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以解开的文化情结之阳谷篇

 负鹏载舟 2015-08-12

难以解开的文化情结之阳谷篇

(祖馨万里2009-01-23 22:17:56)


难以解开的文化情结之阳谷篇

                    阳 谷 * 谷 惠 天 齐

     一. 前 言

 

    阳谷,今谓山东省阳谷县,在鲁西平原,黄河北岸。

    阳谷是中华人文历史上真正“谷文化”的传承地,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远古文化值得研究。

    阳谷古文史传说、文化遗址中,有不少让人看不明白的地方,疑问重重。县志等史料对古文化的记载也存在莫衷一是的现象,不能自圆其说。

    比如,今阳谷境全部是平原,却有“谷山”、“黄山”等地名,志载还煞有介事地曰:“阳谷有三山不见山. . . . . . .”。过去城东门里有个“慈氏寺”,院中还赫然立着宋代大书画家米芾书写的“第一山”碑,更让人感觉云苫雾罩;阳谷志迁建城才千年,城边却有两千年前的“会盟台”;西门外有个“西汉庄”村,村中一小桥,说是仙人黄石公授天书给张良期处;然而,这个故事《辞海》中的权威记载却是发生在江苏下邳。等等这些古文史疑问,没有人能作出科学的让人信服的解释,即便有学者质疑某一件文化现象,也只是冠以“附会”一词搪塞之,没能深入研究历史真相和古人为什么附会。就这样,千百年来阳谷人对这些古文化始终是半信半疑的,说不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谜团越来越难以解开。

    近年来本人对阳谷古文化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寻根问源探索发现了阳谷“谷文化”的深远,也析疑了难以解开的“阳谷人”的文化情结。就史志意义来讲,也算有不少新发现,找到了一把打开历史“文化锈锁”的钥匙,这就是科学解读民族文化情结和实事求是研究古文化的态度。

 

        . 谷名由来

        谷,传说上古时代的人文初祖伏羲,教民种五谷之地谓“谷地”。这样算来,谷名的实际历史远比有文字记载的时间要长很多。

        没有比“谷文化”再早的人文传说了,可以说,民以食为天,谷惠人文与“天”齐!

        谷字,简化字河谷、五谷为同一个字,而旧时的繁体字是分开的,五谷之谷写作“穀”,阳谷是五谷之谷。很多学者在研究“阳谷”的同时,都被“谷”和“穀”独立的两字两义所迷惑,不曾考虑两字同宗同源的问题,以致于“谷文化”始终背着一个缺憾。

        《尔雅·释丘》曰:“(溦)”;《释文》又曰:“,本又作,通,河台地称眉田”。由此可知,河边台地“眉田”就是“谷地”,谷地作物就曰“五谷”,同宗。这种解释应该是准确的,但因年代太久远,已没有史料可核对。今天的词典对谷字的解释为:1.五谷,农作物;2.有坡度的低洼地称谷,延伸为河谷、峡谷等。

         《尔雅·释丘》中“谷”又为“谷丘”。古文曰:“丘者,聚也”,就是说这个人聚居的地方叫“谷丘”。分析到这里,不光析透了之源,还查出了同源的史据。(溦),通,水边的意思。最早记载是“商纣王庶兄 封地于(溦),后称“微子”,之城在今梁山县西北一带(或许是台前县上岭)。商亡国,周公微子(商丘一带),即为周代宋国始祖。微子后,原微乡所领区域亦归于宋国。春秋时期鲁国强盛疆域扩大,鲁庄公又于此筑郿城(郿,眉岸之城)。山东微山县沿袭了“微文化”,境内有 “微(溦)子墓”。

        三. 谷名与伏羲的关系

         伏羲,又称宓羲、庖犧、包犧、犧皇、皇羲、太昊等,华夏上三皇之一、是最早传说中的智者和族群领袖。相传伏羲教民种五谷、结鱼网,漁猎畜牧,制造八卦等等。至于伏羲所处年代,史家众说纷纭,神话传说更是扑朔迷离。有学者认为,黄帝所处时代是“龙山文化”时代,也称“远古时代”,约公元前2500---3000年间;伏羲所处时代是“大汶口文化”或“仰韶文化”时代,史称“上古时代”,约公元前3000----5000年时期,都是史前文化。

        我认为伏羲生活在“大汶口文化”后期,约公元前3000年前,也比较赞同“伏羲故里东方说”,这也是从阳谷寿张旧志传说中得到的答案。寿张旧志记载,东平湖东岸古时有个须句国,为伏羲苗裔风姓国,春秋时期被邾国灭,后并入鲁国阳谷旧志记载:“阳谷北境有宓城,太昊伏羲之城也”。阳谷应该指的是“古阳谷”或“谷城”,宓城应该是茌平县南部教场铺古遗址群中。还有:“阳谷,伏羲教民种五谷之地......;后迁曲阜教民种五谷......;谷以稷为长,故其官名稷。曲阜南门亦名稷门,稷门之东多稷名,稷门以西多谷名”。

        伏羲教民种五谷之地也并非专指今阳谷地。上古时代的先民即便是学会了耕种稼穑,那也仅限于河边“谷地”,基本上是傍河聚居,单薄的生存能力依赖着“有限”的自然资源。鲁西平原是黄河冲积地,河流、湖泽水系繁多,是最适合古代人类生存繁衍的“谷地”。这里是中华人文的高产区,最早的“伏羲时代”文明就在这里孕育。伏羲教民种五谷之地就是这个区域,文化相关联的古“谷”名地就是“伏羲文化”的载体。古黄河无堤防,自由流淌泛滥无常,丘聚人文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或被迫无奈“举国”迁移。伏羲部族以及后来“龙山文化”时期的黄帝部族(曾都桃丘),都是由东向西迁徙的。人文初祖伏羲人文始祖黄帝的迁徙原因惊人地相似,他们真正的故里被黄河、岁月所湮没。

        谷名地,谷丘是其中之一。有文字记载的谷丘,春秋时代为宋邑,《左传》中又称“句渎”,址在菏泽北部。春秋时代的这个谷丘,或许也是伏羲时代的谷丘,这还得从丘字上推论。夏代,大禹划天下为九州(九畴),也作九丘。鲁西当时地名很多,是史前遗留毋庸置疑,与伏羲时代文化连接也当属正确。

        黄河迁徙的不稳定性以及湖泽水域的地理改变,致使“丘聚”也在改变。从记载和传说分析,最早的谷名地就在鲁西平原,大致在菏泽市向东北至茌平县教场铺古遗址的区域内。这个区域不但有传说中的伏羲宓城,还有谷城(小谷)、南谷(旧县)、阳谷(阳谷店)、谷丘等等。

         四. 古谷国

         明朝阳谷志序载:“今之诸侯国也,国必有史,可无乎(吴铠书)”;“谷邑为方圆百里即古诸侯国也”。旧志中说的所谓“诸侯国”就是史前独立的“谷国”。姓氏书谓:“谷”为姬姓国,齐灭之(址就是谷城,在今平阴县东阿镇,城北有谷山)。古谷国史料不多,但从原始谷名发源地分析,最初的谷名地就是古谷国,而谷城就是最后的古谷国(湖北谷城县谷国另当别论),或许是因为“谷地”常遭河袭之故而把都邑迁建在了山上。邑,古之小国;小国被吞并后,隶属诸侯大国,相当于今天县之级别。从“姬姓国”上推论,姬姓是黄帝后裔,当属黄帝部族东迁与东夷族交战胜利后所拥有的地盘,南邻苗裔须句国应为归顺华夏的“东夷”本地部族。

        谷国“为方圆百里之国”是可信的,以谷山为中心,北部应该到教场铺;西部是河流及湖泽,疆界不确定。南部接壤“须句国”建有界,因在谷国南陲于谷山之阳(南)就曰阳谷亭,后形成聚落,始曰阳谷。到秦汉时,亭是乡以下的行政机构,十里设一亭,十亭为一乡。今阳谷人依然喜欢亭,常能看到单位或私家大院以造亭彰显风雅,里面就隐约蕴含着深远的文化情结。

        阳谷名见于古籍以《春秋左传》最早。“僖公三年秋,齐侯、宋公、江人、黄人会于阳谷,谋伐楚也。齐侯为阳谷之会来寻盟。”“僖公十一年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谷。”“文公十六年,使季父子会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等三次事件,说明阳谷当时是齐国边境重地,南北交通要道。

           五. 谷山崇拜

           谷山名源于谷城,谷城北五里处一山史称谷山谷地人崇拜谷山,首先是对“人文初祖”伏羲的敬奉之文化情结,是对古谷国以及文明先祖的觐拜。另外,这里还是人们缅怀为大汉朝的建立起到特殊贡献的“仙人”黄石公的纪念地。还由于儒、佛、道文化的传承和光大,谷城山被笼罩上了层层神秘的色彩,成为方圆百里人们向往的圣地,声名远播。

           黄石公,原名魏辙,是秦始皇父亲的重臣,因不满秦政而隐居黄山北麓黄华洞中,人称黄石公。写有《内记敌法》、《三略》三卷、《兵法》一卷、《兵书》三卷及《素书》等。他不甘心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决定传授《太公兵法》与张良,曰:“读此可为王者师”。“后十三年见我於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这就是张良黄石公得天书的故事梗概。后来张良辅佐刘邦打天下,建立了西汉政权,成为汉朝的一位功臣宰相。刘邦同样敬仰黄石公,他是大汉朝的恩人,决定陪张良谷城山拜见黄石公。此时黄石公已驾鹤而去,张良在谷山下非常悲痛,当看到谷山上黄色石头的时候,认为是恩师的转化,遂为之立庙祀之,即黄石公祠。从此谷山又被称为黄山,纪念黄石公谷城东门外有个少岱山,也有称它为谷城山的。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对谷山十分景仰和崇拜,特为此地书写了“第一山”碑。一是寓意伏羲“谷文化”天下第一;二是指为大汉朝一统天下立下头功的黄石公、张良。在宗教方面来讲,可能还另有解释。总的说“第一山”不是山第一,而是中华民族文明之光的起点,是民族文化情结的凝聚点。

          六. 阳谷置县、迁移与谷文化移接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于阳谷亭设阳谷县,属济州(《太平环宇记》载)。至唐天宝十三年(754),“济州河水陷没”,共158年。

        阳谷县城迁址,城池设在今景阳岗西叠路头张八村附近。至宋开宝六年(973)“又河水冲破县城”;于太平兴国四年移至上巡镇(址南城坡),旧城废,志称“水没城”阳谷属郓州,共驻225年。

         县志记载“水没城”阳谷有四个事件:1.  元和十三年(818),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割据郓、青、兖、莱等十二州反唐,令都知兵马使刘悟率军万余人驻阳谷,拒敌官军。 2.   十四年,魏博节度使田弘正率部与刘悟战于阳谷,刘悟败降。 3.   后周显德元年(954),黄河在杨柳渡(今东阿杨柳镇)决口,经张秋南泛郓州、濮州等地。后周宰相李谷奉命治水,筑堤西起“阳谷”,东至张秋,人称“李谷堤”。 4.  开宝六年(973),黄水淹没“阳谷”县城。

           阳谷志迁上巡镇驻27年,于1006年(宋景德三年)迁孟店,即今阳谷。

           阳谷城再迁,古人对新城进行了精心设计。

          县城迁移的原因主要是躲避河患,为了达到高度防洪灾的效果,除了选址于高地之外,还把“谷文化”揉合到新址,处处显现着“崇高”的文化理念和对古“谷文化”崇拜的文化气息。首先是在新城内耗资力挖掘出大蓄水湖———紫坑洼,把泥土堆积到城中心,塑造了“谷山”。县志所设在“谷山”西南,这也宣示着“阳谷县治所”始终就在“山之离坤”,清末及以前各代的县衙均在这里(今狮子楼西南方向文庙东)。又在县城东北方向安乐镇“建造黄山”,在安乐镇北部设一宓城村(今属聊城)。

          精心设计的这张“图纸”,就是:阳谷亭——谷山(谷城)——黄山(也称谷山)——宓城(茌平教场铺古遗址群)这张“图纸”,方向一致,距离缩短,实质上就是一套谷国时代及后续文化的翻版。

          除此之外,还在城南门西部堆起了“会盟台”;在西门外设“西汉庄”,建造了“黄石公期遇张良”的小桥;复制了“第一山”碑,立在慈氏寺;在东门外仿少岱山碧霞行宫建造了“泰山奶奶庙”,以及仿永济桥建造了博济桥等等。这些移接文化现象没有记载,也没有和情的传说,就连古地名大词典介绍谷山一词,也只是说:在“山东阳谷县治东北,小阜也,县因以名”。

            通过对阳谷古文化的析疑,从中也看出了中国古代各民族迁徙,所带来的文化移接问题是正常的,都是浓浓的民族文化情结所致。尽管迁移文化都相信是真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讯息技术的进步,破译远古诸多文化谜团将越来越容易,象有争议的“黄帝故里”、“伏羲故里”等等,真的终会浮出水面。

            本人文化程度不高,整理的材料肯定有纰漏,望各位网友斧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