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成方制剂》中治疗疼痛方剂的用药规律比较分析研究

 一元堂中医张 2015-08-04


栏目介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现举办2015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您可以在【论文速递】栏目中为自己喜爱的论文投上一票。根据论文的浏览量和投票数,我们将在年底统计20篇论文入围年终总决选。


⊙作者:唐仕欢,申丹,杨洪军 ⊙编辑:小余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痛证是人类最早感受和认识的疾患,中医学根据发生疼痛的部位不同,主要分为头痛、胃痛、腹痛、胁痛、腰痛、痛经等的不同。痛证的中医治疗,总以“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两端立论,以“通”为治疗大法。虽然“通”为治疗大法,但由于部位的不同,其具体用药却不尽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为《中药成方制剂》)是中药成方制剂的国家标准,共21册(中药共20册),收录4052种中成药,所收载的品种均基于临床应用,品种来源明确,质量可控,安全有效,其不仅规范了中成药的质量标准,也代表了临床使用的主流,对其进行研究,不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也是总结疾病的中医防治规律和药物应用规律的有效载体。数据挖掘技术已经在中医药领域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疾病、证候、方剂、中药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方剂的数据挖掘分析是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有效方剂进行研究,可以全面解析其中的规律,对深入开展中药新药的研究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本课题组通过前期的工作,构建了《中药成方制剂》结构化数据库,并开发了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该软件将已有的一般统计法、文本挖掘、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方法等挖掘分析方法加以集成,并将相关的分析算法进行软件化,该软件已经在名医医案数据挖掘、疾病方剂用药规律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用来挖掘分析方剂用药规律的有力工具。应用该软件对已有的中药成方制剂进行挖掘分析,可以阐明和总结现有中成药组成药物的一般规律,指导临床实践。为深入研究中医治疗疼痛类疾病的用药规律,其中,腹痛、胁痛、腰痛的病位均在躯干,但归属的脏腑存在差异,本文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药成方制剂》的方剂数据库收载的腹痛、胁痛、腰痛的内服中药成方制剂,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来源

《中药成方制剂》中收载的主治病症中含“腹痛”、“胁痛”、“腰痛”的内服方剂。


1.2 处方筛选

在《中药成方制剂》中分别筛选“主治”中明确含有“腹痛”、“胁痛”、“腰痛”的内服方剂,剔除外用方剂,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腹痛方剂149首、胁痛方剂125首、腰痛方剂116首。


1.3数据分析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数据分析”模块中“方剂分析”功能,进行组方规律分析。


2 结果


2.1用药频次

系统提取出149个治疗腹痛的方剂,涉及药物358种;125个治疗胁痛的方剂,涉及药物288种;116个治疗腰痛的方剂,涉及药物348种。通过“频次统计”,得到治疗“腹痛”、“胁痛”、“腰痛”方剂中使用频次前25味药物,见表1。



2.2 疼痛治疗方剂关联规则分析


2.2.1腹痛方剂关联规则分析

应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将支持度设置为“15(10%)”,得到常用药对及组合52个,见表2。药物之间关联的“网络化展示”见图1。同时,调整支持度为“18(12.5%)”、“21(15%)”的药物之间关联的“网络化展示”见图2、图3。




图1 治疗腹痛常用药物组合图示(15,10%)


图2 治疗腹痛常用药物组合图示(18,12.5%)图3 治疗腹痛常用药物组合图示(21,15%)

2.2.2 胁痛方剂关联规则分析

应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将支持度设置为“13(10%)”,得到常用药对及组合26个,见表3。药物之间关联的“网络化展示”见图4。同时,调整支持度为“15(12.5%)”、“19(15%)”的药物之间关联的“网络化展示”见图5、图6。




图4 治疗胁痛常用药物组合图示(13,10%)



图5 治疗胁痛常用药物组合图示(15,12.5%) 图6 治疗胁痛常用药物组合图示(19,15%)


2.2.3 腰痛方剂关联规则分析

应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将支持度设置为“18(15%)”,得到常用药对及组合32个,见表4。药物之间关联的“网络化展示”见图7。同时,调整支持度为“20(17.5%)”、“23(20%)”的药物之间关联的“网络化展示”见图8、图9。





图7 治疗腰痛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图示(18,15%)



图8 治疗腰痛常用药物组合图示(20,17.5%) 图9 治疗腰痛常用药物组合图示(23,20%)


3 分析与讨论


痛证是常见疾患,中医治疗总以“通”为治疗大法,但由于疼痛发生的部位不同,其具体用药存在较大差异。《中药成方制剂》收载了临床用之有效的成方制剂,是用来分析用药规律的良好载体,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总结疾病的中医防治规律。腹痛、胁痛、腰痛是常见痛证,中医将其分别归属于脾胃、肝胆、肾脏所主的疾病,由于脏腑功能的不同,治疗用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腹痛多因有关脏腑、经脉感受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阳虚等导致气机郁滞,脉络痹阻或经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致痛之关键不外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不通则痛者宜通利,不荣则痛者宜温养。《中药成方制剂》中收录了149个治疗腹痛的方剂,涉及药物358种,其中,最常用的前15味药物为:木香、甘草、香附、当归、白术、白芍、茯苓、陈皮、砂仁、肉桂、川芎、干姜、沉香、党参、丁香,多为行气止痛之品,以性温、味辛、归脾经的药物为主。常用的药对和药物组合中,以木香-香附、甘草-白术、甘草-白芍、甘草-当归最为常见,这些组合多具有行气、健脾、养血、止痛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气止痛之功,为理气之要药,在主治腹痛的成方制剂中,含有木香的方剂有61首,是腹痛的成方制剂中应用最多的药物,香附、甘草、当归、砂仁、陈皮是常用的配伍药物。木香配伍香附,可以行气止痛,两药相须为用,止痛作用增强。


胁痛的发生主要责之于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其治疗着眼于肝胆,但在治疗原则上应根据“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灵活应用,实证宜理气、活血;虚证宜滋阴、柔肝。《中药成方制剂》中收录了125个治疗胁痛的方剂,涉及药物288种,其中,最常用的前15味药物为:柴胡、当归、甘草、茵陈、白芍、茯苓、郁金、栀子、大黄、延胡索、木香、山楂、香附、枳壳、白术,多为疏肝理气,清泻湿热之品,以归肝经的药物为主。常用的药对和药物组合中,以甘草-柴胡、白芍-当归、甘草-当归、白芍-柴胡最为常见,这些组合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是名方四逆散、逍遥散的核心组成。柴胡主入肝胆,具有疏散风热,疏肝解郁之功效,主治胁痛的成方制剂中,含有柴胡的方剂有40首,是胁痛的成方制剂中应用最多的药物,甘草、白芍、当归是常用的配伍药物,进一步说明现有的成方制剂中,四逆散、逍遥散的组成是其核心方剂。


腰痛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肾虚是发病关键,治疗时,实者祛邪活络为要,虚者补肾壮腰为主。《中药成方制剂》中收录了116个主治腰痛的方剂,涉及药物348种,其中,最常用的前15味药物为:当归、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牛膝、茯苓、杜仲、山药、肉苁蓉、甘草、补骨脂、黄芪、五味子、肉桂、白术,多为补肾之品,以性温、味甘、归肾经的药物为主。常用的药对和药物组合中,以熟地黄-菟丝子、熟地黄-枸杞子、茯苓-当归、山药-熟地黄、牛膝-当归最为常见,这些组合是左归丸的核心组成,具有补肾的功效。主治腰痛的成方制剂中,含有当归的方剂有53首,是腰痛的成方制剂中应用最多的药物,常见的配伍药物有茯苓、牛膝、熟地黄、杜仲、白术等。而熟地黄配伍枸杞子是治疗腰痛最常用的药对组合,杜仲、山药、当归、茯苓是常用的配伍药物,进一步说明现有的成方制剂中,补肾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4 结论


腹痛、胁痛、腰痛的疼痛部位均在机体躯干,但归属的脏腑不同,治疗用药存在显著差异。腹痛多实证,治疗以行气止痛为主,如木香、香附、砂仁,等,佐以养血柔肝,如白芍、当归等。胁痛多实证,主要由于肝郁气滞,湿热阻滞所致,治疗以疏肝理气,柔肝止痛最为多见,如柴胡、白芍、当归等,清泻湿热之品也较常见,如茵陈、栀子、大黄等。腰痛多虚,治疗重在补肾,如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等,佐以补脾,如黄芪、白术等。腹痛、胁痛两者治疗用药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主要体现在养血柔肝的药物上,而腰痛多为虚证,治疗上基本以补益为主。挖掘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方剂组方规律,是中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研究的有效手段,不仅可以总结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还可以为临床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