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羽毛球手法练习口诀

 余闲书屋 2015-08-14


 



 

羽毛球技术提高8点重要提示!非常重要!

1.捻动发力:

四指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搓动球拍柄,使拍面旋转。

应用:应用于网前力量较小的搓、推等技术。

2.屈指发力:

拇指、食指,扣紧拍柄为支点,其余三指由松到屈指握紧发力。

应用:主要用于需发力的动作,如高远球、平高球、抽球、杀球等。

3.屈捻发力:

其动作界于上面两者之间,所发力量要比捻动大而比屈指发力小,是捻动发力与屈指发力的结合。

4.小臂内旋与小臂外旋:

把手掌平放,让手背朝上的动作即为内旋;从手背转到手心即为外旋,此技术很重要。

应用:此动作多用于高远球、平高球、杀球、抽球等动作的发力。

作用:一为调整击球的拍面;二为增加击球瞬间的爆发力。

5.手腕内收与手腕外展:

手臂竖直平放,手掌直立形同握手,手掌向上抬为外展,向下压为内收。

6.手腕前屈发力、手腕后伸发力:

将手臂平放,手背朝上;手腕向下压为前屈,手腕向上抬为后伸。

7.拉拍:

手臂上举伸直,然后沉肘,使球拍向前下方运动。

应用:多用于击球点较低时击球,属于被动击球。

8.立腕:

立腕指的是手腕在拇指的方向稍稍立起来。

这是为了能够大力击球而采取的姿势,而不是常见的伸直手臂。



 

羽毛球手法练习口诀   好东西共享
羽毛球手法练习----口诀:

活握死抠(非击球状态下,球拍不能握死,拍柄要能灵活转动以便不同的击球动作;击球状态下,手指抠紧球拍,尤其是食指和拇指,保证击球动作干脆、线路明确)

长挥短抖(击球时,尤其是长球和杀球时,肩膀和胳膊要完全放开,击球有力量保证并且大动作可以迷惑对方;在最后击球的瞬间,线路的变化以及落点控制全靠手腕的抖动)

高压低抬(打后场球手腕要有前压的感觉,不然球速慢落点近容易受攻击;防守时手臂上抬要充分速度要快,避免被动挨打)

远打近搓(后场球要先跑到位,胳膊带动手腕,幅度大用力猛;前场球小球,小臂伸出稳固,手腕和手指转动,幅度小用力巧)

对拐平举(中前场放斜线短球,手腕要反拐上挑的动作;中前场平抽快球,球拍不放下,用小臂发力手腕紧绷)

正侧反背(打正手球身体向后侧方转动,作为弥补,手腕控制拍面也要有相应角度的内侧转动;打反手球,身体完全展开背对敌手,手臂挥动距离长,手腕发力要及时到点)

强追缓挡(在进攻有利时,要不断加快进攻节奏,手臂手腕动作连贯而急促;在对方连续进攻时,主动通过轻挡放小改变对方连续进攻的节奏,手臂手腕发力舒缓)

柔舞脆击(羽毛球的所有动作都应该是很协调连惯的,甚至是轻柔的;但击球瞬间必须是干脆利落的,从腰部到手腕,击球发力应该有一个猛烈的停顿,接着又是协调连贯的身体动作)

 

 

摘转球手----步法练贴
步法,是打羽毛球的最基本要素。首先,应正确。后退步,一般有十字交叉步;侧身侧滑步。具体练法,

看手动腰(观察对方的动作,准备提前移动自己的重心)
先起后抬(看对方挥拍动作出来,提起重心并把肩膀抬起来,准备起步)
追球赶步(移动中一定要看羽毛球的运动轨迹,步子一定要赶在球下落之前)

到点鞠躬(跑到点上再落重心,准备击球动作)
扭胯第一(无论什么步伐,先动的一定是胯)
步伐有数(怎么能跑到点上,就要看你预测距离然后设计跨步小碎步的搭配)
小腿稍撇(接地面球时小腿和脚有点外撇,降低重心)
胳膊抡圆(步伐中,胳膊也要进行配合,一定不能耷拉着走,要运动起来)
跳起危险(进行劈杀时,初学者最好不要跳,难度大失误多)
后退无忧(不管怎么样,后撤步是开始最难掌握的,一旦掌握好了,全场皆活。

 

羽毛球步法相关知识

  初学者在学习和掌握了发球和原地击高远球技术之后就应该开始学习一些步法了。因为羽毛球的步法和手法(即各种击球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许多击球技术都是靠熟练、快 速、准确的步子移动来完成的。不掌握正确的步法,就会影响各种击球手法的学习和掌握,而在比赛中如没有到位的步子,就会使手法失去应有的积极作用。主要的步法有:上网步法 ;后退步法;两侧移动步法;起跳腾空突击步法。

一、上网步法

上网步法包括:跨步上网;垫步或交叉步上网;蹬跳上网。

不论用哪种步法上网,其上网前的站位及准备姿势都是一样的。即站位取中心位置,两 脚左右开立(稍有前后),约同肩宽,两膝微屈,两脚前脚掌着地,后脚跟稍提起并左右微 动;上体稍前倾,右手持拍于体前,两腿注视对方的来球。

1、跨步上网

判断准对方来球后,左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并侧身向来球方向迈出,接着右脚也向前迈一 大步,以脚掌外侧和脚跟先落地,再过渡到前脚掌,右膝关节弯曲并成弓箭步。紧接左脚自 然地向前脚着地方向靠上小半步。击球后,右脚蹬地用小步、交叉步或并步回到中心位置。

跨步上网时注意事项 右腿成弓箭步时,要防止因上网前冲力过大使重心越过右腿 而 失去身体平衡,另外,前脚脚尖应朝着边线方向,而不应朝向内侧。

2、垫步或交叉步上网

判断准对方来球后,右脚先迈出一小步,左脚立即向右脚垫一小步掌(或从右脚后交叉迈出一小步),左脚着地后,脚内侧用力蹬地,右脚再向网前跨一大步成弓箭步成弓箭步身
体重心在前脚。击球后,前脚朝后蹬地,小步、交叉步或并步退回到中心位置。

垫步或交叉步上网的优点 步子调整能力强,在被动情况下,能利用蹬力强、速度快的特点迅速调整脚步,去迎击来球,垫步或交叉步上网的注意事项同跨步上网。

3、蹬跳上网

蹬跳上网是在预先判断来球的基础上,利用脚的蹬地,迅速扑向球网,以争取在球刚越过网时立即进行还击。单打或的双打中常用此步法上网扑球。其步法是站位稍靠前,对方一有打网前球的意图后,右脚稍向前刚一点地便起蹬侧身扑向网前。击球后应立即退回中心位置。等着÷跳上网既要快,又要防止因前冲力过大而触网或过中线犯规。

二、后退步伐
后退步法有右后场区后退步法和左后场区后退步法。右后场区后退步法主要是正手的后退步法;左后场区后退步法包括头顶后退步法和反手后退步法。不论是哪种后退步法,其移动前的准备动作和站位界皆同上网步法。

1、正手后退步法

正手后退步法有并步和交叉步两种。实战中可根据场上情况和个人特点灵活使用。

判断准来球后,先调整重心至右脚,然后右脚蹬地迅速向右后撤一小步,同时上体右转,左肩对网,接着,左脚用并步靠近右脚(或从右脚交叉后撤一步),右脚再向后移至来球位置。在移动的同时,必须完成挥拍击球前预备动作,待球在右肩上方下落时,作正手原地或起跳击球。击球后,身体重心随右脚前移迅速用小步跑或并步回到中心位置。

2、头顶后退步法

头顶后退步法是对方来球向左后场区,用头顶击球技术还击时所采用的后退步法。头顶 后退步法也可用并步或交叉步移动后退。

判断准来球后,右脚蹬地撤向左后方,同时,髋关节及上体向右后方转动(转动的幅度比正手后退要大些),且稍有后仰。接着,左脚用并步或交叉步后撤,右脚再退至来球位置用头顶击球技术击球。击球后,迅速回到中心位置。

3、反手后退步法

反手后退时,应根据离球距离的远近来调整移动步子。

如离球较近,可采用两步后退步法。一种是左脚先向左后方撤一步,接着,上体左转,右脚向左后方跨一步,背对网。另一种是右脚先向左脚并一步,然后,左脚向左后方跨一步 ,同时上体左转,右肩对网作反手击球。如离球较远,则要采取三步或五步后退步法。三步 后退时,右脚先向左脚并一步,左脚再向左后方撤一步,同时上体左转,右脚再向左后方跨 一步至来球位置,背对球网,作反手击球。如三步移动还未到来球位置,则左脚右脚再向后 移动一步即成五步移动步法。

三、两侧移动步法

两侧移动步法多用于界对方的扣杀球和打来的半场低平球。其移动前的准备姿势及站位基本同上网步法。

1、向右移动步法

判断准来球后,上体稍倾倒向左侧,用左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右脚同时向右侧跨大步,髋 关节随之右转、上体稍倾倒向右侧,,重心在右脚上。若距来球较近,可采用上述动作,若 距来球较远,则需左脚先向右脚垫一小步再起蹬,右脚同时向右侧跨大步。

2、向左移动步法

判断准来球后,上体稍倾倒向右侧,用右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左脚随髋关节的转动同时向左侧跨大步。若来球较远,左脚先向左侧移一小步,紧接着右脚往左侧方向起蹬并转身,
向左跨大步。

后退步法有右后场区后退步法和左后场区后退步法。右后场区后退步法主要是正手的后退步法;左后场区后退步法包括头顶后退步法和反手后退步法。不论是哪种后退步法,其移动前的准备动作和站位界皆同上网步法。

四、起跳腾空突击步伐

起跳腾空突击步法主要运用于向左、右两侧稍后的位置移动,突然起跳拦截对方击来的弧线较低的平高球。它 的特点是起动快、动作突然,常在对方尚未站稳之际,给其以袭击,使对方防不胜防。

当判断准来球飞向右侧底线且弧线较低时,右脚先向右后跨一步,接着左脚向右侧后蹬地,右脚起跳,身体向右侧后方跃起,截住来球,用正手击球技术扣杀或劈吊对方空档。当来球飞向左侧底线时,用右脚掌蹬地,左脚起跳,用特点击球技术突击对方。

在运用起跳腾空突击步法时应注意击球后落地时,要控制好身体平衡,并立即回到中心位置。

对上述羽毛球步法中最基本的几种步法,初学者在平时的练习和比赛中,应按照要求去体会和掌握,并应该在比赛中不断地去摸索这些步子移动的规律,以适应比赛中瞬息万变的情况。

下面介绍的步子移动中具有规律性的一些问题,对更好地去运用步法有很大的帮助。

站位

不论是 单打还是双打,在步子移动前应该选择一个有利的站位,这既有利于向各个方向运动去迎击来球。又可使对方不易找到攻击的空档。在一步情况下,上网步法或后退步法, 其移动前的站位应有所变化。例如:己方网前技术较好,但后退步法较慢,其站位要适当偏后。以平高球控制了对方后场之后,对方被动地回一网前球,这时己方站位应片前,准备迎击网前球。当在网前搓出既旋转又贴网的近网球时,站位可靠前些,因对方一步不可能回出有较大威胁的球;即使对方打后场球时,也只能被动挑高球(因己方搓球的质量很高),这时,己方有充裕的时间从网前回到后场。总之,步子移动前站位的选择不是固定不变的,合理、适当的站位常能使自己把握场上的主动权。

站法

站法与双方的打法特点、来球的落点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的站法有两种:一是前后站,即右脚稍前和左脚稍前;二是平行站。防守或接两侧来球,多采用平行站法。上网或后退时,多采用前后站法。这两种站法各有利弊,但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不断地变换站法。

起动

起动是各种步子移动的前提,只有起动快,才能迅速到位。这不但能取得较高的击球点,争取时间的主动,还能更好地完成各种击球技术。

要做到起动快,应该注意以下要点:准备时,两脚不能站实(即以全脚掌着地),这样不利于蹬地起动,而应稍提脚跟,并使两脚保持微动。在起动前应提高预判能力,即根据对 方击球的习惯动作,提前判断来球的方向,以便及早做好起动的准备。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讲往往是不容易的。但只要这平时的练习和比赛中细心观察、分析对手的击球特点和习惯动作,就会为预判提供依据。这也是一种心理训练。在学习打羽毛球的初级阶段,如能将这种 心理训练很好地和技术、战术训练结合起来,就能很快地提高水平。

回动

所谓回动,就是在接球后,立即回到适当的位置(原则上同中心位置),准备接下一个来球。如不善于立即回动,则极易暴露自己的空档而遭到对方的攻击。若这后场吊对方网前 球后,匆忙地朝前场跑;在前场放了网前球后盲目往后退,这些都是回动不当的表现。要解 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增强回动意识,每击完一球后,不停留在原地,也不盲目前后跑动,而 是积极调整步子,原则上回到中心位置;二是在上网时要保持身体平衡,充分利用右脚的回 蹬回动;第三,后退时,最后一步重心要在右腿上,击完球后,身体重心应随右脚前移,上体前压,协助回动;第四,不论是上网、后退,还是两侧移动,如出现脚步混乱,则应立即 以小步尽快调整正常步子。


 
活握死抠(非击球状态下,球拍不能握死,拍柄要能灵活转动以便不同的击球动作;击球状态下,手指抠紧球拍,尤其是食指和拇指,保证击球动作干脆、线路明确)

 

长挥短抖(击球时,尤其是长球和杀球时,肩膀和胳膊要完全放开,击球有力量保证并且大动作可以迷惑对方;在最后击球的瞬间,线路的变化以及落点控制全靠手腕的抖动)

 

高压低抬(打后场球手腕要有前压的感觉,不然球速慢落点近容易受攻击;防守时手臂上抬要充分速度要快,避免被动挨打)

 

远打近搓(后场球要先跑到位,胳膊带动手腕,幅度大用力猛;前场球小球,小臂伸出稳固,手腕和手指转动,幅度小用力巧)

 

对拐平举(中前场放斜线短球,手腕要反拐上挑的动作;中前场平抽快球,球拍不放下,用小臂发力手腕紧绷)

 

正侧反背(打正手球身体向后侧方转动,作为弥补,手腕控制拍面也要有相应角度的内侧转动;打反手球,身体完全展开背对敌手,手臂挥动距离长,手腕发力要及时到点)

 

强追缓挡(在进攻有利时,要不断加快进攻节奏,手臂手腕动作连贯而急促;在对方连续进攻时,主动通过轻挡放小改变对方连续进攻的节奏,手臂手腕发力舒缓)

 

柔舞脆击(羽毛球的所有动作都应该是很协调连惯的,甚至是轻柔的;但击球瞬间必须是干脆利落的,从腰部到手腕,击球发力应该有一个猛烈的停顿,接着又是协调连贯的身体动作)

 

 

羽毛球手法练习口诀.

看手动腰(观察对方的动作,准备提前移动自己的重心)

先起后抬(看对方挥拍动作出来,提起重心并把肩膀抬起来,准备起步)

追球赶步(移动中一定要看羽毛球的运动轨迹,步子一定要赶在球下落之前)

到点鞠躬(跑到点上再落重心,准备击球动作)

扭胯第一(无论什么步伐,先动的一定是胯)

步伐有数(怎么能跑到点上,就要看你预测距离然后设计跨步小碎步的搭配)

小腿稍撇(接地面球时小腿和脚有点外撇,降低重心)

胳膊抡圆(步伐中,胳膊也要进行配合,一定不能耷拉着走,要运动起来)

跳起危险(进行劈杀时,初学者最好不要跳,难度大失误多)

后退无忧(不管怎么样,后撤步是开始最难掌握的,一旦掌握好了,全场皆活)

扭胯第一(无论什么步伐,先动的一定是胯

 

羽毛球运动中的不良习惯

  打了N次羽毛球,从高手的交流中在慢慢纠正几个错误习惯,之所以说是错误习惯,是因为这些习惯在平时打球时丢了不少分,改正了其中几个,觉得特有效(当然并非适合所有人,也许有些高手的习惯正好相反),所以,看的人不妨实验一下,如果有效能提高球艺,那最好了,其他兄弟肯定也有好经验,不妨一起讨论讨论。

 

  这个贴权当抛砖引玉

 

  1。等球站姿

 

  当球在对方场地时,在等待对方回球的时候,不少人双脚都是左右平行站的。

但是因为前后站时,人更容易启动,启动的时间也少了,最明显的接网前球成功率就高了些,'疗效显著’。

 

  2。看球

 

  球打出后,总不自觉地眼睛目送球到对方场地。。。

  但其实球出去后,并不必目送球很远,做该做的事情,比如把送行的时间花一点点到站位更重要,多花这点时间跑位会跑的更合理,不过也不能完全不看球,呵呵。

 

  3。站位

 

  球打出后,习惯看着球漂向对方场地,等着球再次回到自己场地,人却呆着不动。。。

  球出去后,人应该马上就归位,归到场地中央附近的位置,而不是站在击球的位置不动。

 

  4。击球点

 

  击球点高比击球点低好处要大的很,呵呵,可能每位都有体会,但每次都能击中个人的最高点却非常难,因为习惯很难改变,但的确非常有效(地球人似乎都知道,但每个球都做到的人却很少,所以,平时刻意的练练吧)。

 

  5。网前扑球

 

  网前扑球很容易出界下网。。。

  如果一个球可以扑的话,一般是质量并不好的回球,此时对方很容易紧张,而攻击方也常常充满信心和力气地去扑啊,可由于时间短,很难把手腕角度调整好,球也就反而容易出界和下网。

  如果花的力气小一点,别让球出界或下网的话,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攻击力已经足够得分了(因为对方准备时间很短,高手除外)。

 

  6。双打网前握拍

 

  双打时,网前封网的人可能有这个习惯:拍子是放下的而不是举起来的。

  一般,如果在网前能击中球话,大多是由上而下的(除非对方放了个高质量的网前球),所以,拍子一般都是由上而下的击球,如果球拍由下而上来击球,势必耗费一点点时间,这个时间非常宝贵。

  所以双打网前的人应该保持举拍姿势,而不是垂下拍子等球。

 

  7。双打时非击球者的跑动

 

  双打时候,如果伙伴在回球,另一方常常站在那里看着,这是有些人的习惯,事实上,空闲者应该跑动到合理的位置去(比如说自己和伙伴都不好接球的位置去

 

羽毛球附加技术

  跳杀技术学习

  以右手握拍为例,如果你是左手那就相反,要领有以下:

  1、准备杀球之前先侧身,左脚在前,两脚的脚尖着地,并且用快速的后退步伐后退,使击球点在你的右肩前上方。因为击球点靠后的话就只能打高球了。

  2、杀球前身体后仰,基本成弓型,这样使你用上全身所有的力量。

  3、杀球前握拍一定要放松,手心和拍柄之间要有缝隙,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先放松才能用得出力量杀球,否则如果握拍一直很紧的话手腕的力量就肯定使不出来了。要在杀球的瞬间握紧拍子使劲杀球。

  4、杀球的瞬间靠的是手腕和手指(手指主要是食指)的爆发力,就像抽鞭子一样,这也是羽毛球所有后场技术都注重的,和网球不一样,绝对不要靠甩大臂来发力,否则球过去后既没有速度又会使你受伤。

  5、起跳的时候大概在球开始下落的时候,并且双腿要先保持微屈的姿势,靠脚尖蹬地的力量起跳杀球,杀球后立即转身,左脚在后且先着地,右脚落地后即回到场地中心位置。跳杀动作

  像林丹、陶菲克那样精彩的扣杀球,除了要具备绝对的技术和弹跳以外,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前提基础:

  1、出众的胸肌。因为杀球特别是他们那样的跳杀球是要把全身有限的力量全部用在杀球的瞬间,使球的速度达到及至。作为女选手,起跳杀球很少,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杀球,都要在杀球之前先要将身体后仰成弓形,然后身体的力量由腰到胸再到上肢最后作用到球上。胸作为中转站,胸肌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做为男选手,练好胸肌是最重要的前提。

  2、熟练的杀球能力。在你具备了身体的外部前提后,平时从原地到后退的杀球(包括正手和头顶)必须熟之又熟,并且落点要到位。

  3、体能练习要保持。因为他们的跳杀球是先要后退移动再起跳杀球,而后还要迅速上网,这样反复的进攻没有充沛的体能是根本做不到的。即使是原地的跳杀球也是很消耗体力的,所以体能要保持。

  4、此外弹跳能力也很重要,因为跳的高击球点抢的就高,球就有威胁

  鉴于以上,平时要做的是要多练练羽毛球的专项素质:蛙跳、高抬腿跑、前后左右跳等等。再有就是练好基本的杀球后再像他们那样发展大规模的起跳杀球。

  

学习套路与突破套路

 

    套路应该是武术上面的名词,就是许多基本招式结合起来,一套连贯的动作。那是学习武术的基本的方法。

    我觉得在羽毛球也应该有套路,也就是很多习惯的回球路线与击球组合。例如平高直线吊对角,吊直线杀斜线。吊上网推斜线。还有重复直线高球杀斜线等等。这些都已经上了教科书,成为经典。

    我觉得在学习开始的时候,需要这样的套路和战术意识。而不是盲目的把球打过去。

    超一流的高手没有自己的球路,他们变化多。让对手琢磨不到。他们眼中只有空挡,只有对手最难受的地方,计算对方将打到什么地方。而对手最想不到的是什么地方。

    但是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东西要一点一点的学

    在李小龙的截拳道里面指出对方无处不是空挡,空挡太多的空挡就不是空挡。这些玄妙的东西要真正透彻的懂得,没有真正在技术和战术意识上理解与懂得是不行的。

    李小龙将套路比作脚受伤的人手上的拐杖,用来辅助走路用的,当脚上的上痊愈了,就可以抛弃拐杖,健步如飞,但是,没有开始时候套路的帮助,那就更加不用去跑步了。

    球场上需要应变,但是更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当然,基本功包括这些套路。比赛的时候不是说对手怎么打,我就怎么回球,跟着对手走。而应该是自己积极主动的运用战术去比赛,这些套路提供了运用技术战术的基础,我觉得也是基本功的一部分。

    首先要研究球路。自己怎么样才有自己的套路,那么对方的套路又是什么??

    最简单研究球员球路的方法是看录像。手上准备一张纸,一支笔。在纸上画一个方框,然后选定一个你要研究的对象。当然是录像中的一方了,然后将你想研究那方球员的打球路线画在纸上。并标注1,2,3等数字,那样每一球都可以研究球员的回球路线是什么。是怎么处理球的,然后想想对方为什么会这样处理球。理解了这样的套路的用意以后。接着就是怎么把这样的套路应用在自己的身上,自己学会去用这样的套路去打球。

    所以说录像贵在精而不在多,关键是在录像中学习到什么。

    接下来,就是理解双方的球路,怎么去控制与反控制。怎么去创造机会。将球的来回路线全部画上。必要的时候注明是怎么样的回球。每一球看完,应该想到这球的路线是怎么打的,双方运用的是。怎么样的战术。把经典的线路和自己认为需要学习的路线套路记录下来。那样就成为自己需要练习的球路了。

    有了套路以后,是用来突破的。就像脚受伤的人的拐杖那样,当脚好了,就不用拐杖了。但是,在学习走路的时候,拐杖的作用是重大的

    球场上瞬息万变。 对手的回球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的时候,也就是说,对手的回球

不一定就是按照你所预定的方案那样的时候,或者对手已经把套路完全识破的时候,需要的是变,变化。 

    需要自己去观察对手,调整自己。就像遇到一个左手的选手时候,自己的习惯球路要改变一样调整自己。观察对方,在比赛中用眼的余光观察对手的一举一动。

    或者一个套路已经不适合与这个对手较量的时候,用另外的一个套路。

    或者多个套路综合起来使用。

    或者到更高层次,你每一个出手都已经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变招与后着,你已经完全可以看对手的动而动了。也就是可以抛弃套路的时候了。

 

单打时经常忽略的几点

第一:打球完时要及时回动

    有些朋友在打完一个球时会习惯性的站在原地着观察球的走向,而没有意识到应该先及时回动。这样等球的话,那么对方出手时你已经来不及接下个球了。

第二:分清主动与被动的身体重心

    这点也是一个打球技巧,有些朋友经常分不清主动与被动的重心,被动也把身体仰的很高,对于接被动球是非常困难和吃力的,反过来主动球如果一味的压底身体重心也不利于对球的判断和接球速度。

第三:注意打球节奏性

    打球不能一味的四平八稳,也不能一味的追求快速,需要接奏的变化,该快的快,该慢的慢,把速度用到点子上,比如在突击时必需要及时加速了,被动或着没机会进攻的话就需要将球稳稳的控制住,沉住气与对方周旋,在寻找机会进攻,这样即能合理分配体力也能很好分析对方的球路战术。

第四:注意抓击球时间差

    这个会比较难懂点,但是一但掌握了,对自己接球速度提高和判断有很大帮助,如何抓准对方的击球时间:要能做到对方出手这一瞬间,你是在准备启动的状态就好,这样对方一击球,你就能及时启动接应,而且也可以减少被对手欺骗的情况出现。尽量避免自己在移动到空中对方就出手的情况,这样的话很难对变化球进行及时回应,也就是说要做到这点需要你的及时回动。

 

 

羽毛球手法练习----口诀:

 

活握死抠(非击球状态下,球拍不能握死,拍柄要能灵活转动以便不同的击球动作;击球状态下,手指抠紧球拍,尤其是食指和拇指,保证击球动作干脆、线路明确)

 

长挥短抖(击球时,尤其是长球和杀球时,肩膀和胳膊要完全放开,击球有力量保证并且大动作可以迷惑对方;在最后击球的瞬间,线路的变化以及落点控制全靠手腕的抖动)

 

高压低抬(打后场球手腕要有前压的感觉,不然球速慢落点近容易受攻击;防守时手臂上抬要充分速度要快,避免被动挨打)

 

远打近搓(后场球要先跑到位,胳膊带动手腕,幅度大用力猛;前场球小球,小臂伸出稳固,手腕和手指转动,幅度小用力巧)

 

对拐平举(中前场放斜线短球,手腕要反拐上挑的动作;中前场平抽快球,球拍不放下,用小臂发力手腕紧绷)

 

正侧反背(打正手球身体向后侧方转动,作为弥补,手腕控制拍面也要有相应角度的内侧转动;打反手球,身体完全展开背对敌手,手臂挥动距离长,手腕发力要及时到点)

 

强追缓挡(在进攻有利时,要不断加快进攻节奏,手臂手腕动作连贯而急促;在对方连续进攻时,主动通过轻挡放小改变对方连续进攻的节奏,手臂手腕发力舒缓)

 

柔舞脆击(羽毛球的所有动作都应该是很协调连惯的,甚至是轻柔的;但击球瞬间必须是干脆利落的,从腰部到手腕,击球发力应该有一个猛烈的停顿,接着又是协调连贯的身体动作)

怎样把他人的理论与体会,转为自己体会,一靠练;二靠悟。光练不悟,白练;光悟不练,当教练~~~~~~

 

羽球技术——发球

发球是羽毛球基本的重要的技术之一。羽毛球发球虽不能象乒乓球发球那样使球产生各种旋转,但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发球手法,发出不同弧度、不同落点的球来控制对方,为本方创造进攻得分的机会。因此,羽毛球的发球应引起初学者的充分重视。

  发球可分为正手发球和反手发球。一般来说,发网前球、平快球、平高球均可以用正手发球或反手发球的技术来完成,而发高远球,则须采用正手发球。

     1、正手发球

     发球站位

  单打发球在中线附近,站在离前发球线约1米左右。双打发球站位可靠近前发球线。

准备姿势

  身体左肩侧对球网,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重心在右脚上,右手持拍向右后侧举起,肘部放松微屈,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球,举在胸腹间。发球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

     用正手发球,不论是发何种弧线的球,其发球前的姿势都应该一致,这样就会给对方的接发球造成判断上的困难。

     下面分别介绍用正手发球动作发出四种不同弧线的球的技术动作。

     高远球

  球的运行轨迹又高又远、下落时与地面垂直、落点在对方场区底线附近的球叫高远球。单打比赛时,常采用这种发球迫使对方退到最远的底线去接发球。如果发出的高远球质量好,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对方一些进攻技术的发挥,使对方在接高远球时不容易马上组织进攻。在对方体力不支时,发高远球也可以使对方消耗更多的体力。发球动作要领 发球前准备姿势。发球时,左手把球举在身体的右前方并自然放下,使球下落,右手同时持拍由大臂带动小臂,从右后方沿着身体向前并向左上方挥动。当球落到右手臂向前下方伸直能触到球的一刹那,握紧球拍,并利用手腕的力量向前上方发力击球。击球之后,球拍顺势向左上方挥动缓冲。

  发高远球时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僵硬;放球与挥拍配合不当;击球点靠近身体或离得太远;握拍太紧,以致力量发挥不出;发球后,球拍未顺势向左上方挥动缓冲,而是挥向了右上方等等。在发高远球时,如果出现上述错误动作就应认真对照发高远球的动作要领,并参看“基本技术练习方法”中发球的练习方法。

    平高球

  这是一种比高远球低、速度较高远球快、具有一定攻击性的球。

  发球动作要领 发球前准备姿势同发高远球。发球的动作过程大致同发高远球,只是在击球的一刹那,小臂加速带动手腕向前上方挥动,拍面要向前上方倾斜,以向前用力为主。发平高球时要注意发出球的弧线以对方接球时伸拍打不着球的高度为宜,并应发到对方场区底线。

 

    平快球

  这种球比平高球的弧线还要低、速度还要快。在对方反应较慢、站位较前、动作幅度较大的对手或是初学者时,效果往往很好。

  发球动作要领 准备姿势亦同发高远球。站位比发平高球稍后些(防对方很快回到本方后场)充分利用前臂带动手腕爆发力向前方用力,球直接从对方的肩稍上高度越过,直攻对方后场。发平快球关键是出手的动作要小而快,但前期动作应和发高远球一致。发平快球时还应注意不要过手、过腰犯规。

网前球

  发网前球是在双打中主要采用的发球技术。单打比赛时,如发高球,怕遭到对方球速较快的直接攻击时;或为了主动改变发球方式借以调动对方时采用。发球动作要领 准备姿势同发高远球。击球时,握拍要放松,大臂动作要小,主要靠小臂带动手腕向前切送,用力要轻。发网前球时应注意手腕不能有上挑动作,另外,落点要在前发球线附近,发出的球要贴网而过,这可免遭对方扑杀。

   2、反手发球

  反手发球的特点是动作小、出球快、对方不易判断。在双打比赛中多采用此发球技术。

发球站位

  站在前发球线后10——50厘米及发球区中线的附近,也可以站在前发球线及场地边线附近的地方(双打比赛中,从右场区发球时可以看到)。

准备姿势

  面向球网,两脚前后站立(左脚或右脚在前均可),上体稍前倾,身体重心在前脚上。右手反手握拍,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球的二三根羽毛,球托明显朝下(避免犯规),球体与拍面平行或球托对准拍面放在拍面前方。

      发球动作要领

    击球时,小臂带动手腕朝前横切推送。发网前球时,用力要轻,主要靠“切”送;发平快球时,发力要突然,击球时拍面要有“反压”动作。

 

羽球技术——接发球

发球接发球是一对矛盾。发球方想方设法发出各种不同弧线的球,以此来控制对方;二接发球方则后发制人,来达到反控制的目的。羽毛球比赛就是在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争夺中给人以刺激、乐趣和启示。

接发球的站位

  不论是单打还是双打,都应选择一个合理的接发球站位。一般情况下,单打的接发球站位离前发球线约1.5米处;在右发球区应站在靠中线的位置,在左发球区则站在中间稍偏边线的位置,主要防备对方发球攻击反手部位。双打接发球时站位可靠近前发球线,因双打的后发球线距前发球线比单打短0.76米,发高远球易被扣杀。所以,双打接发球主要精力应对付发网前球上。

接发球的准备姿势

  单打接发球应左脚在前,后脚在后,侧身对网,重心在前脚,后脚脚跟稍提起,收腹含胸,持拍于右身前,两眼注视对方。

  双打接发球准备姿势基本同单打,但重心可随意放在任何移至一只脚上,球拍高举在肩上,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至于在比赛中如何还击对方发来的各种不同弧线的球,这就牵涉到各种击球技术和战术问题了,这里不多叙述

 

羽球技术——高远球

初学者在掌握了握拍和发球技术之后就可以逐步进行各种击球技术的学习。

 

羽毛球各种击球技术,按其特点进行分类,概括起来可有以下几个方面:后场高空击球技术;前场网上击球技术;下手击球技术;中场击球技术。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后场高空击球技术

 

后场高空击球也称后场上手击球,即在尽可能高的击球点上,还击对方向底线附近击来的高球。它具有主动性强,击球力量大等特点,可给对方造成较大的威胁,是初学者首先必须学好的技术。

 

高远球

 

以较高的弧线将来球击到对方场区底线附近叫击高远球。击高远球是一切上手击球动作的基础。

 

高远球的特点是球的弧线高、滞空时间长,它的作用是逼迫对方远离中心位置退到底线去接球,一方面可减弱对方进攻的威力,为我方进攻寻找机会,另一方面在己方被动情况下,有较多的时间来调整站位,摆脱被动局面。

 

上手击高远球分为:

正手击高远球;反手击高远球;头顶高远球。

 

正手击高远球

这是羽毛球上手击高远球技术中的基础。

 

击球前的准备动作要领首先判断来球的方向和落点,侧身后退使球在自己右肩稍前上方的位置,左肩对网,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重心在右脚上左臂屈肘,左手自然高举,右手持拍,大小臂自然弯曲,将球拍举在右肩上方,两眼注视来球。击球时,由准备动作开始,大臂后引,随之关节上提明显高于肩部,将球拍后引至头后,自然伸腕(拳心朝上),然后在后脚蹬地、转体和腰腹的协调用力下,以肩为轴,大臂带动小臂快速向前上方甩动手腕,在手臂伸直的最高点击球。击球后,持拍手臂顺惯性往前下方挥动并收拍至体前。与此同时,左脚后撤,右脚向前迈出,身体重心由后脚移到前脚。

 

正手击高远球可以用不起跳或起跳进行击球。后者是为了争取高点击球,以赢得时间上的主动,但对步法技术和体力要求较高。因此,初学者一般先学不起跳正手击高远球。待熟练掌握后,再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场上的情况综合运用这两种击球方式。

 

正手击高远球时易犯的错误击球点选择不当,偏前或偏后,影响击球用力;击球时,不是以肩为轴挥臂,而是以肘为轴,影响大臂发力,造成用力不当;击球时不是用挥臂甩腕动作靠“爆发力”把球击出,而是将球“推”出;击球后球拍不是顺惯性朝前下方挥动并收拍至体前,而是将球拍朝下;朝右后方挥动,影响了手臂的用力;击球时全身用力不协调等。

 

反手击高远球

 

当对方将球击到本方左后场内,以反手将球击回对方底线去的高远球击球法称之反手击高远球。它的特点是节省体力,对步法要求也不高,朝被动情况下,可采用反手击高远球过渡,帮助自己重新调整站位。

 

动作要领 首先判断准对方来球的方向和落点,迅速将身体转向左后方,步法到位后,右脚前交叉跨到左侧底线,背对网,身体重心在右脚上,使球在身体的右肩上方。击球前,由正手握拍迅速换为反手握拍,并持拍于胸前,拍面朝上。击球时,以大臂带动小臂,通过手腕的闪动、自上而下的甩臂将球击出。在最后用力时,要注意拇指的侧压力与甩腕的配合,同时还要利用两腿的蹬地、转体等协调全身用力。

 

初学者用反手击高远球时,往往容易出现步子不到位,击球点掌握不好。击球时,未用拇指的侧压力;击球刹时用力过早或过迟,没有用在“点”上等等错误。这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体会才能逐渐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

 

头顶击高远球

 

在自己的左后场区,用正手在头顶中间部位或在左肩上方将来球击到对方底线去的高远球击球法称头顶击高远球。这种击球动作是我国运动员对羽毛球技术发展的一项贡献。它较反手击球主动性强,具有更大的攻击性,初学者应努力学好头顶击高远球技术。

 

动作要领 击球前的准备姿势以及击球动作同正手击高远球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头顶击高远球的击球点在左肩上方(因为球是飞向左后角的)。准备击球时,侧身(左肩对网)稍左后仰。击球时,大臂带动小臂使球绕过头顶,从左上方向前加速挥动,在用力击球时,注意发挥手腕的爆发力和充分利用蹬地以及收腹的力量。击球后,左脚在身后着地并立即回蹬,同时右脚前移,重心移至右脚。

 

头顶击高远球虽然对步法、全身的协调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但一旦掌握其动作要领并能坚持在平时的练习和比赛中主动运用它,那将会大大提高在左后场区击球的攻击性。

 

基本发球技术、打球战术

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是该项运动的主体.

 

         严格说来,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主要由上肢的基本手法和下肢的基本步法两大部分组成。

 

         上肢的基本手法又由握拍、发球和击球三个技术部分组成,下肢的步法则由基本站位、前场上网、中场左右和后场后退步法组成。在羽毛球运动中,上下肢的基本技术既相互独立,各成一体,又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只有具备了上肢的基本技术和下肢的基本 步法最佳结合的球员才能称之为优秀的球员。

 

         在羽毛球比赛中,观众常常能看到一名优秀选手一会儿 在前场上网搓球,一会儿又跃到后场起跳扣杀,但却不一定知道,这名选手之所以能在自己的前场和后场作出这些漂亮的技术动作,除了具有良好的手上功夫外,还具有出色的脚下功夫,其双脚能够及时、准确地移动到规定的击球位置,抢到最佳的击球点。

 

         羽毛球场地全长13.4米,宽6.01米,就单打场地来说,由后场至前场的直线距离就达6米多,由左边线至右边线的距离为5米多,一个选手实际控制的区域为30多平方米。也就是说,一名选手必须在这块30多平方米的场地上,首先靠双脚不停地移动和奔跑抢到最好的位置,然后迎击对手以不同力量、不同角度所击出的球。可以说,任何一个漂亮的击球都是建立在步法到位基础之上的。然而,如果手上功夫不到家,步法再好也发挥不了作用。因此,任何一名选手都必须将功夫和时间用于正确、系统、熟练地掌握上肢的基本技术和下肢的基本 步法两个方面。

 

         我们将系统介绍羽毛球运动的握拍、发球和基本站位以及其后场、中场和前场的各项基本击球技术和相应的基本步法。

 

握拍技术

 

  有人曾作过这样的比喻:“羽毛球的球拍是选手手臂的延伸。”正确的握拍可使其与人的手有机地融为一体,选手可用这只“延长的手”随心所欲地迎击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来球达到手与球拍之间完美的结合。

 

         羽毛球的握拍分为正手握拍和反手。但对于一名高水平的选手来说,握拍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战中为了更好地控制球的落点,应视具体情况,因时、因地细微地调整握拍,但所有这些调整都是建立在正、反手两种基本握拍技术的基础上的。

 

一、正手握拍技术(以下介绍的所有基本技术均以右手握拍者为例,左手持拍者则反之〕

 

  一切在身体右侧的正手正拍面击球及头顶后场击球都月正手握拍法,正手握拍技术动作要领是:

 

1.先用左手握住球拍的中杠,使拍框与地面垂直。

 

2.张开右手,使虎口对准拍柄斜棱上的第二条棱线,此时眼睛从左至右可同时看见四条棱线,然后用近似握手的方法握住拍柄,拇指和食指贴在拍柄两侧的宽面上,其余的三指自然握住拍柄。

 

3.拍柄与掌心不要握紧,应留有空隙。握拍的位置可视各人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以球拍柄端靠近手掌的小鱼际为益。

 

4.握拍力度适宜,恰似握着一个鸡蛋,重则破损,轻则滑落。

 

二、反手握拍技术

 

  一切在身体左侧的反手反拍面击球都用反手握拍法,反手握拍技术的动作要领是:

 

1.在正手握拍的基础上,将球拍柄稍向外旋,拇指顶贴在拍柄第一斜棱旁的宽面上,也可将大拇指放在第一、二斜棱之间的小窄面上,食指稍向下靠。

 

2.击球时,靠食指以后的三指紧握拍柄,同时拇指前顶发力击球。

 

3.为了便于发力,掌心与拍柄间要留有充分的空隙。

 

三、初学者常见的握拍错误

 

1.虎口对在第一、第三或第四条斜棱上或者拍柄宽面上。

 

2.如同握拳头一样地将拍柄紧紧攥住。

 

3.食指按在拍柄宽面的上部,而仅用其余四指攥住球拍。

 

四、练习步骤

 

1.让握拍手自由转动拍柄后,按照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用肉眼观察由握拍手独立调整完成呈正手握拍动作或反手握拍动作。

 

2.通过反复练习,逐渐过渡到不用肉眼观察,全凭手上的感觉便可完成正确握拍。

 

3.在实战中,视来球的各种不同角度和方向,握拍手可自如地选择正手或反手握拍法击球,握拍力度应适宜。

 

发球技术

 

  在羽毛球比赛中,任何一个球的竞技都始于发球,发球质量高,可有效地陷对手于被动,为得分创造条件,甚至可直接得分。就发球的姿势而言,有正手发球、反手发球之分。人们可视自己的习惯或战术的需要来选用正手或反手发球毛一般情况下,单打中多采用正手发球,而在双打、混合双打中常用反手发球。就球飞行的角度和距离而言,可将其分为后场高远球、后场平高球、后场平射球和网前小球四种。

 

  无论用何种方式发球,在把握好发球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发球动作的隐蔽性、突变性、落点多样性等待点。

 

一、正手发球技术

 

  正手发球是在身体的右侧采用正拍面击球的一种发球方式,在实战中被广泛采用。正手发球可根据不同的战术需要发出不同的球,如后场高远球、后场平高球、后场平射球和网前小球等不同弧度的球。

 

(一)正手发后场高远球

 

  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是用正手握拍法,以正拍面将球击得又高又远,球飞行到对方的端线上空后突然改变其方向,呈垂直了落至端线(底线)附近的一种发球,由于球处于对方端线,可有效地调动对方并削弱其进攻的威力。在单打中这种发球被普遍采用。

 

正手发后场高远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 发球站位视各人的习惯选择在场地中场附近。两脚自然分开,左脚在前,脚尖对网,右脚在后,脚尖稍向右侧,重心放在右脚上;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住羽毛球中部,自然抬举干胸前方;右手正手握拍自然屈时举至身体的右后侧,呈发球前的准备姿势。

 

2.击球动作持球手松开,使球自然下落;右手持拍臂自下而上沿半弧形做回环引拍动作,同时开始转体,当拍挥至身体右侧前方击球点上的瞬间,前曾迅速内旋带动手腕闪动展腕发力,用正拍面将球击出,身体重心随转体动作逐渐由右脚移至左脚上。

 

3.击球后的动作身体重心完全移至左脚上,持拍手随击球动作完成后的自然惯性向左上方挥动。在发球的过程中,双脚均不能离开地面或移动。

 

(二)正手发后场平高球

 

  正手发后场平高球是用正手握拍法,以正拍面击出飞行弧度较发后场高远球低的一种发球。球飞行的高度以对方跳起无法拦截为佳。由于球飞行弧度不高,速度相对就快,是单打战术中具有一定进攻性的发球。双打中若与发网前小球配合使用,则

可以增加对方接发球的难度。

 

正手发后场平高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另1拍动作和击球后的动作均与正手发后场高远球相同。

 

2.击球时以小臂带动手腕发力为主,拍面与地面的夹角小于45度,向前推进击球。

 

(三)正手发后场平射球

 

  正手发后场平射球是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击出飞行弧度较正手发后场平高球还要低的一种发球。球的飞行弧度几乎是擦网而过,直射对方后场。由于速度极快,故突击性很强,是单、双打中发球抢攻战术常用的一种发球。在比赛中,在发球方有准备而接发球方无准备的情况下,这种发球以它的快速、突变,立即陷接发球方于被动。

 

正手发后场平射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及击球后的动作均同正手发后场高远球,引拍动作较发后场高远球要小一些。

 

2.击球时,拍面仰角较小,前臂内旋带动手腕快速闪动向前击球。击球点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可争取略高一些。

 

(四)正手发网前小球

 

  正手发网前小球是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击球,使球轻轻擦网而过,落在对方前发球线附近的一种发球。由于它的飞行弧度低,距离短,可以有效地限制对方直接进行强有力的进攻,是单、双打中较常见的一种发球。在双打中,由于双方场上的移动范围较单打相对要小,对发网前小球的质量要求更高,如球过网稍高,对方可通过扑、推而直接进行接发球抢攻。所以双打中发网前小球时的站位可适当接近前发球线,引拍动作摆幅小,击球时拍面击球的磨擦力及击球的角度要控制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提高击球点,尽量使球贴网而过,以削弱对方接发球的威力。

 

正手发网前小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引拍动作和发球后的动作与正手发后场高远球相似。

 

2.击球时握拍保持放松,靠手指控制力量:手腕收腕发力,用斜拍面往前推送击球,使球轻轻擦网而过,落人对方前发球区。

 

二、反手发球技术

 

  反手发球技术是在身体的左前方用反拍面击球的一种发球方式。同正手发球技术一样,用反手同样能发出各种不同弧度的球;与正手发球所不同的是,反手发球时动作的力臂距离相对要小,发球时对球的控制力更强,加之反手发球动作更具一致性、隐蔽性和突然性,因此在比赛中,尤其是在双打比赛中被广泛采用。在实战中,发球方根据双打战术的特点和需要,常以发反手后场平高球、后场平射球和网前小球为主。

 

(一〕反手发后场平高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击出同正手发后场平高球飞行弧度一样的球,称为反手发后场平高球。

 

反手发后场平高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站位靠近前发球线,右脚在前,左脚尖侧后点地,重心放在右脚上;左手拇、中、食指握住球的羽毛处,置于腹前;右手弯时稍向上提起,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将球拍自然置于腹前侍球手的后面,两眼正视前方,呈发球前的准备姿势。

 

2.击球动作左手放球的同时,持拍手前臂内旋,带动手腕展腕由后向前作回环半弧形挥动,击球时屈指收腕发力,闹反拍面向前上方将球击出。

 

3.击球后的动作以制动动作结束发力,并注意将握拍姿势迅速调整为正手握拍。

 

(二)反手发后场平射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发出与正手发后场平射球同样飞行弧度的球,称为反手发后场平射球。

 

反手发后场平射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与反手发后场平高球动作相同,击球时,尽可能地提高击球点,利用拇指的顶力,拍面与地面呈近似于90度角迅速向前推进击球。

 

(三)反手发网前小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击出与正手发网前小球飞行弧度一样的球,称为反手发网前小球。

 

反手发网前小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引拍动作和击球后的动作均与反手发后场平高球相同。

 

2.击球时靠手腕和手指控制发球的力量,以斜拍面向前轻轻推送切击球托,使球尽可能低的沿网上方飞过并落人对方前发球线内。

 

三、发球技术动作的常见错误

 

1.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时,击球点在右肩下方,以肘为轴,前臂提拉屈腕发力击球。

 

2.掌握不好球与拍之间的时空关系,造成击球不准。

 

3.击球过程中,身体重心没有随身体的转动而从右脚逐步移至左脚上,或是身体在击球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转动,或是击球后球拍挥至右上方,动作不协调,影响击球发力。

 

4.发球过程中双脚出现任何形式的脚步移动。

 

四、练习步骤

 

1.首先学习正手发后场高远球。依照先分解后连贯、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按照技术动作的要领做挥拍练习,直至熟练。

 

2.用绳拴住球,选择适当的高度将球固定吊好,反复做发球挥拍击球动作练习,体会球与拍之间的距离感觉及前臂内旋带动手腕由伸腕到展肮的发力过程。

 

3.持拍面对墙壁做发球练习,在做该项练习时,既要照顾到击球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兼顾到击球动作的正确性。

 

4,在场地上练习发球,重点注意发球的落点。

 

5.按照以上的练习步骤,进一步作其他各种发球的练习,注意各种发球动作的一致性和落点的多样性。

 

羽球技术——前场网上击球技术

不管是在什么级别的比赛中,如果一个运动员不善于或不会在网上击球,那就很难取得主动权,而且这个弱点也很容易被对方抓住,并进行针对性的攻击。

 

网上击球是调动对方、寻找战机的重要手段,并可直接得分。因它的技术动作轻松而细巧,运用力量要求控制适度,所以在学习网上击球时,除了要注意动作规范之外,还应细心体会击球时手腕、手指的细小感觉。

 

准备姿势 侧身对网,右脚跨步称弓箭步,左脚在后自然拉开,上体略有前倾,右手持拍前伸约与肩平,肘关节微曲。注意握拍要放松。

 

网上击球有:搓球;放网前球;勾对角球;推球;扑球。下面分别介绍之:

 

1、搓球

 

击球前准备姿势同上。击球时,拍面稍前倾,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向前“切削”球托底部或向后“提拉”,使球击出后旋转或滚动过网。搓球一般在对方来球较靠近网上时运用。正反手搓球除握拍不同外,其它要领相同。

 

2、放网前球

 

准备姿势同上。击球时,拍面稍朝前下方倾斜,前臂带动手腕和手指用前送动作球托底部。正反手搓球除握拍不同外,其它要领相同。

 

3、勾对角球

 

在网前把来球回击到对角线网前叫勾对角球。准备姿势同上。击球时,拍面斜向对方右(左)网前。正手勾对角线时击球托的右侧,手腕和手指带动球拍向左内勾动;反手勾对角时,击球托的左侧,同时向右内勾动。

 

4、推球

 

在网上将来球用较平的弧线快速推到对方场区底线叫推球。准备姿势同上。击球时拍面前倾几乎与网平行。利用前臂带动手腕和手指的快速“闪动”将球击出。正手推球多用食指力量,反手推球多用拇指的力量。

 

5、扑球

 

在网上把高于网的来球迅速扑压下去叫扑球。击球时,拍面前倾,前臂带动手腕和手指的快速闪动发力,击球后立即收拍,以免触网犯规。扑球时要求判断准、上步快、抢点高、动作小。正反手均可。

 

羽球技术——吊球

把对方击来的后场高球还击到对方的网前区的击球法谓之吊球。它的作用是调动对方站位,以利步法组织进攻。在后场若将吊球与高球或杀球结合起来运用,就能给对方以很大的威胁。

吊球可以用正手、反手或头顶击球技术来完成。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学好正手吊球技术,然后再学头顶吊球及反手吊球。吊球按球在空中飞行的弧线和击球动作的不同可分劈吊(快吊)和轻吊(拦截吊)两种。但不论哪种吊球,其击球前的准备动作应与击高远球一样,也保持动作的一致性,使对方不易判断己方打出的是什么球。

下面分别介绍正手、反手和头顶吊球的技术动作:正手吊球

(1)劈吊(快吊)击球前期动作同正手击高远球。击球时,拍面正面向内倾斜,手腕作快速切削下压动作。若劈吊斜线球,则球拍切削球托的右侧,并向左下方发力;若劈吊直线,则拍面正对前方,向前下方切削。

(2)轻吊(拦截吊)击球前期动作同正手击高远球。击球时,一种轻吊时的拍面变化同劈吊基本一致,但用力要更轻些;另一种是击球时,拍面正击球托或借助于来球的反弹力用球拍轻挡,使球过网后贴网而下。后者多用于拦截对方击来的平高球和半场高球。

反手吊球

反手吊球其击球前的动作同反手击高远球,不同处也在于触球时拍面的掌握和力量运用。吊直线球时,用球拍反面切削球托的后中部,向对方右网前发力;吊斜线球时,用球拍反面切削球托的左侧,朝对方左网前发力。头顶吊球

头顶吊球也可作劈吊和轻吊。其击球前的动作同头顶击高远球一样。不同的是球拍触球时拍面变化和力量的运用。吊直线球的动作同正手吊直线球基本一致,只是击球点不同;吊斜线球时,球拍正面向外转,切削球托的左侧,朝右前下方发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