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透气隔汗竹汗衫

 梦泽赤子 2015-08-07

海盐风徐细竹衫
2014-03-07   来源: 中国江苏网

中国江苏网3月7日讯 简介:此物是清代早期所制细竹衫,长720毫米、宽540毫米,以数十万根直径仅1毫米、长仅5毫米的细竹管,用细丝穿缀而成。短袖,四角菱形网纹,下摆处两圈六角龟行纹,衫边以青布裹口,竹管呈琥珀色,保存完整。此衫多为朝官、大盐商所穿。

评价:此细竹衫,制造工艺复杂,技术精湛,毫里之竹,且中空,以丝线两股将其连缀,可见制作之难。所用原料极其稀少,制作成本极高,非普通人所有。现今此种原料早已灭绝,工艺也已失传。该竹衫是盐城海盐文化的历史产物,为盐城古代盐文化的实物见证,由于产量有限,保存不易,故鲜有传世。该细竹衫作为海盐文化的珍贵藏品,曾入选中央电视台《寻宝——走进盐城栏目》,大放光彩



竹子也能做成衣服
吴均奇

    昨日,岳西县非遗馆展出一件奇特的马甲衣服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据悉,这件马甲是用细小竹管串编做成,具有透气隔汗功能,长67厘米,宽65厘米,重约1.5两,做工精细,迄今约400年历史,是该非遗馆镇馆之宝。

    吴均奇 摄



平湖老太用竹子做了件衣服

分享到:0
来源:编辑:2014-09-17 10:37:34

当湖街道70岁的老太向祥宝,做了一件竹衣,这件竹衣几乎全部都是用长度2厘米,直径2毫米左右的空心竹管串接起来的,做了半年才做完。据了解,这种竹衣马夹在清朝时期比较盛行,俗名隔汗衣,一般官员夏天去上朝的时候将它穿在官服内。


竹衣


功能、用途或特色

竹衣是獨有的技藝,用一公分竹管以線穿成正方式,邊緣才用布條縫緊,中間兩條帶子繫衣,完全與正式上衣相仿,工藝極為高明。俗稱「隔汗衣」,具透氣、隔汗效果,最早在清代開始傳用。傳統朝廷官員、崑劇演員應付燥熱、流汗的寶衣,是官員、演員穿在朝服或戲服內的襯衣,避免汗水浸濡,可保護衣服。亦稱「竹背心」、「珍珠衫」、「竹絲衫」。此竹衫是削取觀音竹截段製作,並用絲線串綴多邊形,根據人體形狀編成的內衣,式樣為開襟連肩長袖圓領,腰部以串綴織有兩排六邊型花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