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献之《十二月割帖》

 雪梅常在 2015-08-07
 王献之《十二月割帖》

代表着王献之行草书中独创风格的典型作品是《十二月帖》。此帖开笔的"十二月"三字作行楷书,第四字便转为行草书,笔势连属。第二行共七字,前六字一笔贯通而下,优游疏爽。其后连多断少,形势宏逸。现在所能见到的《十二月帖》是刻本,笔画映带的细微变化,墨色泣燥的质感,已损失良多。如果是毫发毕见的墨迹本,草纵之致,宏逸之势当更显神骏。最得王献之笔法、笔意并发扬光大,卓然成为大家的米芾认为《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筋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


王献之《十二月割帖》 清人拓本,纵25cm,横14.7cm。

释文为: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反即甚如何然胜人何庆等
《十二月割帖》墨迹曾为米芾收藏,后摹勒上石,南宋人收入《宝晋斋法帖》。墨迹早已失传,现仅有拓本传世。

相关图片:

 据米芾《书史》记载,王献之《十二月割帖》墨迹曾为米芾收藏,为黄麻纸本,是米芾以书画宝玩向苏激换来的。清人拓本的《十二月割帖》的文辞与米芾《书史》所记一致,曰:“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凡三十二字。虽然从文意上说未全,但是将此本与《中秋帖》相较,不难发现,《中秋帖》帖文全从《十二月帖》临出,只是略去《十二月帖》第一句“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其后又分别缺漏“未复”、“恸理”四字,凡十字“反”因草书形近“为”,有时还被误临成“为”字。如此可以断定,米芾所藏《十二月割帖》墨迹本,乃《中秋帖》的底本。
       那么《十二月帖》为什么文字也不通呢?据明代董其昌考证,《十二月帖》与宋太宗淳化年间的《淳化阁帖》中王献之的《庆至帖》原为一帖,后被割裂。《中秋帖》和《十二月割帖》因句子被割,无法标点,无法释读,语句不连贯,不知所写。
 
 
 

释文为: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反即甚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十二月帖》原为宋米芾所藏,亦见於宋曹之格所刻《宝晋斋法帖》第一卷中。据明董其昌考,《十二月帖》与《淳化阁法帖》中的王献之《庆至法》原为一帖,后被割裂,因此文意不通。此帖书法,第一行由行楷书起,渐为行草,第二行以下则字多联属,唐张怀灌称王献之能一笔书,即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应当说,此贴已肇其端,但还不甚明显,至唐张旭、怀素才真正写出一笔的草 书。而张怀灌评王献之书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开张於行,草又处其中间”“挺然秀出,务於简易。因而创造出一种优游骏神的新体,改变了古质的萑体貌,取得了与王羲之书法并驾齐躯的地位,这一看法是能够从《十二月帖》中体现出来的,无疑也是正确的。传为王献之所书的《中秋帖》,即上米芾从《十二月贴》上节临的数语,已为世上基本公认。两帖相较,则能看出王献之书法的超逸流便,米芾书法的纵逸豪放,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