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降至10﹪ 机构参与新三板定增比例显著下滑?

 个图测试 2015-08-04


  尽管接近7月中旬,上半年新三板市场的详细数据近期才陆续出台,投中研究院日前发布了一份针对上半年三板市场的研究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值得重视。

  首先是定增放量,2015上半年,定增市场整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从定增完成市场来看,2015年上半年已经完成发行企业数量总计742家,平均每月增长率达37.4%。

  考虑到6月末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总数为2637家,这意味着平均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在上半年完成了一次定增(当然,部分企业定增的次数不止一次)。

  再看单月数据,定增需求逐月在放量,单6月一个月,就有827家企业推出增发预案,环比增长97%。我们不难发现,6月推出定增预案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上半年完成定增次数的总和。结合7月初发生的A股和新三板联动的指数大波动,这些定增预案面临调整的不在少数。

  值得关注的是,VC/PE机构参与企业定增规模虽略有上升,所占的比例却显著下降。机构参与企业定增募集金额占市场份额1月为34.09%,2月达44.43%,然而4月起再也没有达到过20%以上,其中6月为10.24%,3月仅9.43%。

  3月份新三板做市指数出现大幅飙升之后,新三板开户数出现明显上升,个人投资者所占比例出现明显提升。这的确导致大量非机构资金进入新三板市场。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机构不再重视新三板市场。小金认为,统计数据所称的机构所占比例下降,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许多定增是公司内部个人的股权激励或股东增持,一些大额定增发生在个人名义的大股东之间等。在典型的定增融资行为中,机构仍为参与的主流。

  2015年定增市场可谓是异常火爆,整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根据投中研究院统计,从定增披露市场来看,单6月一个月之内,就有827家企业推出增发预案,环比增长97%,预募集金额达到583.6亿元,环比5月188.2亿元增长210.1%,创历史新高。而从定增完成市场来看,2015年上半年完成发行企业数量总计742家,平均每月增长率达37.4%,定向募集金额总计317.5亿元,已超过2014年全年募集金额132.1亿元。上半年从1月的14.9亿元增长到6月的95.6亿元,增长幅度达542%,平均每月增长率66.7%。

  就参与企业定增的VC/PE机构来看,2015上半年总计283家,占总定增企业数量的38%,机构融资金额50.79亿元,占定增总额的16%。而就整体形势来看,VC/PE机构参与企业定增规模虽略有上升,却跟不上定增市场的上涨趋势,机构参与企业定增募集金额占市场份额由1月34.09%下降到6月10.24%,下滑趋势明显。

  机构参与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月中A股的“暴跌”效应传导至各个周边市场,其中新三板就是其中之一。公开数据显示自6月15日以来,上证指数累计跌幅达32.11%,而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分别下跌25.19%、32.45%,后两者较今年的最高峰时期最高跌幅已达38.91%、54.34%。尽管定增市场出现了大批挂牌企业“逆势”发行,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大多企业的交易方式仍为协议转让,受市场下跌的影响并不明显。虽然定增市场的活跃度体现出企业对融资的庞大需求,但是随着市场的调整,机构投资者便有所顾虑,更多的回归理性与本质。

  就机构参与定增案例数量的行业分布来看,上半年制造业、IT和医疗健康分别以28%、19%、9%占比位列前三。

  就机构参与定增案例规模的行业分布来看,上半年制造业以23%占比位列第一位,IT和金融均以13%占比紧随其后,并列二三名。投资者对制造业和IT的高度关注表明了“互联网 ”的成功实施,以“互联网 ”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具有高渗透性、带动性、倍增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推动了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制造业和IT的发展势头无可阻挡。重大投资案例方面,海鑫科金获久银投资注资22380.56万元、汉博商业获金石投资注资8046.72万元和圣泉集团获格隆创业注资6896.58万元位列2015年6月机构参与投资重大案例前3名。

来源:上海证券报金融资

免责声明

本推送信息仅用于交流和学习目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本信息中包含的新闻、图片若取自网络,由于技术原因,未必均标明出处,敬请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直接在公众号留言、沟通、认领,如觉侵权,小鱼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感谢您的支持和谅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