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氏拳内劲之辨

 隐士的书屋 2015-08-07

孙氏拳内劲之辨




何谓孙氏拳之内劲?

在孙禄堂先生的五部拳著中已有明确说明,论之甚详,在此无须赘述。此外关于内劲之体用效果在我的《孙氏武学研究》和《中国武学之道》及本博客前面一些短文中皆有相关事例。以我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四十年来唯有支一峰师兄的拳劲大致接近内劲之用。支一峰师兄言,其劲顶多算摸到点边际。

有人把朱砂掌、铁砂掌、寸劲等列为内劲,此说并不正确,朱砂掌、铁砂掌、寸劲等是否为孙氏拳内劲,要看朱砂掌、铁砂掌在运用时是否需要运气,若是,则非孙氏拳之内劲。若无须运气,能感而遂通,自然如意,无时不然,则皆属于孙氏拳的内劲范畴。至于说打人前胸,使人后背乌青一块,乃寸劲也,并不能由此断定为内劲,是否为内劲并不是按此来划分的。我打人时,偶尔也曾产生过这种效果,此乃所谓“寸了”,碰巧所致。

有人以张烈、李天骥、寿关顺、牛胜先四位先生为例云云,意指他们都没有练出我所例举的孙氏拳的内劲,因此我所例举的孙氏拳内劲的种种效果乃是我童某人胡编乱猜的。好在这四位先生我都亲身接触过,至于他们四位的功夫造诣如何,我不想在这里品评。这四位都是我的朋友,虽然张、李两位师兄已经去世多年,但友情并不会因此而消失。故我对这种指名道姓地在同门友人之间进行比较的做法是很不赞同的,我更不想为了说明什么问题去公开评论同门的友人。至于有人把多年前“武术万维网”拍摄我的一段劈拳视频拿来品评,认为我的功夫不如这四位,暗示我所言、所写统属胡猜,不能算数,其实我早已说明,在他们拍摄前,我对他们讲“我示范一个反面教材”,但不知何故,他们放到网上时将我事先声明的这句话删除了。这就是我这段劈拳视频的原委。当然我没有功夫,即使我现在示范未必不是反面教材。问题是,不管我们这些人的功夫如何,总不能以我们这些后人的能力来篡改孙禄堂先生所言内劲之意。事实上真正深得孙氏拳内劲之意者从来就是凤毛麟角,据我多年考访,当年孙禄堂先生的诸多弟子中能深得孙氏拳内劲之意者不过十余人而已。我认为,孙存周先生晚年说的那句话不是气话,也不是说着玩的。

孙氏拳乃武学绝巅,其途遥遥,万曲千回,而孙禄堂先生的著作以及流传下来的三拳、三剑是到达武学巅峰的路线图,不过如今已经没有了向导,所以需要我们根据这些路线图来重新摸索。我与众多武学研修者一样,只是一个摸索着前行的行路人。我多年来对孙氏拳的介绍与解读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各位参考、批判。但同时我也感到,一些人由于练拳多年,自以为也下了不少功夫,结果他们发现,他们练到的进境与我所介绍的孙氏拳的造诣相差颇远,于是对我所言所写的孙氏拳的造诣甚表质疑,甚至反感。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其实这一现象刚好证明了孙存周先生晚年那句话:“孙家拳让我带进棺材里去了。”

对孙氏拳有不同的解读,有不同的观点,对于今人探究学术是好事。光明正大地谈自己的体会就是了。但不要指名道姓地利用当代孙门传人之间的不同做为自己论事的武器,把对方陷于反驳之则无异于要得罪自己朋友的尴尬境地。这不是研究学问的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