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与黑夜相识的一个

 真友书屋 2015-08-09

与黑夜相识


我曾是与黑夜相识的一个。

我在雨中出门——且在雨中归返。

我走出过城市最遥远的灯火,


我俯视过城市最忧伤的小巷;

身旁路过那巡更的守夜人,

我低垂双眼,无心细想。


我默然呆立,停下脚步声,

当遥远的呼喊来自另一条街,

断续不清,越过屋顶。


但那并非将我召回或是道别;

更远处,在那超凡的高处,

噢,发光的钟悬于天界,


它宣告那时辰既无对,亦无错。

我曾是与黑夜相识的一个。


作者 / [美国] 罗伯特·弗罗斯特

翻译 / 照朗

校正 / 金雯



Acquainted with the Night


I have been one acquainted with the night.

I have walked out in rain -- and back in rain.

I have outwalked the furthest city light.


I have looked down the saddest city lane.

I have passed by the watchman on his beat

And dropped my eyes, unwilling to explain.


I have stood still and stopped the sound of feet

When far away an interrupted cry

Came over houses from another street,


But not to call me back or say good-bye;

And further still at an unearthly height,

O luminary clock against the sky


Proclaimed the time was neither wrong nor right.

I have been one acquainted with the night.


Robert Frost





南京东路是上海最为繁华的步行街,西起人民广场,东至外滩。半夜1点,它准时露出繁华散尽的模样,保安已经下班,环卫工人快要完成了清洁,流浪汉们便剩在了这里,睡在石料长凳上或者商城紧闭的门前。我路过他们,便想起来这首诗。

在今年出版的罗伯特·弗罗斯特诗集《林间空地》里,翻译家杨铁军提到,他的初稿中把这首诗的第一句译为,“我曾是一个领教了黑夜的人”,我觉得这也是个蛮精彩的译法。不过在最终定稿时,他还是选择了“我曾是一个熟悉黑夜的人”。

认识、了解、熟悉,对于夜晚,弗罗斯特的确花了很多的时间,他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对于天文学的兴趣,在许多的作品里也多次涉及星座星体。

这首描写城市黑夜的诗里,他提到的那口悬在天空,“发光的钟”,更像是一个神秘物体,多半是从月亮而来,也可能完全不是任何已知的星体。但这口“发光的钟”宣告了时间的失效,或者,他的意思是,只有见识了黑夜的神秘性,进入到一个非正非误的“那一刻”,才算是认识了黑夜。

读诗都是猜测,法国人达恩·弗兰克的《巴黎的放荡:一代风流才子的盛会》里,倒是实载了一个诗人魏尔伦的小故事。晚年魏尔伦潦倒不堪,形同流浪,一日在城里遇见了小说家纪德,于是向其索酒,纪德问魏尔伦住在哪里,诗人答说:“我不在哪儿住,我向黑夜投宿。”

魏尔伦,和那些睡在南京东路的人,不仅是认识了黑夜,更是与其相知相熟了吧。

此外,南京东路上的确有一口发光的钟,由一个品牌赞助,大致位于南京东路与湖北路交叉口,其运行十分正确。

荐诗 / 范致行

2015/08/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