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踪渺无际 逝水遗残影①

 山居子衿 2023-07-31 发布于辽宁

我接触武术已近五十年,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常去北京各公园里转悠,八十年代初开始,因工作关系有机会到全国多个城市、地区走访,四十多年来所遇拳师颇多,所闻前人轶事亦多。今将所闻几位武林前辈的事例摘录几则,以飨同好。

一、孙存周与裘徳元

图片

孙存周先生

上世纪五十年代政府对民间拳师进行管理,登记备案。登记时,当时体委负责这件事的人是李天骥和徐致一,按照规程规定,他们要问登记备案的拳师为什么习武,一般人按照当时的政治风气回答,如为工农兵服务,或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等,唯孙存周先生回答只有两个字:打人!

孙存周先生打人,极轻巧,孙振岱先生形容如提笔插花。孙存周先生技击时,举止从容、风度潇洒、纯任自然,打人时不费分毫之力,瞬间就使人丧失神魂,或玩人于股掌之间,随时可毙其命。凡与孙存周先生接触过的人大体都是这个说法。

孙存周先生去世后,秦正之先生说:孙存周练拳是养气,打人时气定神闲,亦如养气,轻描淡写地就把别人收拾了。他养气功深,慧而不用。要是戒了烟酒,不会这么早就走的。

孙存周先生晚年兴致所在时,只对极亲近的同道,偶露自己功力的十之一、二,如龙形轻功、如两臂如有电使人不能碰等。对此,支一峰先生不仅目睹过而且还亲身体验过。由于孙存周先生打人打得轻巧,有人以为孙存周先生的技击巧妙过人,功力未必深巨,其实孙存周先生不仅巧妙过人,而且功力之深巨,达到了惊世骇俗的程度。由于孙存周先生中年后在技击上远逾时辈,没有对手,故一般人不知孙存周先生功力之深。

有关孙存周先生的技击事例,过去各类刊物有过一些介绍,在此不赘。有一些事迹因某些原因,暂未披露,容以后适时再述。

裘徳元先生是被《国术名人录》收录的清末民初108位国术名家之一,但他行事低调,中年后更很少与武术界往来,然其技击功夫神妙莫测。

如太极拳师郭连荫晚年回到大陆,曾询问裘徳元先生的传人。郭连荫说裘德元先生有隔空制人的能耐。郭连荫认为裘德元先生是他所接触过的武术家中功夫最精深者。

又如,裘徳元先生掌功神奇,有吸力,能吸住三十斤重的铜球走塌掌,更兼身法奇妙,轻功高超,其技击功夫令八卦掌名家李文彪先生自叹不如、佩服不已。

此外,裘徳元先生的推手亦有独到的造诣,与一般的太极拳推手不同。有一年,裘徳元先生来看望孙存周先生,碰巧有位太极拳名家某也在孙存周先生家做客。孙存周先生向那人介绍说:这位是裘先生,功夫好,他是我父亲最好的弟子。裘德元先生连忙摆手:哪里话,我这点东西比存周兄差得远。三个人聊了几句,因裘先生不愿意跟门外武术界人士来往,于是借故要去隔壁看望孙剑云老师,准备离开。这时某提出要跟裘德元先生搭搭手,裘徳元先生推辞说:我不懂打手。某说:连存周都说您的功夫好,您就别推辞了。裘徳元先生见孙存周先生也不为自己打圆场,无奈之下,只好与某搭手,触之刹那,某双脚离地半尺余,身体停在空中片刻,随之裘徳元先生将某放下。某惊愕的目瞪口呆,要求再试一次,裘徳元先生于似挨未挨之际令某双脚离地,这次约一尺余,裘徳元先生将某放下。某对裘徳元先生说:您这是什么功夫?我感觉自己在您手里象个风筝,心肝肺还在您的手里拿着。裘徳元先生:您真会拿我说笑,您是有意配合我做这个小游戏。某走后,裘徳元先生对孙存周先生说:你怎么非要逗他跟我搭手?孙存周先生说:最近有人散布说我爸爸只教儿子,不教徒弟。所以我得让你这个做徒弟的显示一下功夫。

裘徳元先生早年供职于大清北洋侦探局,为其中杰出者,在金警钟的《国术名人录》中曾有描写。裘徳元先生因此得罪江湖黑道甚深,多次经历以寡敌众的恶战。因此退休后尽量不得罪任何人,然养气功深,其技击造诣实非一般人可比。裘徳元先生于孙氏三拳兼修,以孙氏八卦拳为主。一生低调、隐行。然孙门外的武术家偶有与他接触者,皆惊叹其武功绝高,视为天人。裘徳元先生隐居乡野,享年九十余岁。

二、齐公博与孙振川、孙振岱

拳练得怎么样,尤其是养气功夫如何,往那一站,就能表露无遗。我以前讲过,在孙禄堂先生晚年与完县国术社学员的合影中,一看便知,在这张照片里的孙禄堂先生的诸弟子、学生中,齐公博先生的功夫最高,他那一站,内外清虚之象澄明,一轴贯通天地。作为无极式,这是很好的一个示范。

陈杨武吴各家太极拳,陈武两家有无极式,但其形式与孙氏无极式不同,陈武两家无极式的中轴未臻活步的临界点。由陈武两家太极拳无极式的形式可知,其对活步的根基没有建立起来。而杨吴两家太极拳则没有无极式,在心法上已失虚无之意的根基。然其悟性高者,如李雅轩,在修习杨氏太极拳十多年后,偶悟混沌无极之妙,但未能深入,因为杨式太极拳对此理法不完备,因此直到李雅轩研习太极拳四十年后才于实践中悟得混沌无极之妙用,李雅轩认为这是太极拳最有效之劲。对此李氏感慨不已。由此可知,无极式对研习太极拳具有最根本的指导意义。

话说当年姜容樵先生因拜在李景林先生门下,故在其文章中对杨氏太极拳极为推崇。一次在上海某拳社,某太极拳名家与人推手,屡屡得手,颇有兴致。让姜容樵先生在一旁赞叹不已。时靳云亭先生邀请齐公博先生前来参观,靳云亭先生数次鼓动齐公博先生上去一试,皆遭齐公博先生婉拒。某看到这一幕,又见齐公博先生生的瘦小枯干,便主动招呼齐公博先生上来,此时齐公博先生已经没有退路,只好上场一试。齐公博先生上场与某一搭手,只见齐公博先生两手缓缓一送,某即踉跄后退,再试亦然。某当即脸色就有点不好看,说:你的功力不小,劲真大。言外之意,齐公博先生靠本力赢人不算真本事。齐公博先生答道:我要用劲就不是这个了。于是两人再次搭手,这次未见齐公博先生有丝毫动作,搭手瞬间,某一个跟头摔了出去,未能起身,经人扶起后,脸色灰白。齐公博先生说:这是我的劲。

这时在一旁观看的黄柏年先生拍拍姜容樵先生的肩膀说:还是形意拳厉害,不过这个劲一般人练不出来。事后,靳云亭先生对齐公博先生讲:你老兄真行,你这个劲胜过了尚先生(指尚云祥先生)

后来齐公博先生随师回京,尚云祥先生闻讯后,特来验证齐公博先生的功夫,谓之:真是活电瓶,简直碰不得。

有一次齐公博先生蹲在场院里吃饭,有人悄悄至齐公博先生的后面,突然从后面欲搂抱齐公博先生,欲将其弄倒,结果手去人空,那人自己仰面倒地,此时齐公博先生已站在一丈开外,回头看着那人,继续吃饭。由此可见,齐公博先生的功夫达到不闻不见、感而遂通的程度。

当年一些前来想摸齐公博先生底的人,当亲眼看到齐公博先生的功夫,无不惊服,便打消了比试之心。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齐公博先生认为是孙禄堂先生让他在拳术上经历三步功夫,迈上三大台阶。第一次是孙禄堂先生在家乡时期,花了五年时间亲手教授他三体式及形意拳和八卦拳。第二次是他跟孙禄堂先生去山西,每日听孙禄堂先生给别人讲拳,他自己则下场子里交流、实验,获益甚多。第三次则是他跟随孙禄堂先生南下讲学,经常得到孙禄堂先生亲自指导,加上与各派拳师广泛交流。终得武艺明暗化之全功。

除此之外,杨世垣先生说:齐公博先生有慧根,有至诚之心。在这点上,非一般人可及。

孙存周先生之超逸、裘德元先生之大隐、齐公博先生之拙朴皆高行于世。三位前辈逸、隐、朴性情各异,境界高古恬淡则一。正所谓醉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菜根谭》

孙存周、裘德元、齐公博等前辈在技击上都达到了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境界,即于不闻不见之中能感而遂通因敌制敌的至诚之境。

有人诘曰:孙存周先生曾在台球室被其盟兄弄伤左眼,如何说他达到了于不闻不见之中能感而遂通的至诚之境?

答:孙存周先生伤眼是在1924年,那年他31岁,在此之后,孙存周先生闭门苦修,使其技击达到了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境界,所谓于不闻不见之中能感而遂通因敌制敌的至诚之境。相关事例颇多,都是发生在1928年之后。1935年《近世拳师谱》记载孙存周先生的武艺绝尘时下,此非虚言,说明这时孙存周先生的技击功夫在中华武林中已独领风骚。

根据《拳意述真》,在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老前辈中,除了孙禄堂先生自己达到了这个境界外,其他拳师中只有董海川、李能然、杨露禅、武禹襄四位达到了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境界,但是在《拳意述真》中对杨露禅、武禹襄二位并无与此境界任何相关的实迹记载。故对此说存疑。然而在孙氏拳第二代中有一批人都达到了这个境界,这正是武学进步的使然。

在孙氏拳出现前的形意、八卦中是没有无极、太极之学的,在其他各家太极拳中对于这二学亦不完备,可以说各家拳学在其基础立意上就没有达到孙氏拳的高度,因此其培养出来的成就自然达不到孙氏拳的高度。所以,学理是第一性的。

有人问:既然孙禄堂先生之前的拳学没有达到孙氏拳的高度,那么孙禄堂先生是如何达到这个高度的?

答:这个问题如同问,既然佛学是高于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学问,那么释迦牟尼是怎么成佛的?

按照某些佛教的说法,自释迦牟尼成佛以来,至今还未产生第二个佛。下一个佛——弥勒佛要许多年以后才会在婆娑世界出现。用佛教的这种说法来比喻孙禄堂先生及孙氏武学颇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孙禄堂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也是一位具有极高慧根的天才,只是以武学来呈现。

孙禄堂先生的成就是慧根、天赋、时遇、努力、学识、修养偶合于一身的结果,这是数百年难得一遇的武学天才碰上了武学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是天才与历史偶合于一的机缘。

孙禄堂先生独臻技击领域的巅峰,带出了一批达到技击领域高峰的大师,从学者人才辈出,卓然于时,当年《大公报》记载孙氏拳论令海内精技艺者皆望风倾倒。这看似偶然的成就,实际上有诸多机缘在内。

但一个人要想取得登峰造极的成就,在慧根、天赋、时遇、努力、学识、修养等方面,哪里差一点都不行。

如孙振川先生,武学天赋甚高,人言有八步凌空之能,周身如有电网,身法奇快使人目不暇接。孙剑云老师说,孙振川先生在八卦拳上的天赋不在她二哥孙存周先生之下。有关孙振川先生的事迹过去文章有过一点介绍。当年擂台技击健将曹晏海认为,在孙振川面前一般人包括曹晏海自己根本没有出手的机会。曾从学于孙振川先生的张兆麒先生讲:有一天晚上我在院子里练拳,院子里十分安静,忽地一下,感觉全身一麻,平地里突然一股势浪扑来,心中惊恐万分,感觉就是完了,当我定下神来后,看院子里并无人,这时有人在房檐上招呼我,一看是孙振川先生坐在房檐上。这大概就是八卦拳的劲势,是八卦拳练到上乘功夫才有的一种劲势。虽然没有碰你,从你身边一过,你就感觉不行了。离开孙振川先生后,这么多年,再也没碰到有这种功夫的人。

就是这样一位技击大家,晚年因吸上了大烟,终未能在武学上更进一步以造其极。

图片

                                              孙振岱先生

再如孙振岱先生,技击功夫也达到了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程度,与人较技,稳操左券。五十岁后技艺通神。然抗战爆发,无法潜心修武。日军占领定兴时,有一次孙振岱先生在街上行走赶路,有日军两组巡逻队相向而行,突然四把刺刀从四个方向同时刺向孙振岱先生,结果全部刺空,再看时,孙振岱先生已在数丈之外,仍继续走路,头也没回,日军视为神人,同时立正向孙振岱先生背后的身影行礼。而孙振岱先生如同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徜徉而去。

孙振岱先生武艺虽高,但时运多舛,抗战胜利后三年,当地政府以还乡团的名义将孙振岱先生逮捕入狱,不久孙振岱先生施展轻功越狱,但在巨大压力下无法藏身,不得不再次入狱。此后受尽折磨。一代技击大高手没有在武学上进一步潜心研修的时运,终未能尽志,以造其极。

三、掌功

实战技击练就的是一击必杀技,其中掌功为内容之一。练习掌功的方法很多,大多是内外兼修,有的以外练为主、内练为辅,也有的内练为主、外练为辅,如铁砂掌、朱砂掌等。更有纯以内修的,如孙氏拳前辈中很多人都是纯于内修练成掌功。孙禄堂先生在江苏国术馆示范明劲时,让学员将一整块青砖竖着放在桌子上,孙禄堂先生信手一挥,青砖的上半部粉碎,下半部纹丝未动,仍立在桌子上的原位。这样的功夫让人匪夷所思。孙禄堂先生的弟子中也有一些人掌功惊人,如早期的裘徳元、曹秃领、张洛瑞等,后期的顾汝章、马承智等。不过顾、马两位的掌功是在拜入孙门前就已经打下功底的。

裘徳元先生的掌功以前介绍过,是由练习孙氏形意拳、孙氏八卦拳而来,特点是具有强大吸力,即使不接触对手,亦能控彼于丈外。这种功夫似超出生理,不知如何解释。

曹秃领的掌功特点是,能用手背掸碎三寸多厚的石碑。此种功夫也是孙氏拳养气功深的结果。

另有张洛瑞,人称张铁掌,其掌功的寸劲威力巨大。张洛瑞先生用掌在青砖墙上一抵,所触之处的青砖把墙的另一侧的青砖顶出,掉落地面上。

张洛瑞先生曾随孙禄堂先生去东北,任徐世昌总督府护卫,一般不与外界武林接触。偶露掌功,技惊四座。有人将他与李文彪先生搞混,因二人皆掌功赫人。

关于顾汝章先生的掌功,不用多说,四海闻名,迄今为止,练铁砂掌者无人能追其迹。将十五块青砖叠落在一起,用掌一按,最上和最下的两块砖完好无损,中间十三块青砖全碎。

马承智先生用掌切鹅卵石,如切豆腐。今人能及之者不多见。

尤其是裘、曹、张、顾四位都身材瘦小,毫无赳赳武夫之气。看今日一些表演掌功开石者,开始前,先凝神调息。而裘、曹、张三先生运掌自如,其掌功抬手就有,无须凝神调息,故适用于实战。关于顾、马二位先生运用掌功的情况,所见者及其弟子们未谈及他们用掌功前是否凝神调息,具体情况不详。

中国武艺中关于掌功属一大类,据我所知,有二三十种之多,各种掌功的练法不同,各有特点。仅铁砂掌,其练法就有很多种。有人练铁砂掌,练得手掌有厚厚的茧子,甚至手掌变形。也有人练铁砂掌,手掌不起茧子,更不会变形,与常人的手掌无异,然功力不减。

据云练铁砂掌有三个关键,一是练法,二是洗手的药物,三是自身的修养。三者缺一,练不成或练不到家。练法就不用说了,相关的介绍很多。洗手的药物,很难配齐,比如说犀角,现在很难搞到。即使容易搞到的药,产地不同,药性大打折扣。如菀子,不同产地,效果大不同。把药物配齐,还要学会制作,要掌握制作药物的工艺,制造的工艺不纯熟,同样药效也要大打折扣。所以,实际格斗的技击功夫现在很多都已经失传。

中国实战格斗的功夫技艺在孙禄堂先生那里达到了其巅峰,此后因时代环境发生巨变,一代不如一代是必然的,这种技艺早已不属于现在这个时代。尤其现代擂台竞技发展出来的一些技击技术,在擂台竞技的规则下是先进的,在实战格斗中,并不是最有效的。擂台竞技是商业运作,需要好看,且合乎现代体育精神,安全性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实战格斗,并不需要好看,更以一击必杀为目的。所以,练的东西二者虽然部分有些关联,但在指导思想上是不一样的技能。

四、拿法

巴西柔术高手温顿(Fabricio Werdum)在当今笼斗界声震遐迩,其地面锁绞技术尤为出色。殊不知,这种运用关节技的技击技术在中国传统武术中始终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内容,这就是拿法。中国传统武术对缠拿锁绞的技击技术亦有很深的研究。迷踪拳也称燕青拳大师孙通就擅长此技,名为卸骨,其后沧州陈善、陈广智父子得其传,亦以此技成名。此外,岳氏连拳、鹰爪翻子也是以拿法称著。

八卦拳亦擅长拿法,其艺之精不仅不在迷踪拳、岳氏连拳、鹰爪翻子、陈氏太极拳等艺之下,或更上之,内藏72把擒拿,名为72手,实际有300余手之多。由董海川先生传出,经程廷华先生传至孙禄堂先生,后由孙禄堂先生将此为之一变,将此法融于内劲中,于走化中拿打点闭一体,使之翻陈出新,因敌成体,神乎其艺。

缠拿锁绞、摘筋卸骨,实战时遇大力者,主动运用此类技艺并不容易见效。顺力用之合于内劲最妙,实战时屡屡见效。

如金一明与陈宝璩切磋,陈宝璩既擅长拿法,又擅长太极拳,然不及金一明擅长于顺化中捉筋拿脉、劲力灵敏更为高妙,令陈宝璩叹服不已。

又如肖德昌先生,在贴身缠拿中能突起崩弹之力,其劲直攻对手内脏,其用也是在顺其力中得机得势,基础是周身关节圆活自如。肖德昌先生身体各处皆让人无法拿住,包括后颈,故人称怪蟒。肖德昌先生曾在浙江警官学校示范破解擒拿术,让两位擅长擒拿的教官将自己锁扭在地,突然一跃而起,将两人发出丈外。后因故北上,力辞校方的聘用。肖德昌先生所擅长的破解缠拿锁绞的技艺,是在如今的笼斗中尚未看到的功夫。

孙剑云老师说:站着打,力从足起。倒下了,滚在地上,身上各处都能起到足的作用,身上的劲就算练通了。以前我的那些老师兄整天在一起摸爬滚打,倒下了都不算完。

还有秦正之先生,也是一名卸骨匠,能在散手中,一个顺化,就把对手的肩卸下来。

此外,郑怀贤先生对拿法亦有研究。对于郑怀贤先生的擒拿,张文广先生很推崇。当代著名武术教练吴彬先生从北京体院武术专业毕业后,张文广先生特意嘱咐他有机会去成都要向郑怀贤先生学习擒拿。解放后郑怀贤先生从相反的方向进行研究,发展出运动骨伤科这门学术。把伤人术变为治病救人的医术。郑怀贤先生也认为,拿法以顺力为妙,强用拿法对付一般人尚可,若对付懂擒拿者或力大者一般难以奏效。

当代笼斗的规则成全了柔术的地面技术,实际格斗中,缠拿锁绞的地面技术发挥不了在当代笼斗中这么大的作用,因为戳眼、掐喉、嘴咬、膝跪、击后脑等皆可破解之,更不用说以内劲攻击内脏这种高级的功夫。

中国武艺,踢打摔拿,技艺已成体系的各派拳法,皆有拿法。只因1949年后,武术的发展路线由技击变为健身,方向变了,造成很多技艺失传。如今随着MMA的开展,以及相关的UFCM-1ONE FCPRIDE FCBellator等各种赛事的蓬勃兴起,需要对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拿法进行深度的总结和提炼,发挥其在这类赛事中的作用。

以当代各派太极拳而论,在拿法的具体技法上传承做的最好的大概是陈氏太极拳,拿法已是当今陈氏太极拳一大特色。这个贡献主要应该记在陈发科、陈照奎父子身上。因此如今陈氏太极拳传人中能传其艺者颇多。杨、武、吴三家的拿法是以听劲为基础拿对手的劲路或重心,其法已不见缠拿锁绞等具体技法的彰显。三家之用皆以倒地为终止,故不见三家有地面格斗之技术。

金一明先生乃近代著名拳家,曾著有《孙氏太极拳与擒拿》一书,为其实修的心得。然金一明先生1966年就去世了,未知其传人有谁及继承了多少。

孙剑云老师讲过孙氏太极拳中有点、闭、断、卸等拿法,并谈过孙禄堂先生及其弟子们的一些相关事例。其拿法有拿劲路、拿关节、拿筋脉、拿气血、拿神意等。孙氏太极拳是以神气为统领,以拿神意为旨,以拿气血、筋脉、关节、劲路等为法,一以贯之,纯以神行,其艺超群绝伦,独步武林。传至我辈,以肖德昌、牟八爷、驼五爷等人的相关事迹颇多,篇幅所限,在此不述。惜未闻肖德昌、牟八爷、驼五爷有何传人。

现今我辈中人多不知在孙氏太极拳中拿法为何,更不知如何以神气拿对方的意气、劲路及重心了。

五、点打

这里的点打不是指点穴,而是一种运用手指、脚趾等梢节端点的因势巧打。昔日某位著名武术家,于形意、八卦、太极皆从名师门下,在上海武术界名声赫赫,晚年时认为自己的功夫与老前辈们相比差得太远,感叹到:真不知道老一辈的拳是怎么练出来的。现在某的徒弟们大多都已经七八十岁,他们认为在功夫上远不如他们的这位老师。

某与李玉琳先生是老乡,且是平辈,并且都在天津中华武士会得到过李存义先生的教授。后来,某见孙禄堂先生在武术界乃至在社会上的影响极大,一些民国军政要员都对孙禄堂先生持弟子礼,但没有见过孙禄堂先生展示实战技击的功夫,因此就问李玉琳先生:孙师伯的名位真高,练拳的找不到第二个了,他与人动手的功夫也有这么高吗?李玉琳先生对某说:我老师就在那边,你去试试不就知道啦。于是某走到孙禄堂先生那里佯问:孙师伯您说这劈拳真打起来怎么用啊?某一边说一边已准备好了应对,孙禄堂先生一边捋着自己的胡子,一边说:看好了,就这么用。说完,一手朝某的面门劈去,某想闪避,但是已经躲不开了,只得起手硬接,不想,孙禄堂先生用手指一点其手臂,某一个嘴啃泥朝地面摔去,在某的脸将及地面时,孙禄堂先生用两个手指又把某提了起来。某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脸色灰白,魂飞胆丧,上下嘴唇哆嗦不止。事后某对人说:平生第一次尝到这种劲,把魂都打没了。李玉琳先生对某说:我老师要是真打你,你就不是现在这样了。我老师那一下可是收着劲呢。此事李天骥师兄和李德印先生都曾讲起过。

今天,总有人自称要培养再现孙禄堂先生功夫的人,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据《近今北方健者传》、《江湖异人传》、《世界日报》、《国术统一月刊》、《国术声》、《近世拳师谱》等诸多史料记载:孙禄堂先生的实战技击功夫独步天下,于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拳三家集之大成,艺臻武学绝顶,其造诣不仅登峰造极,而且已超越了技击的层面,制人于无形、无兆,早已没有了对手。所以偶而与人动手,都带有示范的意味,无须拿出真功夫。换言之是在教对方,因此每次都是点到为止,轻取对手。所以姜容樵先生在其《当代武侠奇人传》(又名《近五十年国术家掌故》)中记载:孙禄堂先生被公推为斌字辈之魁首,其技击功夫之高更是当时武林的盖世英豪。因此这种至高的成就,不是后人仅凭借着努力就能达到的。

前面已讲:孙禄堂先生的成就是慧根、天赋、时遇、努力、学识、修养偶合于一身的结果,这是数百年难得一遇的武学天才碰上了武学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是天才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偶合于一的机缘。所以,某晚年的感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必然的无奈。

其实,不要说前辈们那样超神入化的功夫,就是支一峰师兄这种很朴实的功夫——用手指轻敲一下对方的手臂,让人痛入骨髓直击心脏的功夫,几十年来我也没有遇到第二个。现在所谓练的功夫好的,不过就是一拳把人击昏、击倒、打吐了血等(不包括击打头部)。有这样功夫的人很多,实在算不上什么。我自己近来练拳少,如果恢复一段时间训练,达到这个水平也不难。但要想得到支一峰师兄那个劲,不是仅仅靠着下番功夫就能练出来的。就算象我这种知道一点关窍的人,即使下番功夫,能不能练出来都是问题。因为老师不在了,这里有神气运行中需要老师时刻纠偏的一些细节问题。这些问题是因人而异的,必须老师在身边看着。所以,孙剑云老师常说练习孙氏拳三年之内不可一日无师。

练习技击从力上求,安全,但要向高深处进步,总要走到神气的层面,这时步步都是险途,没有明师指点是不行的。之所以说孙禄堂先生的几位弟子的那种上乘的技击功夫如今已经无法复制,就是因为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明师了。

其实就是从力上求,能打出一定程度的整劲来也是不错的,只是不要因此就自以为是的说自己能够再现前辈们的功夫了。如果那样说,就太离谱了。

本文最后,关于神意气力之间的关系,让我们重温1929年孙振岱先生的一篇文章(一说是孙存周先生的文章):

人有恒言辄曰:气力,有力无气,死力也。极其所能,负重而已。而以气行力,气之所至,即力之所至,如气球然。未有气已泄,而球能上跃者。人亦尤是也,气馁则志败,气盈则力胜。
 
子舆氏曰:持其志,毋暴其气,胥是道也。迨真气弥满,所养即充,而后注意于神。以气行力,则力不可测。以神行气,则境臻于化。儒者曰:大而化之谓之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可知神为莫大之功用。然而,非易筋转气之后不能遂臻此境也。

注:

①这是2015年笔者发表在自己新浪博客上的一篇文章,因新浪博客关闭,有拳友想查阅该文,于是将该文略作修改,重发在这个公众号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