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老师治疗痛经医案一则

 寂寞在繁衍 2015-08-16

初诊:201455日。董某某,26岁。因“痛经9年”就诊。

患者月经欠规则,周期35-37天,经期6-7天,末次月经428日。经量中,色深黑红色,血块时有时无,经前腹痛3天,不影响工作,经期腹痛较剧,影响工作,热敷缓解,经前乳胀、腰酸,白带偶有偏黄,无异味,偶有头痛欲寐,睡醒后头痛缓解。寐纳可,小便正常,便秘。现未婚,否认性生活史,青霉素过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辅检:今日本院B超示:子宫三径11.8cm,内膜4mm

中医诊断:痛经(气血不和)西医诊断:痛经 子宫偏小

治则:调气理血,温阳止痛。

治疗:20145月,经前予助孕汤;经期痛经汤、小建中汤(加益母草20g、香附10g、鹿衔草15g、丹参12g)治疗。月经:6.1~6.7

20146月,经前予助孕汤;经期温经汤(去丹皮、麦冬,加益母草30g、元胡30g);月经:7.5。痛经稍减,夹块。

20147月,经前予八珍汤(加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川断10g、杜仲10g);经期温经汤加减;月经:7.28。痛经减轻。

20148月,经前予助孕汤治疗;经迟不至。

20149月,9.26 B超:内膜4mm,宫体三径9.9cm。月经未至。予八珍汤(加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巴戟肉12g、仙灵脾12g)、葛根黑苏汤加减治疗。

201410月,10.27 B超:内膜5mm,宫体三径10.4cm。月经未至。予补胞汤(熟地20g、紫河车10g、何首乌30g、菟丝子30g、巴戟肉12g、仙灵脾15g、鹿角胶20g、龟甲胶20g、当归15g、槲寄生30g、黄精30g、鸡血藤30g)、八珍汤加减治疗。

201411月,11.27 B超:内膜7mm,宫体三径10.9cm。予补胞汤、调冲汤治疗。月经:11.30~12.5,量中,无痛经。

201412月,予助孕汤、补胞汤、八珍汤加味、调冲汤治疗。月经:12.28,无痛经。

20151月,1.27 B超:内膜7mm,宫体三径12.6cm。予助孕汤、薯蓣丸、调冲汤治疗。月经:1.30,无痛经。

20152~3月,继续于我科门诊助孕治疗,痛经消失。

按语:患者痛经长达9年,经前及经期均有疼痛,以经期为著,经来时,喜温敷,经色黯,时有块,此有寒凝也。因患者胞宫偏小,肝肾亏虚,素体肾阳不足,胞宫不得温煦,血凝成块,瘀而作痛,得温则散,故痛减。而患者就诊时正值经后期,诉头痛,寐后则愈,此为虚也。因头为诸阳之会,气血聚于百会也,气血亏虚,则空而作痛,虽非腹痛,病机一也。朱丹溪曰:“经水将来腹痛者,血实也……临行时腰小腹痛者,乃是郁滞……经水过后作痛,是气血俱虚也。”故以气血亏虚为本,血瘀寒凝为标,虚实夹杂。

马老辨其为气血不和证,分周期治疗:非经期时,治在调整阴阳,补益气血,以助孕汤补养肝肾,八珍汤益气和血,加菟丝子、枸杞子、巴戟天、仙灵脾兼顾肾之阴阳,香附行气止痛;经近时以痛经汤行气化瘀;小建中汤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为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既能通阳气,又可调营血。此方加活血行气之品,通下瘀滞,止痛更著。6月以金匮温经汤养血散寒,温经祛瘀,去丹皮、麦冬等性寒之品,加益母草30g、元胡30g行气调经,如此治疗三月后,寒凝与瘀血得除,痛经缓解。

8月起,患者经期迟迟未至,查B超见子宫偏小,内膜偏薄。肾-天癸-胞宫轴功能失调,月经失调,乃至闭经,血海不能满溢,胞宫失于充养,则日渐萎缩。此时,标实得解,当缓治本虚。故以补胞汤补肾养胞,八珍汤滋养气血。马老所创制的补胞汤,以大剂血肉有情之品(紫河车、鹿角胶、龟甲胶等)加熟地、菟丝子滋补肾阴,巴戟天、仙灵脾温煦肾阳;鸡血藤、当归、何首乌、黄精等养血益精。临床上多用于子宫偏小、内膜薄、闭经的患者,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不负“补胞”之名。治疗3月后,患者复查B超,胞宫较前增大,内膜增厚。1112月月经来潮,痛经已除,遂以薯蓣丸补中益气,以后天滋养先天,巩固疗效以善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