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处理 —注射部位疼痛

 木兰是木兰 2015-08-07

『一本你值得收藏的护士笔记

总结学习资料 | 输出原创内容

共享护士心情 | 更新临床知识


一些原因和处理方法



发生原因

1.在静脉输注某些药物如氯化钾、抗生素、化疗药物等过程中,因所输入的药液本身对血管的刺激或因输注速度过快,可引起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

2. 药液漏出血管外,导致皮下积液,引起疼痛。

临床表现

患者感觉输液针头周围剧烈疼痛,继而出现红肿。若药液外漏时穿刺部位皮肤可见明显肿胀。

预防与处理

1. 注意药液配制的浓度,输注对血管有刺激性药液时,宜选择大血管进行穿刺,并减慢输液速度。

2. 输液过程加强巡视,若发现液体漏出血管外,局部皮肤肿胀,应予拔针另选部位重新穿刺。局部予50%的硫酸镁等湿敷、局部封闭、抬高患肢等处理,肿胀多可自行消退。

3. 刺激过大的药液,可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以减轻静脉给药引起的疼痛。


点击下方可以加入20万护士圈,等你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