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祖传绝技之五病理脉象

 钟家台 2015-08-12

中医祖传绝技之五病理脉象 

 1、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弱,如水上浮木。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浮而兼紧,为外感伤寒,浮而兼缓为太阳中风;浮而兼数为风热表症;浮而兼缓无力,因久病内伤,气血亏虚,虚阳外越。浮涩为气虚,浮芤为失血。

2、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主病为里症。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沉为阳气被邪所困,以致营气不能鼓搏脉气外现而致。邪郁在里,气血困滞,则脉沉而有力;阳气虚陷,不能外举,则脉沉而无力。

3、迟脉:一息三至,脉来去极慢,主寒症。有力为寒实疼痛,无力为阳虚寒。寒邪凝滞,阳失健运,故脉迟。迟而有力为冷积郁结成实,气滞不通,故寒实疼痛之征;迟而无力为阳气不足,失于健运,故成阳损虚寒之证。此外邪聚热结,阻滞血脉流行,亦见迟脉,但必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则又不可概以迟为寒。

4、数脉:一息六至,脉流薄疾,主热症。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数为阳气亢盛,阴液亏损病变。阳热旺盛,则血流薄疾,故令脉数,这种数脉,但必数而有力。脉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阴液亏损,阳气偏亢,其脉也数,但必数而有力。脉数是有热的症候。但儿童稚阳,脉来较成人快,一息六至是为正常,不作热看待。

5、虚脉:轻按大而迟缓,稍加生按松软无力,甚至有一种极度空虚之感,主虚症。如署伤元气,心虚血少等。气血不足则虚。凡虚脉见身热,而在夏季的为暑伤元气。气行则血行,脉虚的出现乃由元气不足。例卫气不固的自汗,心虚血少的怔忡,心神虚怯的惊悸,都是因元气不足而成。虚脉是气不足以运其血,则脉来无力;血不足以养其气,则脉体空虚;虚脉又包括气血俱虚。

6、实脉:轻取重按,脉大且长,坚劲有力。主实症,热蕴三焦。正邪相搏,脉道坚满,故脉来劲实有力。其所以成实,主要是三焦的邪热蕴结过甚而成。热壅于里,以苦寒泻下以清热;热结于表,用辛凉发汗以解表解热;祛邪正安,才能恢复正常。

7、涩脉:往来艰涩,参伍不调,如轻刀刮竹。主血少、伤精、反胃、亡阳、血痹。血少、伤精,不能濡养经脉,所以脉气来往艰涩。故见于反胃、亡阳、大汗出之后。也有寒湿凝滞血分的血痹,血行阻滞难通,故脉现涩象。

8、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主痰、食、实热、胎妊。滑阳气有余的象征。气盛血涌,脉象充实,往来流利,故脉来应指圆滑。痰饮内盛,饮食停滞,邪实成热,多见滑脉。但有无气衰少,不能摄持肝火,以致血分有热,而脉见滑象的。此外已婚妇女停经无病而滑脉,可为受孕的征候。

9、长脉:不大不小,超过寸尺两部,迢迢自若,如揭长竿末梢。主有余之证。如阳毒、癫痫、阳明热炽。脉长迢迢和缓,是中气未充,升降流通畅达,所谓“长则气治”是健康的脉象。如果脉长绷急有似牵绳的则为病脉,如血热的阳毒,风痰的癫痫,以及阳明病的阳热炽盛,都可以见到反常的长脉。

10、洪脉:指下极大,来盛去衰,势如波涛汹涌。主阳热亢盛。春秋冬季病见脉洪乃为阳热的亢盛病变。热每伤阴,阴气虚于内,而阳热浮于外,则脉亦洪。洪大太过则有阴阳离决之虞。在病后久虚,虚劳失血,泄泻,脉见洪盛更是危候。

11、微脉:极细而软,按之若绝,若有若无,似绝非绝。一般气血微弱的,脉象也应之而危。由于气衰微,卫外不固,有外感现恶寒,发热,汗出过多的表虚症候。大凡男子劳伤,诸虚以及妇女崩中,带下脉象见微的,都是气血俱虚的缘故。

12、紧脉:脉来绷急,往来有力弹击手指,状如牵绳拉索。主寒、痛、宿食。紧为阴多阳少,是阴邪搏结之象,非表寒外束,便是里寒独盛。寒邪的特点为紧缩凝滞,所以寒邪侵袭,气凝于内,则为腹痛;气凝于外,经络紧急则为身痛。至于宿食内停亦是寒邪侵袭,气凝于内,则为腹痛;气凝于外,经络紧急,则为身痛。至于宿食内停,亦是寒邪郁结,壅滞于中不得通泄,阻碍阳和之气,不得通泄畅,引起邪正相争所致。此外肺邪而致的喘咳,肝因寒结而致的风痫,脾因寒滞而致的冷痰,都可以出现紧脉。

13、缓脉:舒缓均匀,一息四至,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或脉缓怠小驶于迟主湿病。脉来舒缓从容,表现出轻盈柔顺的姿态。若兼和缓,便是神气充沛的象征,也是正常人的生理脉象。如湿郁经络,脉沉兼缓;脾胃虚弱,湿阻于中,脉迟缓而弱;风湿在上,劲项强硬,脉来浮缓有力;风湿在下,下肢痿痹,脉来沉缓有力。

14、短脉:不及本部,应指而回,不能满部。主气血虚损不能运行于脉的反应。所以谓“短则气病”是也。尽管也有伤于酒毒,或湿内盛而见于短脉的,但多兼滑数。血涩不充,多见滑短;胸腹满痞,多见沉短。阳虚于上而头痛的寸脉多短,阳衰于下而腹痛的,尺脉多短。

15、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从中直过,挻然指下。主肝病,胸胁胀痛,疟疾等。弦脉主要由于肝气亢盛,侵犯脾胃,以致受伤形成,肝气横逆易使人胸胁胀痛胀满。疟脉自弦,弦数为热,弦紧为寒,弦滑为痰,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全无胃气,病多难治。

16、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穴,状如慈葱。主失血、伤阴。芤脉主要是因阴虚于内,阳气无所附而散见于外所成。而失血的由来则为火热之邪侵犯三阳经脉,以致热伤阳络则血上溢而吐衄;热伤阴络则血下溢而便血。一般寸脉见芤,为失血后血不荣心的怔忡;关脉见芤,往往是血淋、血痢、漏下、崩中的症候。

17、革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主亡血,失精、半产、崩漏。革脉是外强中空之候,是芤弦相结合的脉象。是因精虚血亏又感寒邪所造成。凡女子半产、崩漏、男子营血亏虚、遗精等病大都能见革脉。

18、牢脉:似沉、似伏、实大弦长。主沉寒痼冷、疝、癫、征瘕、邪实牢坚里有余的病症。凡心腹寒邪、冷积、疼痛,肝木乘脾等病,都可以出现牢脉。如失血、阴虚而脉牢,为证虚脉实,应防骤变。

19、濡脉:极细而浮细,轻手相得,按之无有,如棉在水中,如水上浮沤。主虚症,及湿邪为病。濡为气血不足,故主虚症。大病后或妇人产中见濡脉是气血双亏,此时症虚脉虚,脉症相合,不难治愈。若濡脉见于正常人,是脉气的无根,乃肾气亏虚的征兆。此外湿邪抑脉道,脉道软而为虚症。

20、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之无有。主气血不足及阴精阳气亏虚,这种气血阴阳俱虚的脉象,见于老年人犹可理解,若见于少年便当引起注意。由于阴阳气血的不足,往往容易感冒,这种病人虽有恶寒发热等外症,其脉也不浮而反弱。阳气阴精久久不能恢复,便会引起其它病症。例如阴精不足,不能滋养筋膜,便病筋痿;营血不足不能养心安神,便病惊悸;卫气不足,不能充肤固衰,便病自汗;脾胃虚弱,中气不振,便病精神困乏。凡此种种都可以出现弱脉,只能以补气血,助阳滋阴为治。

21、细脉:细直而软,应指形如珠丝,沉取仍然不绝。主诸虚劳损,七情内伤。此外,阳气虚损,湿气侵凝腰肾或阴精内伤,阳不固外而自汗等也见细脉。若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或热病神昏脉细,是脉症不相应,是为逆症。平人脉来细弱,是忧思过度,内伤真元所致。

22、伏脉:脉位深伏,贴近筋骨,重按才可触到脉搏。主邪闭、厥证、冷痛。伏脉多由于寒邪凝滞经络脏腑所致。如伤寒表症,寒凝经络,阳气不得发越,脉见伏象。待阳气得伸,就能汗出而解,故伤寒脉伏为将作汗的征兆。至于四肢厥逆,脐腹冷痛而见伏脉是阴寒内盛的症候。

23、动脉: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主痛与惊、泄痢、挛病。动为阴阳两气相搏击所成。痛为阴阳不和,气为血滞;惊则气血逆乱,或脾胃不和,寒热夹杂的腹泻,脏腑转化失职,气血相干的痢疾;阴寒邪盛,经络受伤的拘挛,这些病症的总病机都不外乎阴阳的相互搏击,偏盛偏衰,所以都能出现动脉。

24、促脉:脉事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主阳热极盛,阴液消亡,喘咳狂斑等。促为数而歇止,是由三焦郁火炎盛,阴液消亡,气血运行受到阻遏所致。如歇止的次数增多,表明病情极化;歇止次数减少是病势好转。然促为三焦郁结,其因有五。如火热与痰积相结,则为喘为咳;火热郁结于心肝,则神识异常,而脉发狂;火结于肌肉,气血郁腐,脉促,发生毒疽;火热入营入血,则营血热炽而脉促发斑。

25、结脉:脉来缓慢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主阴寒偏盛,邪结,气血凝滞。痰积积聚,痈肿,疝瘕。结为缓而歇止,主要是由阴寒偏盛,邪结于里;阳热不足,正气亏虚所致。若浮脉有力而结,是因阴邪凝结经脉;若脉沉有力而结,则为阴寒固结,由于老痰结滞,各种积聚,痈肿,疝瘕,都是由气血凝滞而出现结脉。然结与促相比,促主热,结主寒,故促属阳,结属阴。

26、代脉:动而中止,有能自还,良久复动。主脏气衰微,元阳不足所致。代脉为脾虚脱的象征。此外,凡下元亏虚的腹痛,泄痢,以及中阳不足,脾胃虚弱的呕泄亦可出现代脉。风症,痛症而多见代脉。则是因风、因痛而致脉动气不相衔接所致。妇女怀孕三个月以后,如见代脉,则为胎元虚弱的象征。

27、疾脉:脉来疾急,一息七至八至。主病阳极阴竭。元气将脱。疾脉多因真阴衰竭于下,孤阳亢极于上,虚阳浮越所致。伤寒温病在热极时,往往出现疾脉,痨瘵也可出现疾脉,多是危候。疾脉有阴阳偏盛之分,疾脉按之益坚,疾而燥,甚为阳亢无制,真阴重绝的征象。脉疾按之而不鼓指,疾而虚弱,又为阴邪暴虐,虚阳外越之征,两者都无冲和之象,是病已濒危。如果疾脉不大不小,来势柔和则胃气尚存,病乃可治。

28、怪脉:脉来全无胃、神、根体现者称为怪脉。乃脏腑真元即将败坏所致,故又称“败脉“,怪脉分十种,现概述如下。

1)雀啄:脉见筋肉之间,连连搏指,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为肝气将绝之兆。

2)屋漏:如屋上残漏下滴,良久一滴,溅地无力,为胃气营卫俱绝。

3)弹石:脉在筋肉之下,劈劈急硬,如指弹石,为肾绝。

4)解索:脉在筋肉之上,指下散乱,乍数乍疏,为解索之状,为脾气绝。

5)鱼翔:脉在皮肤,本不动而未强摇,似有似无,如鱼翔状态,为心绝。

6)虾游:脉在皮肤,浮于指下,来则隐隐其形,去则突然一跃,进退难寻如虾游。为大肠气绝。

7)釜沸:脉在皮肤,浮数至极,有出无入,无复止数,如釜沸汤,绝无根脚,却为肺绝。

8)偃刀:如抚刀刃,浮之小绝,按之坚大而急,是肝绝之脉。

9)麻豆:脉来如麻子纷乱,微细至甚,为卫枯营血独涩的危候。

10)转豆:脉来累累,如循薏苡仁之状,是心绝之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