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其昌 其实是个流氓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5-06-18 16:28:01)转载▼

 昵称10853521 2015-08-08

董其昌 其实是个流氓

  (2015-06-18 16:28:01)
张楠 北青艺评 

董其昌 <wbr>其实是个流氓

 

看到故宫武英殿内正在展出的董其昌的两幅字画,由此想到人品与画品的一些典故。中国古代画家常以梅兰竹菊象征品格,以山水清音道出诀俗超逸的遁世理想,书画亦为“心画”。民国初年北京画坛领袖陈师曾评价:“文人画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潘天寿也说,“品格高,落墨自超。此乃天授,不可强成。品格不高,落墨无法。人格方正,画品亦高。”

太极高手 进退得宜

元初赵孟頫是罕有的山水、人物、花鸟、竹石诸体兼擅的文人画家,书法更是让乾隆如痴如醉,却因身为赵宋皇裔入仕元朝被一票否决,背负了几百年骂名。宋代书法大家素有“苏黄米蔡”之说,后世却为其中的“蔡”是蔡襄还是蔡京争论不休。蔡襄是北宋初年人,早于苏轼、黄庭坚,而蔡京是北宋末徽宗朝的高官。依古人注重年齿的惯例,不会把前辈排在后生的后面,所以应该是蔡京。后来为什么变成蔡襄,原因众所周知。

但把画品和人品画等号的秩序,实在不乏严重的品格分裂者,比如明末董其昌。他的所作所为令我们对文人冲和温润形象的想象瞬间毁灭。

“今日生前画靠官,他日身后官靠画”,轻巧点出了董其昌凭权力成为画坛巨擘,又借书画交结政治盟友的高超手段。他善于打太极,对于人事极其精明,在仕途生涯中三进三退,腾挪闪跃,既在仕宦阶层中营造了谦逊超迈的形象,又攀上了世俗权势的巅峰。

董其昌出身于松江望族,但幼时家寒。十七岁时靠他人资助通过府试成为秀才,直到三十五岁(1589年)才考中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充皇长子(即后来明光宗朱常洛)讲官。但一年之后,他就奉旨以编修养病,“家食二十余年”。其时,正值明朝历史上长达十余年的“国本之争”,其间还发生了著名的 “妖书案”、“楚太子狱”,朝廷内部为册立太子一事党争不休,风云诡谲。

董其昌借口养病,实则是拿着俸禄保留编制,悄悄避开风暴中心。直到光宗继位,董以帝师身份回到朝廷,授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修《神宗实录》。但光宗执政一个月就驾崩,继任的熹宗天启朝,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把持朝政,天启五年,董其昌被任命为南京礼部尚书,在任一年后即退隐“家居八载”。

董其昌 <wbr>其实是个流氓
董其昌画:赠稼轩山水图 

两头下注 永不失意

崇祯五年,魏忠贤已死,政局趋向清明,七十七岁的董其昌第三次出仕。次年,温体仁将周延儒排挤出内阁,在魏忠贤余孽的鼓动下掀起党争,排斥东林。崇祯七年董其昌又请求退归乡里。

从三十五岁走上仕途到八十岁告老还乡,为官十八年归隐二十七年。与家乡松江的先贤陆机崇奉“士为知己者死”相比,董其昌把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用得出神入化。他以科举入仕进入精英阶层,既结交东林派、公安派,又与反东林党人惺惺相惜,其谥号“文敏”就来自于阮大铖。

《枣林杂俎》曾载“华亭董玄宰宗伯,坐部堂上,朝鲜贡使谓为异人。夏给事子晹,使琉球归,求董书,贻其来使。”这大概就是明史所示的他“名闻外国”,不借助官职权势,恐怕做不到。在归隐乡间的几十年里,他并不失意,反而因为前阁老身份,求鉴定、买书画者纷至沓来,润笔贽礼数目可观,坊间甚至传闻其拥有良田万顷、游船百艘、华屋数百间。

但在民间,他却声名狼藉,《民抄董宦事实》中有段讨伐檄文:“其字非颠米(米芾),画非痴黄(黄公望),文章非司马宗门,翰非欧阳班辈,何得侥小人之幸,以滥门名。并数其险如卢杞,富如元载,淫奢如董卓,举动豪横如盗跖流风,又乌得窃君子之声以文巨恶。呜呼!无罪而杀士,已应进诸四夷,戍首而伏诛,尚须枭其三孽。……”措辞激烈、杀气横溢,最终导致了一场民众自发的倒董事件。

主横仆悍 引发“动乱”

导火索是万历四十三年的“争使女”纠纷,松江府学生员陆兆芳家的使女绿英欲改换门庭,投靠董其昌的家仆陈明,但探母未回,陈明就率众打毁陆兆芳家资,将女抢去,引起陆董两家矛盾,后经乡绅从中斡旋而告结束,陆兆芳忍辱休兵。但是“街坊传闻共忿”,或称六十一岁的董其昌相中绿英,欲娶为妾;或称董其昌的二儿子董祖常见色起淫心,诱淫绿英。此事实际是在明末江南地区常常出现的“奴变”,由奴仆背主投靠别家,引起主家间争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说书艺人钱二以《黑白传》影射董陆之争,第一回目即名为“白公子夜打陆家庄,黑秀才大闹龙门里”。陆兆芳肤色黝黑,人呼“陆黑”;董其昌号思白,次子董祖常人呼“小白”,还有董的居所邻近“龙门寺”。董其昌异常震怒,认为是诸生范昶所写,逼他去城隍庙自证清白,不料范昶突然暴毙。范家也是官宦人家,范母曾被朝廷封赠宜人,范妻龚氏还是董祖常的姨母,于是范家婆媳携三个女仆上门讨要说法。但据涉抄董宦案生员的“辩冤状”的描述,“其昌父子不思自反,辄肆恣陵,毁桥于河,闭门毒打;将州守公之命妻(指范母)推委于沟壑;将给谏公之孙女(指范妻,与董其昌妻为姊妹)裂去其缞裳(丧服);惨辱随从之妇女,更不可言状,大都剥裤捣阴。” 令人震惊的“剥裤捣阴”行径,引起人神共愤。

范昶之子范启宋是府学生员,这一事件引起了松江、华亭、上海、青浦和金山五学生员的义愤,诸生聚在明伦堂声讨,也助推了舆论,导致民众包围了董府。慌乱之中,董家召集打行保护宅邸,但打手们向周围的民众投掷砖瓦、泼洒便溺,更激起怒火。恶少王皮、曹辰趁机发难,先率众拆毁了陈明的住宅,后又焚毁了董祖常、董祖源的府邸。

事件究竟是“民抄董宦”还是“士抄董宦”?但不论责任主体是谁,这一事件在封建时代都是绝无仅有的,也是后世讨论董氏人品时的最大污点。但我们翻阅《明史》对这场风波的记载,则是“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将之轻描淡写为性妒之人为泄私欲而煽动的打砸抢行动,并以“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描绘这位书画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