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知识 >茶叶辞典(五十六)

 飞云阁0811 2015-08-13

泰顺香菇寮白毫

产于浙南泰顺县彭溪乡香菇寮村,是浙江传统名茶。茶牙肥壮,茸毛密面,色白如银,汤色清碧,呈浅杏绿色,香气清幽,滋味鲜爽适口。年产量约500公斤。

团风苦荆茶

苦荆茶因其味苦而树形又似荆刺得名,它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其中包括硒和锗两种抗癌微量元素。具有提神醒脑、清为明目、消肿利尿、降压消食等功能,对于治疗肠炎腹泻、痢疾等肠胃病有明显效果。该茶主要产于湖北省团风大崎山的西冲与大庙,英山、罗田、麻城也有出产。1977年,经湖北省植物研究所验证,苦荆茶系“猫儿刺”树变种。这种茶树高者3米,矮者1米多,分枝部位很低,主枝不明,全株呈塔形,叶片宽大深绿,有蜡质层,多角形的叶缘上生有3--4对小刺。苦苦荆茶的制作与一般茶叶相同,汤味苦,但饮之先苦后甘,回味清新爽润,同时极耐冲泡,一两片叶即可冲泡一天,三天后仍有苦味。 

归真茶

“归真”牌归真茶由湖北归真茶业集团公司生产,主要包括归真红茶、绿茶、花茶、减肥茶、袋泡茶、茶水、茶食品等系列产品。现有九家控股公司:湖北归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土畜湖北茶麻进出口公司、湖北归真饮品厂、湖北省汉口茶厂、湖北丰源公司、湖北归真五峰、随州、英山、宜都宜红茶业有限公司等。公司研制出的归真茶水、茶粉,已获得国家专利。1998年在杭州、武汉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均被评为金奖。 

滴翠剑名茶

滴翠剑名产于重庆市万盛区花果山茶厂。采用中小叶茶树品种、采摘清明前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幼嫩芽叶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制作而成。外形扁平、挺直、光滑、翠绿,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栗香加嫩香持久,滋味醇厚,叶底全芽明亮,于1997年通过了重庆市专家组对茶叶品质的无公害鉴定。

茶树生态演化区

茶树生态演化区[Ecological evolutionary region of teaplant] 茶树生态特征演变范围。中国境内的茶树大致沿着三个方向传播:第一是从云贵高原东北,沿金沙江、长江水系向东北方向演化;第二是从云贵高原中部沿横断山脉中的澜沧江、怒江水系向西南方向演化;第三是从云贵高原东南,沿南北盘江及元江水系向东及东南方向演化。形成了互有联系,各有区别的三个生态演化区。


第一生态演化区

第一生态演化区[The first ecological evolutionaryregion] 从云贵高原向东北方向延伸的茶树生态演化区。本区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年温差大,茶树性状随生态条件的变化而变异,如川南盆地边缘和黔北大娄山系一带的茶树仍保持较多的原始形态特征:乔木、小乔木树型,树高6~15米;叶大,长15~21厘米,宽6~9厘米;芽毛少;花瓣8~10瓣,花柱3(4、5)裂,子房3(4、5)室,有或无毛;果球形或近球形;种子近球形或肾形;叶片栅栏组织1层,多枝形石细胞。随着传播距离的延伸,茶树的进化更加充分,如到鄂、皖、浙一带,树高为1~3米,叶长10厘米以下,子房有毛,3室,以单果为主,叶片无石细胞等,为典型灌木中小叶茶种。代表品种如恩施大叶茶、祁门种、龙井种等。

第二生态演化区

第二生态演化区[The second ecological evolutionaryregion] 从云贵高原向西南方向延伸的茶树生态演化区。本区湿热多雨,最适茶树生长。茶树特征特性为:生长快,遗传性相对稳定;乔木,大叶,树高4~20米;叶长12~24厘米,宽6~8厘米;花中或大,花瓣5~16瓣,花柱5(3、4)裂,子房5(3、4)室,有毛或无毛;果大,扁球形或肾形;种子近球形或圆锥形,种皮粗糙或光滑。该区既有原始型种,如大理茶、滇缅茶等,又有栽培型的普洱茶变种等,如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风庆大叶茶等品种。

茶树演化途径

茶树演化途径[Evolutionary pathway of tea plant]茶树从原始型向进化型演变的路线。其一,生态区域演化线。即茶树结构和代谢类型在地理上的变迁路线。从综合形态特征考察和理化测定数据推断,茶树演化路线有四条:①从云南经广西、广东到海南;②从云南经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到台湾;⑧从云南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到江苏、浙江;④从云南经四川到陕西、河南。根据萜烯指数推断的另四条演化路线是:①从云南经广西、广东、福建到浙江;②从云南经四川到陕西;③从云南经四川、湖北、安徽到江苏;④从云南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到浙江。二者基本一致。茶树演化途径的形成主要是自然扩散或人为传播的结果。其二,物种区系演化线。指种(species)间区别及内在联系。如茶组(Sect.Thea (L.) Dyer)植物的演化是按花的柱头开裂数及子房茸毛的有无作为系(ser.)的划分依据的,依次为五室茶系、五柱茶系、秃房茶系、茶系。每个系的下面又包含若干个种、亚种( subspecies)、变种(variety)和变型(form),它们既是茶组植物,又有着进化程度上的差异。

雪水滋润易贡茶

从拉萨到易贡500多公里,沿途陡坡急弯,丛林恶水,万分惊险。我们的汽车足足开了两天时间,才到达易贡,整个身子被颠得像散了架似的,腰酸背疼,精疲力竭。

易贡茶场的主人金巴让我们洗了个热水脸,之后,把我们请进客厅。每个人面前摆着一杯茶水,异香扑鼻,清爽可口,令人心醉。咕噜噜两杯绿茶下肚,疲劳似乎消减了一大半。

俗话说,高山出好茶。易贡茶场海拔高度为1900~23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1.4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湿度大,原始森林的落叶使土壤的腐殖质增多,营养丰富;太阳的蓝紫光多,空气洁净。易贡茶场用天然雪水浇灌,基本上不施化肥和农药,经查,化肥含量为零,这恐怕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迹了。

这些优越的有利条件,使这里的茶叶条紧秀美,色泽绿润。含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等有机物质较多,柔嫩芳香。金巴告诉我们,经上海市商检局和上海市茶叶进出口公司检验,易贡茶中的茶汤厚薄、浓淡与茶叶品质成正比,相关的水浸出物含量为44.4%,高于32%的国际标准,茶多酚含量比国内同类茶高出一倍。  

桐柏毛尖

“桐柏毛尖“茶产于土壤肥沃,四季分明,云雾缭绕种茶历史悠久的老茶乡桐柏山,是河南省桐柏茶种场的传统产品。“桐柏毛尖”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细园光直,银毫满披,汤色杏绿清澈,滋味甘醇,馥香持久,叶底嫩绿明亮,具有健脾消食,解酒醒神,生津化痰,降压,解毒,清心明目,抗衰老等作用。该茶八八年进入国家名茶样品柜,九O年在河南省茶叶评比会上荣获“特级第一名”,九七年在河南省第四届名优茶鉴评会上,经复评又获名茶二等奖。

邦贵茶

大叶茶,产于永德县乌木龙小邦贵,以邦贵茶为代表的永德茶叶年产量居全省第五位。邦贵茶的特点是色泽光亮、成型紧结、金毫显露、内质优良、味醇清香、耐泡回味。邦贵茶采用一次性精制烘青的方法,茶水呈竹叶青,饮之香气扑鼻,回味独特。远销全国各地,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

石竹子茶

石竹子茶产于山东省青岛市。其品质特点:色泽翠绿,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鲜爽浓香,汤色鲜绿,叶底细嫩成朵,栩栩如生,饮后唇齿留香、甘醇生津,使人回味无穷。

无性杂交

无性杂交[Asexual crossing] 亦称“营养杂交”。通过营养器官的结合产生杂种的方法。嫁接是无性杂交的常用方法,即将植株上的枝或芽接植于另一植株上,使之形成新的个体。另一方法是体细胞融合,即用灭活的病毒(如仙合病毒)或化学药物(如聚乙二醇、葡聚糖)等处理植株,使体细胞原生质体间发生融合,从而形成细胞杂种,进一步培养形成杂种个体。用无性杂交方法产生的杂种称为“无性杂种”。

营养杂交

营养杂交[Vegetative hybridization] 即“无性杂交”。

砧木

砧木[Parent stock] 亦称“接本”。嫁接时接植接穗的植株。

接本

接本[Stock] 即“砧木”。

接穗

接穗[lngraftment] 嫁接时被接植于砧木上的枝或芽。把枝或芽接植砧木上分别称为“枝接”或“芽接”。系统选种[Systematic selectionD 亦称“单株选择”、“个体选择”。根据育种目标,从原始材料中选出优良个体,分别进行繁殖,使入选个体后代形成一个系统(品系),然后通过比较试验,育成新的品种。如安徽1号、宁州2号、云杭10号、槠叶齐、英红1号等,都是采用系统选种法育成的。在选择时,要区分遗传变异与非遗传变异,选择非遗传变异往往无效。一般因环境因素(包括栽培条件)而引起的变异,属于非遗传变异。通过杂交(自然杂交和人工杂交)、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而引起的变异属于遗传变异。无性系品种(系)起源于同一株母体,所以后代的基因型是相同的,因此,在无性系品种(系)内选择常是无效的。

单株选择

单株选择[lndividual selection] 即“系统选种”。

个体选择

个体选择[Individual selection] 即“系统选种”。

集团选择

集团选择[Mass selection] 将从群体中选出的个体,按主要性状分成若干集团,分别采种或无性繁殖,再进行比较试验,选出优良集团。对迅速改良混杂的地方群体品种具有较大作用。如将龙井群体品种分为龙井长叶、圆叶、普通叶、瓜子叶4个集团,以龙井长叶的经济性状最好。因集团内个体间性状仍有差异,效果不及单株选择,已很少采用。

混合选择

混合选择[Mixed selection] 从群体中按育种目标选出若干优良单株,然后混合采种,或进行无性繁殖,后代再与同龄对照种及原始群体(即未经选择的群体品种)进行比较。此法能较快地提高群体品种的纯度。但由于是混合繁殖,不能鉴别每一母株的遗传动态,因而有可能将一些表现型与基因型不一致的个体选人,从而降低了选择效果,已不采用。

花药培养

花药培养[Anther culture] 人工培养茶树离体花药以诱导单倍体细胞系或单倍体植株的方法。把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茶树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并置于适宜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诱导其脱分化,并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形成细胞团,进而形成愈伤组织,随后使愈伤组织分化成完整的植株。茶树花药培养始于1968年日本的胜尾清,但未见成功。197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茶树花药进行培养,诱导出愈伤组织。1974年陈振光等以茶树“福云”杂种为材料,其花药为小孢子发育的单核中晚期,进行诱导出根。1980年首次从茶树花药培养中获得了具有根、茎、叶的完整植株。1981年进行移苗试验也获得成功。经根尖染色体鉴定,共检查12株,其中3株为单倍体(2 n =15),其余9株为非整倍体,染色体数目多为18~22条,未见二倍体。

松柏长青茶

松柏长青茶原名「埔中茶」或称「松柏坑茶」,生产于台湾南投县名间乡的松柏岭(旧称埔中),地属八卦山脉的最南端,气候凉爽,十分适合种茶,茶园多分布在200至400公尺之间的台地,目前茶园面积达2500公顷。

松柏坑茶在本省的茶业发展史上,开发极早,初期本区所产茶叶在内销市场上知名度较低,销路不易打开,以致茶农生活清苦,1975年蒋故总统经国先生行政院长任内莅临巡视,对此地茶叶香郁芬芳称赞不已,特命名为「松柏长青茶」。

后来又由农林厅及南投县政府督导推动「松柏长青茶」复兴计划,逐年编列经费补助农机及改进茶叶生产技术,如今该茶区已进入省工机械化栽培制造,而且此地所产的茶菁叶质柔软,加上机械化的制造,品质均一,使「松柏长青茶」在国内茶叶市场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大关翠华茶

翠华茶是云南省的历史名茶。产于云南省大关县翠屏山脚的翠华寺。

翠华茶采制是清明前后采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芽叶长度3厘米左右,要求芽叶长度、大小、色泽均匀一致。炒制工艺主要有杀青、摊凉回潮、炒锅三道工序。

翠华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光滑匀整,色泽黄绿,香气清香馥郁,滋味甘醇可口,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匀嫩成朵。

翠华茶以“色绿、香高、味甘、形美”的特点赢得了荣誉,连续三年被评为云南省名茶。

鹿苑毛尖茶

远古县古属峡州,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无安产茶这记载。据县志远载,鹿苑茶起初(公元1225)年为鹿苑增寺侧载值,产量甚微,当地村民见茶香味浓,便争于相引种,遂扩大到山前屋后种植,从而得以发展。现已在鹿苑一带创制出一种黄茶类的鹿苑毛尖。

鹿苑茶品质独具风格,芬芳馥郁,滋味醇厚,被誉为湖北茶中之佳品。

鹿苑毛尖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环状(环子脚),白毫显露,色泽金黄(略带鱼子泡),香郁高长,滋味醇厚回甘,汤色黄净明亮,叶底嫩黄匀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