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准改革解困局

 识途斋 2015-08-11

本报记者魏丽娟 本报通讯员胡中彤

近年来,市国税局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强化税源管理、堵漏征收进程中蹚出一条新路子。

问题倒逼

转变观念势在必行

过去,在税源管理方面,税务人员大多采用人工操作、手工比对的方法对税源点进行分析,手段有限,缺乏统一、有效的分析工具。且管理力量分散,各业务部门的职责交叉重叠,部门间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工作无法形成合力,多头管理、重复进户检查的现象层出不穷。上下级税务机关之间无法实现有效联动,致使分级税源管理格局难以形成,给税源流失留下很大空间。市国税局敏锐地找准症结所在,积极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将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引入税收征管工作,建章立制,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防范税收流失,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实施积极主动管理,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规范国税系统税源管理工作,营造出安定有序的税收征管环境。

实体运行

打造风控管理平台

强化税源风险分析监控的工作理念确立后,市国税局积极向省局和市委、市政府汇报沟通,征得各方同意和支持后,迅速对税收管理员岗位进行分设,打破原有人员配置,抽调精干力量22人,组建成立全省首家税源风险分析监控中心实体。及时成立税源风险分析监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各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设立办公室,配备专职主任负责日常业务的分析监控和管理。在税源风险分析监控中心下设综合、案头分析、宣传报道、任务推送、监督考核等专项工作组,细化各个岗位的职责任务。同时,开发应用税源风险管理平台,打造升级版的信息支持系统,通过信息平台使风控中心的各个岗位之间、市局与县局之间、市局与外部行业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从而,建立了组织架构、人力资源、机器设备、软件开发等完整的税源风险分析监控运转系统,保障风控工作高效顺畅运行,彻底转变了我市国税系统的税源管理模式。

闭环运转

定级预警应对风险

为了保证风控工作的科学严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风控中心按照目标规划→信息管理→分析建模→风险应对→督导评价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分步推进,分层细化,形成了闭合循环的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按照榆林的经济发展实际制定《税收风险特征库》,设定税源风险指标,将纳税户划定为低风险税户、中风险税户、高风险税户三个级别。其次,在采集各行业、企业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平台自动比对、筛选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应对企业的涉税风险,下达《税收风险管理提示书》。最后,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对风险税源实行“两分离、两集中”和“五步控制”的工作办法,即“分类选户、集中分析,分别应对、集中审理”,对已经确定为风控对象的,通过“培训学习→案头审核→实地查验→核对约谈→处理反馈”五个步骤进行集中处理和督导评价,做到了层层落实管理责任、监控目标和监控措施,点、线、面全覆盖。面上,建立全市税源风险管理库;线上,确定风险行业,重点行业重点管理;点上,对高风险企业有计划实施评估及检查手段,强化动态监控。由排除风险点到治理风险面、控制风险源的转化,发挥出了税收风险管理的最大作用,实现了对税源的长效管理。

务求实效

助推各级税收增长

为保证此项工作机制持续有效运转,市国税局同时在配套保障措施上狠下工夫,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推进风险管理岗责标准化、入户检查管理规范化和人才队伍精英化。2015年,对全市煤炭生产业、电力生产业、金融业、煤化工及高耗能行业等重点税源,组织开展了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资产报损专项分析,其中煤炭生产行业风险管理已完成自查工作,自查补税5.56亿元,对部分企业进行风险核查和任务推送,涉及疑点税款4.85亿元。截至6月底,市县两级国税机关共建立36个风险指标,推送4期风险评估任务,共涉及到263户纳税户19.62亿元疑点税款。其中已有213户确认疑点并补缴入库税款5.4亿元,有1户移交稽查立案查处,征管质效得到有效提升,既保证了中央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也助推了地方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