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训练指导

 江山携手 2015-08-14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训练指导
潘德高
【写作导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乡的风土人情也许正发生着悄然的变化,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这些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厚实的土壤。写作游览家乡美景、展示家乡美的文章,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特色要鲜明。家乡的美景既有共性的特征,又有个性的体现。例如同是端午节,有的侧重于包粽子,有的擅长于划龙舟,有的则兼而有之……这些,就要抓住地方的特色,才能写得真实可感,要大力挖掘,品味丰厚的内涵。
情感要真挚。既要有对风俗和文化细致的描绘,又要及时独到的品评;既要有对风俗文化深情的追溯和回忆,又要有现实的反思和启迪。字里行间要流露出汩汩真情。
手法要多样。写人,就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使用多种描写。如肖像、语言、神态、动作、表情等。写景,就要注意场面的渲染和刻画。既要有宏大场面的鸟瞰,又要有局部的镜头特写,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形式可灵活。如果你对家乡美景的材料掌握比较多,就可以采用小标题的结构或镜头式的结构,将他们并列排笔出来;如果你侧重于面对美景的反思,则可以以回忆为线索,采用倒叙的技法,放飞自己的思绪;如果你侧重于家乡的发展变化,则可以采用插叙的方法,在对比中再现今日新的理念……
【佳作展示】
家乡的旅游文化
湖北省枝江市仙女中学  向沁心
我的家乡仙女镇,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万里长江从中穿流而过,激越的江水涤荡着纯朴的乡亲,滋润着万物生灵,培育着浓郁的风土人情,造就了丰厚的旅游文化。
胜景桃花节
“桃花流水鳜鱼肥”,当春风唤醒了万物,当地呈现出盎然生机,桃花绽开了迷人的笑脸,用它粉扑扑的脸蛋,享受着自己的节日一年一度的“桃花节”。
桃花朵朵笑春风,绿的山川,粉的桃花,清澈的溪流,相映成画。满山遍野的桃花让天空也五彩斑斓起来,置身其中,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仿若人在画中游。游人如织,可爱的小孩在花下追逐着美丽的蝴蝶,漂亮的姑娘们在树旁与花争相竞美,年迈的老人则悠闲的踱在他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里。桃林边的特色小吃,桃花节期间也分外的火爆,与怒放的桃花相映成趣,好一副人间的胜景。
旷世的绝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听,是屈原悲愤而洪亮的声音,使人们心目中神的声音,他一唱就是几千年。
粽子飘香,锣鼓喧天,彩旗飘飘,游人如织,虽席地看幕不容闲也……这就标志着“端午·龙舟游”进入了高潮。
看,那江中一条条翻飞的龙舟,在震天锣鼓的指挥下,如出江的巨龙,劈波斩浪……那龙舟上的壮汉们,个个奋力划桨,整齐划一的动作,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来阵阵的喝彩……这时,每当龙舟经过,江边的游人则手里拿着粽子,一个个虔诚的投向江中,投下一份美好的思念,投下一份最虔诚的祝福……
温馨的庙会
每年的春夏之交,是我们家乡最温馨的季节,四面八方的游人怀着最浪漫的情愫来赶“仙女庙会”。
晴朗的清晨,当迷人的天空还闪耀着几点星光,人们便肃穆的来到庙前的两棵柳树下,树下有一弯清澈的小溪在咚咚的流淌。这里,没有导游的盛情并茂的解说,这里也听不见游人的喧哗,唯有的是晨曦中游人怦然的心跳声。
据传说,一个如花的仙女,偷偷的下凡,每天清晨在柳树下邂逅他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树下的溪水咚咚响360下后,她就不得不依依惜别……微风吹拂,柳枝颤动,人们更加虔诚,这个美丽的传说,流传几千年后,等来了更多寻梦的人们。
今天,游人如织,是在等待纯美的爱情,还是在树下许下一个美丽的心愿,一个祈祷,如果你来到我们的家乡——仙女镇,一切就会释然。
[教师评点]
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写了家乡三个特色的旅游文化。第一个是新兴的农村文化“桃花节”,第二个则将名人的纪念方式与现代的旅游结合起来,增添了文化的新的含义。第三个是将家乡美丽的传说与现代流行的寻梦文化相结合,即宣传了家乡,有圆了人们的梦想。三个小标题从三个不同的侧面诠释了全新的文化和风俗,可圈可点。另外,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独到的感悟和抒情议论增添了文章厚重的砝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