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志亮:厘清定位,拒绝“失陪“

 qoohappy446 2015-08-15


“总是很忙”的爸爸妈妈让孩子成为了“失陪族”,“步入中年的你,是社会的中坚,家庭的支柱。你总是很忙,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却忽略了,孩子最缺的其实是你的陪伴。”

作为家庭教育专家,面对这些教育“失陪族”,您有什么建议和忠告?

转型社会很多人在家庭的价值定位上出了问题,在生命传承与事业发展、家庭建设与社会参与、父母亲职与职业生计、子女幸福与眼前利益的天平上往往本末倒置,等到意识到孩子出了问题时追悔莫及、无可补偿,即便事业有成又值几何?孩子在一堆玩具和父母双全的场面中会选择什么?我们老了以后在高官厚禄和子女发达之间又会选择什么?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传承生命,人生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看到后代超过自己,如何在物欲横流的转型社会不被蒙蔽视线,天下父母需要用智慧点亮人生。

物质至上、弱肉强食的市场规则把人们的心变得浮躁了,忘却了生命是分阶段且循序渐进——不同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重点——不要想着年纪轻轻就兼得了生育、事业、财富……;社会道德滑坡、家庭凝聚力下降,感情世界的社会监督松懈,强调个性发展、自我价值实现和自由享乐,造成自我为中心者对家庭意识的淡化和家庭认识的迷茫,使得很多人忘却了人是有家庭责任的——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父(母)是要履行义务的;在光怪陆离、变幻莫测、诱惑众多的社会里,千万不要忘却人类还有一种叫坚守的力量和责任的良知,安分守己、安贫乐道、本本分分地生活不应该成为不思进取、保守落后的代名词!

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固然可取,但平平淡淡陪孩子长大陪父母老去更值得推崇!转型时期的父母既要在自己的事业上拼搏奋斗,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要以对自己的子女和人类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尽到自己必须尽到的义务;既要非常认真地去展示个人的风采,享受自己的快乐人生,又要十分严肃地把子女培养看做是完美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去认真对待;既要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坎坷,用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征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艰难,又要在艰难中关心子女的成长和学业进步:使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发挥是家长天经地义的义务,让孩子有尊严且幸福地生活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是无辜的,他(她)不可能选择父母;家长是无助的,就任之前未接受到专业培训。

作为过来人和专业人员,我给“失陪”父母的忠告是:

家长:建立家庭至上的理念,重视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时光,孩子三岁之前不出差,孩子幼儿园期间出差不过第二宿。钱将来可以再挣但孩子不能等、家不能不管指望老了有个归处。

爸爸:再忙每天回家吃晚饭,每天和孩子玩一次游戏,好男人家庭为重俯首甘为子女牛。

妈妈:再累每天给孩子拥抱,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好女人是所好学校要当贤妻良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