙何和礼慧眼识英才说起。

  王俊辉告诉记者,建州女真在桓仁落脚几代后,到了李满住五代孙何和礼掌权后,已由祖上千八百人的队伍发展到拥有万余人的大部队,是当时女真各部中最强大的一支,实力远远要比驻扎在新宾赫图阿拉的努尔哈赤一部强得多。

  但是,消息灵通的何和礼久闻努尔哈赤的雄心和胆识,甘愿唯努尔哈赤马首是瞻。何和礼的万余兵民仍驻扎在瓮村,有军机大事时才赶去新宾商议。

  在何和礼的帮助下,努尔哈赤相继征服了东北的女真各部,队伍空前壮大。为了笼络何和礼,努尔哈赤将自己的长女许配给何和礼。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三月间,兵强马壮的努尔哈赤和女婿何和礼终于向明朝宣战了,地点就选在萨尔浒 (今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目前,众所周知的信息是,萨尔浒之战的主战场集中在今天抚顺大伙房水库一带,史料甚少提及这个战役与本溪有什么关系。事实上,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战,和抚顺仅一面坡之隔的桓仁有密切联系。

  1619年,当明朝大军汹涌而来时,后金部队的战役指挥司令部虽然设在抚顺新宾,但是小股精干部队却早早埋伏在桓仁。是年2月,战役爆发,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子弟兵在萨尔浒主战场,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打了一场漂漂亮亮的翻身仗。眼见明军大举溃散,明廷总兵刘挺勃然大怒,亲率2万大军,从沟外一直打到沟里。

  殊不知,后金5000将士正在桓仁的崇山峻岭中蓄势待发。明军大部队进入伏击圈后,由代善、皇太极率领的后金精兵从茂林巨石背后冲杀而来,猝不及防的明军被打得狼狈而逃。是役,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王俊辉说,考古专家认定,萨尔浒之战的东线战场在桓仁。主战场战役在先,东线战场是收官之作。在某种意义上说,东线战事尽管发生在主战场之后,但对彻底扫清明朝大军在东北的残余势力,起到了与主战场一样的巨大作用。此战之后,女真大军乘势攻占开原、铁岭,征服了叶赫部,为问鼎中原赚足了本钱。可以说,没有瓮村的鼎力相助,断不会有努尔哈赤横扫四海的底牌。只可惜,随着满族大军南征,瓮村逐渐凋敝了。

  为了留住瓮村这一重要历史遗存,桓仁县近年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保护。瓮村,将为现代人讲述600年前的事情。

(编辑:彭凤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