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掘金新三板,要迈哪些坎?...

 文野 2015-08-07

?

掘金新三板,要迈哪些坎?


  2013年底,新三板在全国扩容,由此,新三板焕发出了巨大的活力和生机。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2013年底为355家,2014年底就达到了1572家;截至今年8月4日,已经扩大到3074家,超过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量之和。


  宏观上看,新三板高歌猛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倒金字塔”结构正在发生倒转。而微观来看,农信系统内机构的率先试水尤为令人关注。2014年5月29日,海南琼中农信在新三板挂牌,成为第一家登陆新三板的银行业机构,堪称农信系统内率先“吃螃蟹”的探路者。


  在海南琼中农信之后,齐鲁银行、鑫庄农贷分别作为第一家城商行和小贷公司先后登陆新三板,统一归于“货币金融类”,而昆山鹿城村镇银行的挂牌申请也已获批。据悉,山西尧都农村商业银行也已经筹划并预备在新三板上市。


  服务于小微客户的各类中小银行以及小贷公司这样的非银机构对接新三板,对于连接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共同服务于小微客户,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农信为什么要掘金新三板?新三板能够给农信机构带来什么好处?农信掘金新三板自身有哪些短板需要弥补?农信社新三板上市路有多远?

资本补充渠道的变迁

  对于如何看待中小银行机构的“资金饥渴”和通过新三板上市的资本补充渠道变迁,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做了条分缕析的解答:


  在过去十年中,按照国际通行的监管规则,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银行监管体系。2010年后,根据国际监管规则的调整,中国银监会开始落实新巴塞尔协议在中国的实施,这意味着资本监管标准进一步提高。对快速发展中的中国银行业来说,资本监管不断强化,必然意味着资本补充压力日益严峻。特别是那些规模扩张较快、同时又没有获得公开上市机会的中小银行,资本约束更加明显。


  一般说来,资本补充有几种主要渠道:一是利润留存,二是现有股东增资,三是引入新的投资者,如战略投资者,四是在资本市场挂牌融资。几种资本渠道各有优劣。长远来看,利润留存是银行资本补充最主要也是最稳定的来源,但其规模有限,难以支持银行短期内的高速扩张;股东增资或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会给股东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和股权稀释问题,在实践中比较难得到股东的支持和响应。而且,这种补充通常是一次性的,难以对银行发展形成长期的推动。相比较而言,在资本市场挂牌融资是比较好的资本补充方式,不仅可以筹集更大数量的资金,也能为银行建立起再融资的渠道,以适应银行长期发展的需要。


  在各种融资方式中,公开上市对银行自身条件要求较高,中小银行往往难以满足,而且,公开上市也还要受制于证券发行方面的政策。在过去几年中,希望公开上市的中小银行很多,但在实践中,由于主板市场几乎不对银行业开放,一些机构不得已作出了次优选择,比如到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新三板门槛较低,能满足其条件的机构相对较多,许多中小银行包括小贷公司希望以此作为融资途径也就不难理解了。

登陆新三板是为了融资?

  然而,登陆新三板后,机构的融资情况似乎并不乐观,比如琼中农信至今还未获得实质性定向融资。对于这一现象,业内研究专家进行了分析。


  就本身定位而言,新三板主要是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当然新三板包容性很强,没有行业及企业规模限定,只要是依法设立并且存续满两年,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公司治理机制健全、股权明晰,并且有主办券商推荐并持续督导的企业,就基本具备了在新三板挂牌的条件。“不过相对而言,货币金融类企业的融资不是新三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最受投资者热捧的行业板块。”但是,除了希望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和帮助,融资可能不是这些机构挂牌新三板的唯一目的,对于挂牌新三板的机构来说,在完善治理结构、增强股份流动性、进行更有效的股权定价、进行资本运作,甚至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面,新三板的资本市场功能都可以得到发挥。事实上,除了普通股融资外,次级债、优先股等也是常用的融资方式,特别是优先股,对中小银行机构的吸引力可能更大,这一融资工具可能很快推出。


  业界专家认为,挂牌新三板,融资可能只是一个方面,中小银行更应致力于深耕新三板,营建一个适合自己的草根生态群。区域性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与新三板是契合的,都是面对草根,从资金提供者到资金需求者,再到资金交易场所,进而再延伸到广泛的上下游及其更深层次,持续拉长、做透,就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巨大的草根生态群落。这个巨大群落,适应了互联网化的趋势,也适应了市场化、资本化的趋势,独具市场价值,不失为一块值得埋头掘金的风水宝地。


  专家分析,成长性是新三板投资的最核心标准,因此挂牌新三板的机构自身要具备较高的成长性。同时,新三板流动性较弱,中小银行机构投资的顺利退出对流动性的要求也更高,反过来会影响到投资者对新三板中小银行机构的投资意愿。此外,挂牌新三板的银行业机构受到A股大行的估值压力等,也会影响到其融资能力。不过,随着未来新三板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的不断完善,比如内部分层机制、竞价交易制度的推出,做市商制度的完善等,相信新三板的估值定价、流动性和融资功能将得以完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小银行的融资能力。


  前不久,安徽省联社的一篇关注新三板、倾注登陆新三板热情的文章在农信系统微信圈内广为传播,这充分反映了农信系统对新三板能够为自身带来改变的期待。


  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通过交易发现价值、实现价值,进而引导社会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新三板主要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小而美”的特征十分明显,新三板其实就是使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从以往的成长后期和成熟期前移到创业前期和成长初期。


  对地方性中小银行来说,新三板或许是一架“诺亚方舟”,可用于自救或重获新生。新三板着力建设的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以融资为主要目的的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资本市场的第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融资,可以减少资本补充的难度。目前,新三板在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机构投资者,加强了与PE和VC机构的对接,这些机构不仅仅能够提供资金,也能提供优质资源和产业链服务,为中小银行业务发展、跨区域经营、公司治理以及战略规划提供服务和帮助。

最大的挑战在于登陆新三板之后

   当然,挂牌新三板也倒逼农信机构对自身进行严格的审视与剖析,从自身规范经营、强化内控出发,强健机体,在主办券商的引领下在新三板的舞台上起舞。登陆新三板、适应新三板的过程,很可能就是农商行、农信社不断重生的过程。这个过程显然充满了挑战和诱惑力。


  登陆新三板,最大的挑战在于登陆之后。新三板确立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制度,要求挂牌公司及其信息披露义务人及时、公平地披露所有对公司股票价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并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尊重市场选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由裁量空间。信息披露充分严格,本质上是市场约束刚性化。农商行、农信社登陆新三板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对自身的严格剖析与纠错,是内功。新三板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完善的资本市场服务,并推动企业实现自身的“基因改造”,不仅仅规范上市机构企业,同时促进其适应资本市场,学会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下持续发展和有效竞争。登陆新三板,对农商行、农信社而言是一场革命,将促进整个经营管理全方位蜕变。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机遇。


  “改革并非易事,短期内恐怕还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市场机制,在现行体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公开上市来优化银行的股权结构、引入更多更有影响力的股东,这对制衡过度干预、形成更加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监管方面应该明确可挂牌或可上市银行的资质标准。对银行而言,筹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且,挂牌或上市之后,股东对回报的要求也会加大银行的经营压力。就这点来看,尽管新三板的门槛很低,但对于银行这种传统行业而言,也不宜采取科技创业企业的标准,银行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主要监管指标状况、发展前景等,仍应符合一定的要求。”曾刚说。(根据媒体报道整理编辑)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