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谊《过秦论》备课资料

 江山携手 2015-08-11


                                                 贾谊与长沙

    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后经举荐(两汉人才选拔以征辟推举制为主),被汉文帝召为最年少的博士,因善议对,迁为太中大夫。后来,文帝欲升任其为公卿,贾谊这种“直升飞机式的升迁”,遭到权臣周勃、灌婴等人的妒嫉,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汉文帝七年(前173年),文帝召贾谊回洛阳,拜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此时,贾谊写成《治安策》、《论积贮疏》。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认为自己未尽职责,隔岁忧郁而终,年33岁。

    长沙素有“屈贾之乡”之称。屈原晚年长期放逐湖湘,写下《离骚》、《九歌》等伟大诗篇后,终于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自沉的汨罗江,以死实践了“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的誓言。

 

    100年后,历史进入汉代。又一位杰出文学家来到长沙。他就是称为“贾长沙”的贾谊。贾谊,洛阳人,年仅18岁即以“诵诗属文”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即任太中大夫。《过秦论》一出贾谊之手,即成传世佳作,令同居太中大夫的陆贾惊羡不已。贾谊企图革新政治,提出“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等一系列主张,一度受到文帝的赏识,但遭周勃、邓通等权臣的诋毁,诬蔑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终于未受重用。公元前177年,贾谊贬出京城,改任长沙王吴著的太傅(老师)。于是,贾谊在长沙度过了4年时光。

 

    长沙,在当时中原人眼中还是一个多雨潮湿的荒僻之地,而且长沙王太傅这个职位没有处理实际政事的权力。贾谊怀着忧郁之情缓缓南下,当他来到湘江之边,屈原投江自沉的情景不由自主地在脑海浮现。100年前,忠洁不阿的屈原受谗流放该地,如今自己也遭诬陷贬滴长沙,境遇何其相似。贾谊触景生情,感慨万分,写下了汉赋名篇《吊屈原赋》。他书写了同样的两份,一份投入湘江,以祭屈原;一份留传至今,成为各种汉赋选本的首选之篇。

 

    贾谊在赋中对屈原的遭遇表示的深切悼惜,实际上是对自身处境的伤感。两人的经历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贾谊是将自己愤慨不平与屈原的忧愁哀思融汇在一起,以表达世间贤人失意、小人得志这种不公平状况的极大不满。

 

    贾谊任长沙王太傅第三年的一天,有一只鹏鸟(猫头鹰)飞入他的住宅。长沙民间认为猫头鹰是不祥之鸟,它飞到哪家,哪家的主人不久将会死去。贾谊谪居长沙本已郁郁不得志,又凑巧碰上此等不祥之兆,更是触景伤情,悲痛万分,便写下又一汉赋名篇《鹏鸟赋》。此赋借与鹏鸟的问答,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并用老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来自我宽慰。《鹏鸟赋》依据道家关于一切事物都处于对立状态中反复变化的观点,对祸福、死生作了极为通达的评述,企图以此求得自己精神上的解脱。“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凶吉同域。”人们通过这些豁达的辞语,可以感觉到贾谊旷达的精神世界中,其实隐藏着深沉的悲哀。

 

    贾谊任职长沙王太傅期间,虽然心情悲愤,但并没有忘怀对国家政治的关心。据《贾生年表》载,贾谊反对民间铸钱的主张就是在谪居长沙时上书《谏铸钱疏》提出来的。汉初朝廷允许民间铸钱,贾谊极力反对,认为它有三弊:(1)市场上会出现许多假钱;(2)各地所铸的钱会轻重不一,不利流通;(3)铸钱利厚,若吸引大量劳动力投入铸钱,便会影响农业生产。可惜意见未被朝廷采纳。

 

    贾谊在长沙居4年后,汉文帝忽然想念起贾谊,一道圣旨把他召为爱子梁怀王刘胜太傅。又过了4年,梁怀王不慎坠马身亡,贾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死”,年仅33岁,鹏鸟入室带来的恶运凶兆终于成了现实。

 

    贾谊故居在今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太博里,原建有贾太傅祠,历代屡废屡建,吸引许多文人来此凭吊。唐代刘长卿留下了“三年谪宦此牺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的诗句。明代李东阳写有《重修贾太傅祠碑记》,清代袁枚写有《长沙吊贾谊赋》。祠前有井,上敛下大,其状如壶,相传为贾谊所凿,因杜甫流寓长沙时有“长怀贾傅井依然”的诗句。所以称为“长怀井”。井边原有柑树,相传也为贾谊所栽,清末诗人王恺运仿屈原的《橘颂》作有《柑颂》。井边相传还有贾谊用的石床和石盆。清代贾太傅祠成为颇具规模的园林,有治安堂、满湘别墅、大观楼、佩秋亭等建筑,惜毁于1938年的“文夕”大火。今尚存祠屋一间,宅内留有贾谊木雕像一座,“长怀井”保护完好。

贾谊《过秦论》赏读

作者:安鸿军

《过秦论》是贾谊的代表作,是西汉初期的名文,是古典文学中脍炙人口的政论作品之一。《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是批评秦始皇,说他不知道打天下和守天下的方略应有不同;说他能够兼并六国,而最后却亡于陈涉的原因,是“仁义不施”。中篇主要是批评秦二世胡亥,说他上台之后不知道刹车,不知道迅速的拨乱反正,相反地又沿着老皇帝的错误道路走得更远了。下篇主要批评三世子婴,说他在东方已乱的情况下,未能固守关中,徐以待变,其“救败”的方略有错误。三篇的中心思想各有侧重,但相互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清代姚鼐就说过:“固是合后二篇义乃完。”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读《过秦论》不能单读一篇,须将三篇通起来综合地进行分析,才能把秦朝的问题以及贾谊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看得较为清楚正确。在这三篇文章中表现了贾谊的那些思想见解呢?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批评秦王朝的“仁义不施”

 

贾谊所讲的“仁义不施”,主要是指秦朝对人民所实行的政治高压、经济掠夺和思想禁锢而言。《过秦论上》说秦朝“坠名城,杀豪俊,受天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中》说秦朝“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过秦论下》说由于这种“酷刑严诛,吏治深刻”,以致使得“自君卿以下,至于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我们把贾谊的这种批评,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记的始皇帝为气愤有人走漏他对某大臣的看法,而大肆捕杀左右侍卫人员,以及为清查殒石刻字而尽诛石旁居民的事件来对照一下,可知贾谊的话是不会离事实太远的。

 

对于秦朝所实行的这些政策的真实性,怀疑的人不多,问题是如何理解与评价它的意义。十年前的批儒评法中,对秦朝的这些“暴政”大体上都是肯定的,说这是秦始皇为镇压“反动复辟势力”而采取的“进步措施”。这个提法是立不住的。秦国削弱并最后统一东方六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前后用了一百三、四十年的时间。秦国统一后,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复辟与反复辟呢?还是阶级压迫与反压迫?对于这一点,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得相当清楚。他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害,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这是当时的形势,是人民拥护统一,期待秦王朝能让他们得以苏息的时刻。很遗憾,秦王朝没有让他们苏息,对他们采取的是政治高压,经济掠夺和思想言论的禁锢。人民受不了了,于是陈胜吴广发动了大泽乡的起义。他们长吁出第一口气,就是“天下苦秦久矣”。他们起义的原因,就是“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与其束手待毙,倒不如铤而走险,死里求生了。《陈涉世家》正是回答了我们这个有争议的,当时究竟是什么矛盾为主的问题。当然六国残余势力也有反秦的,例如张良椎秦始皇于博浪沙就是一例,但是这种亡命徒的孤注一掷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他们已经摆不出任何的“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在陈涉掀起的起义中,当然也杂有六国贵族分子,但他们也不过是浑水摸鱼,企图因人成事而已。

 

批评秦二世的不能“正倾”

 

贾谊的《过秦论中》在首先批评了秦始皇不懂得“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这种攻与守的不同术后,接着批评了秦二世上台之后,未能立即拨乱反正,未能不断地采取“正倾”措施。贾谊说:“二世新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贾谊说:这时候,“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虚囹圄而免刑戮,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以盛德与天下,天下集矣。”到那时,“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止矣。”但遗憾的是“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于是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就不可避免了。

 

贾谊对秦二世的这段批评有其正确的一面,这就是秦二世上台后不仅未对秦始皇的暴政有所改革,反而进一步地把秦始皇的残暴政策推到了极限。秦二世是靠着搞阴谋活动上台的,为了“上以威震天下,下以除去其生平之所不可者”,于是就挥起屠刀,大肆“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至于“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另一面为了培植自己的党羽,于是“收举余民,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提拔起一大批火箭式上来的官僚,组成了他们残暴的专政机器。他们继续着秦始皇的骄奢淫逸,“复作阿房宫,外扶四夷”,进一步的纵情挥霍。

 

批评始皇帝的专断独裁

 

秦始皇的早期是很能够采用臣下的意见,并有感人的公开认错的勇气的。但是后期就显然不行了。试以前面所说的“坑儒”一事来看:秦始皇派方士侯生、卢生为他入海寻求不死之药,侯生、卢生寻不来,底下议论说:“始皇为人,天性刚愎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欺谩以取容。贪于权势如此,未可为求仙药”(《史记·始皇本纪》)。抛开仙药不谈,我们认为这段议论好极了,它的每一句话好像都能切中秦始皇的弊病。如果非要说这也是一种“攻击”的话,那么,他的程度也绝不比前面尉缭所讲的那段更恶毒。但是,两者的结局却大不相同了,前者是加官进爵,后者是引起一场大屠杀。秦始皇晚年的不亲士民,不信功臣,疑神疑鬼,残酷杀戮是异常严重的。他总是疑心有人要犯他、害他,于是他就千方百计地琢磨着如何防范人、对付人。他们的理论是“人主所据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因此要做到“上所居宫勿令人知。”于是,“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幄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自是后莫行之所在。”(《史记·始皇本纪》)可悲的始皇皇帝,这时真被搞成一个到底的“孤家寡人”了。贾谊在《过秦论下》中说得好:“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以卒以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箝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众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这段话是多么深刻,多么精辟,多么发人深省啊!

 

《过秦论》的文章是历来被人称道的,许多有名的人物都把它用作权衡文章高下的标准,晋朝左思曾自诩道:“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作准《过秦》,作赋拟相如。”(《咏史》)宋代范晔也曾自诩道:“吾(《后汉书》)杂专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至于《循史》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狱中与诸甥侄书》)。左思、范晔的文章能否与贾谊相比,姑且不说,而《过秦论》则的确是一片不可多得的杰作。


例析《过秦论》词语的修辞艺术与功用

 

【摘要】 《过秦论》很好地运用词语的修辞艺术来提高表达效果,文章铺张扬厉,文字精炼传神。通过同义词、反义词、模糊词的运用以及夸张、借代、比喻词语的运用提高课文中的词语修辞功用。

 

【关键词】 《过秦论》 词语修辞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92-01

 

《过秦论》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代表作品。全文包括上中下三篇,现行中学教材选的是上篇。文章如长江黄河,波澜跌宕,气势磅礴,雄浑有力,极富文采,令人赞叹不已。作品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是因为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词语修辞艺术。提高了修辞功用的表达效果。笔者拟从词语修辞方面举例分析:

 

1 同义词语的运用

 

同义词是指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从修辞角度看,同义词的恰切使用能十分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使语言表达更加精密、确切。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句中“据”、“拥”都有“占有”之意,作者仅用了一“据”一“拥”两字就写出了秦孝公扼守险关,拥据一方沃土,大有“此其志不在小”的宏愿,境界开阔。 “宇内”、“四海”、“八荒”均为“天下”之义; “席卷”、“包举”、“囊括”均为“吞并”之义。这里同一词意的叠用,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野心以及对各诸侯国的逼人气势。

 

2、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的“取”、“举”、“割”、“收”四个动词都有“获取”之意。这四个动词活画出了惠文王、武王、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凭藉其强大的国势,东西南北四处扩张的张狂之态;而天下诸侯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土地丧失殆尽的窘态也跃然纸上。

 

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句中的“践”、“因”、“据”、“临”四字都有“凭借”之意,此四字把秦始皇至高无上、虎视天下群雄的嚣张跋扈形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可以想象,天下诸侯岂不俯首听命、任其宰割?

 

2 反义词语的运用

 

从修辞作用上讲,在同一语言环境中,正确地运用反义词,能鲜明地揭示事物的矛盾,突出对立面,形成“对比”的效果;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充分、强烈,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有力,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句中“会盟”“弱秦”,前者暗含“强大”之意,而后者含有“弱小”之意,这一组反义词语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诸侯“恐惧”的心理以及应对策略。

 

5、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强”和“弱”这一对反义词语从侧面烘托出秦王朝的强大气势。

 

6、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约从”与“离横”、“成”与“败”等反义词语的配合使用,使中心论点更加突出。

 

3 模糊词语的运用

 

模糊词语就是语义范围不明确的词语,即内涵明确,外延不明确的模糊概念。在文学语言中,模糊词语以其语义的不确定性给读者提供审美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古代汉语中,大多数数词意义都是确定的,但也有如“三”“五”“九”“百”“千”“万”之类的词语,经常用来表示不精确的概数。

 

7、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句中的“十”、“百万” 表示上十、多于百的意思,均是虚指,把秦灭六国摧古拉朽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8、此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句中 “明智”、“忠信”、“宽厚”、“贤”、“富”等溢美之辞,是很难用精确精确的词语来替换的,这就是模糊词语的修辞功用。

 

当然,这些模糊词语是相对于精确词语而言的,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混沌、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不仅给作者提供了灵活多样的表达空间,也给读者提供了联想、想象以及审美再创造的充分条件。

 

4 夸张词语的运用

 

9、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拱手而取” 极力形容秦国政治、军事之强大,得到疆土之轻而易举。

 

10、秦无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1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无矢遗镞之费”、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等夸张词语, 则写出了六国之不堪一击以及失败之惨状,可谓淋漓尽致,也有力地衬托了秦国兵力之强大。

 

以上夸张词语的运用深刻地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5 借代词语和比喻词语的运用

 

1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敲扑”本是刑具的一种,短的为“敲”,长的为“扑”,在这里借指“严酷的刑罚”。

 

1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弓”本是“使弓弯”,这里却借指“动武”。

 

1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其义是天子的宗庙,这里借指“国家”。

 

这几句中,借代词语的运用,引人联想,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也使文章达到具体生动之效果。

 

15、振长策而御宇内。“振长策”本来是“挥动长长的马鞭”,但在这里却比喻“使用武力”,用“牧马”来比喻“用武力统治天下”。

 

1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藩篱”本指“篱笆墙”,这里比喻“边防”。

 

以上比喻词语的运用都是为了说明秦始皇统一天下和巩固天下的政策,既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说理透辟。

 

 

总之,作者以磅礴的气势、豪放的语言、酣畅淋漓的笔墨给读者呈现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文。读罢此文,我们也从中体会到作者通过精炼传神的文字,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同时也足见作者对词语的选择、搭配以及锤炼的功力之深,对词语修辞艺术的功用运用之巧。它使文章气势恢弘,姿态壮丽,议论精辟,实乃文章经典之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