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方讲坛历史演讲季: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社会科学网

 伯涵他爹 2015-08-10

主持:上海广播电视台《道·理》《新闻夜线》主持人林牧茵

  正面战场与敌后游击战场

  两个战场互相呼应,成为亚洲大陆打败日本的主战场。

  当时抗战有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一个是敌后的游击战场。苏教授在讲座中提出,这两个战场互相呼应,不是说1+1=2,而是1+1>2,成为亚洲大陆打败日本的主要战场。

  国民政府领导的正规军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有一个比较学术的统计,有22次会战。苏教授介绍了发生在1937年发生在上海的八一三淞沪抗日战争,尽管我方最终失利退出上海,但战争坚持了3个月,使得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破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场是抗日的另一主战场。中国共产党最早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抗日游击队等,逐步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以平型关大捷为例,八路军115师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

  演讲中,苏教授驳斥了有些人“夸大正面战场的作用,贬低中国共产党和游击战场”的错误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的八年抗战,既坚持了游击战争,又推动建立各种形式的抗日统一战线,最终主导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