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乌梅丸临床运用举隅之呕吐案

 真心人8 2015-08-09


中医之路,万里云天万里路,只有坚定信念,不畏艰辛,总有一天能看到晴空万里,同样,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在名医的摇篮当中看到中医的万里晴空

——邓铁涛

呕吐案
xx,女,62岁,2013911日初诊。

初诊情况:呕吐反复发作1年余,曾四处求治,叠进诸药,时作时止,疗效平平,缠绵至今。现症:呕吐不拘时,有时饮食即吐,夹有痰涎,伴见脘腹胀满,冷气走串,体倦乏力,表情呆滞,不欲言谈,畏寒肢冷,口舌干燥,心烦不寐,大便溏泻,日2-3行,舌淡胖苔白微黄,脉细弦。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均基本正常。

【辩证立法】

中医诊断:呕吐

厥阴太阴合病

立法:温阳泄热、降逆化痰、和中止呕



处方

乌梅 30g 细辛6g桂枝6g黄连6g黄柏10g当归10g人参10g 川椒6g炮姜6g附片6g吴萸6g生姜3g大枣10g


二诊:2013年9月18日

患者肠疗后次日呕吐即减,5日后呕吐停止,饮食增加,脘腹胀舒,矢气频作,大便渐成形,日行1-2次,舌淡胖,苔转薄,脉弦缓。

效不更方,继守前方14剂,每日口服、肠疗各1剂。

三诊:2013年9月25日

患者呕吐未再发作,饮食倍增,神情喜悦,兴奋溢表,谈吐清亮,脘腹柔和,睡眼安闲,舌淡苔薄脉和缓有力。

停肠疗,继守前方14剂,口服日1剂,患者未再复发,遂告痊愈,随访至今,呕吐未作,生活愉快,其乐融融。


【按语】呕吐是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临床辨证以虚实为纲,实证多见于外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痰饮内阻,虚证多见于脾胃气虚,脾胃阳虚,胃阴不足等。本病案久病呕吐属正虚,脉证合参属厥阴太阴合病,上热下寒,上实下虚,阴乘阳位,寒热格拒,饮食即吐,运用乌梅丸另辟蹊径,予以肠疗,上病下取,切中病机,顽病顿瘥。


【编辑:武婧。作者 :武婧,版权由原作者所有,天医堂校编发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