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夹肌劳损有急性损伤或慢性累积性劳伤史;头颈僵硬、疼痛、沉重感,有时可牵及眼眶痛,第七颈椎棘突及两侧疼痛明显,或枕骨上项线单侧或双侧有压痛;第七颈椎隆突和枕骨上项线单侧、双侧,触诊时有明显压通点。令患者低头,用手掌压住颈后部,将颈部下压使其低头,再令患者努力抬头伸颈,引起疼痛加剧。头向两侧旋转引起头夹肌起止点疼痛。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治疗原则 用针刀分离松解头夹肌的起止点及其附近压痛敏感区。 (二)操作常规 令患者端坐低头。 如疼痛、压痛在第7颈椎棘突部,则在疼痛或压痛点处进针刀,刀口线和颈椎纵轴平行,使针体和背平面成90°~80°角刺入,达第7颈椎棘突两侧,不可超过棘突根部,以免损伤神经或脊髓。先在棘突尖部的两侧缘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头夹肌走行方向纵行剥离,然后,再在棘突两侧铲剥数下,即可出针。如疼痛、压痛点在枕骨上项线,在患侧疼痛点或压痛点处进针刀,针体角度与骨面成90°角刺入,进针刀时应注意避开神经和血管,达骨面后,先纵行剥离,后横行剥离,出针。 (三)注意事项BR>在头夹肌上项线止点处和附近分离松解易损伤头皮血管注意压迫止血,不可斜向内下前方深刺,避免损伤深部血管。 二、手法治疗 用手掌压住患侧颈后部,将颈部转向对侧,用力下压数次,即可。 三、药物治疗 必要时适当配合中、西药物予以活血化淤及消炎止痛治疗。 疗效评估 一、治愈:症状体征消失,颈部屈伸、左右侧旋转自如。 二、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部屈伸和侧旋时疼痛明显减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