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之“东望黝泽,河水所潜也”解读

 负鹏载舟 2015-08-16

《山海经》之 东望黝泽,河水所潜也 解读- 白水800的个人空间- 华商...白水800   2009-09-18 18:39

《山海经》作者所认定的黄河发源地“泑泽”(又作“黝泽” )在何处?不少人认为是在黄河河套地区,包括广阔的内蒙古河套和银川盆地。例如,徐旭生先生的《读山海经札记》中,指出泑泽在内蒙古前套地区。近年宁夏学者杨兆兴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不周山”即今之宁夏牛首山,泑泽位于银川盆地的宁东凹地。客观地说,这种假定与20世纪我国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进展和杨钟健先生的河套古为湖泊观点有密切的联系。


《山海经·西次三经》中记载:“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崇岳之山。东望黝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 杨兆兴先生解读末句为:从不周山向东远眺,有一片名叫“黝泽”的湖泊、沼泽地带,那是因为黄河的潜流从地下经过而形成的。整个黝泽气象氤氲,一派苍茫,湖泊、水洼星罗棋布。


本人以为,可以从黄河流域古湖泊的演化来理解“东望黝泽,河水所潜也”。  


内蒙古高原的古大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大湖。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各湖盆间逐渐连通,到晚更新世的10万年前,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距今10万至1万年间,湖盆、河道继续演变,古大湖最后成为新生大河的一部分;同时古大湖仍然覆盖各个盆地的部分或大部地区。根据土壤普查资料分析,银川平原历史上湖沼面积高于1600平方公里(银川平原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而目前保存下来的湖沼不到百分之十。由此可见,在距今1万年至2000年间,银川平原部分地区可能仍被古大湖所覆盖。


因此,在距今大约3000-2000年间的《山海经》作者,或者3000年前的古人,登临不周山俯瞰黝泽之时,看到的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大湖串联的大河,从而获得黄河潜行于泽的印象。从河套地区的地质条件来看,黄河潜行地下的可能性并不大。合理的解读是,黄河潜于湖泊或湿地中,河湖一体,河沼一体,古人难以区分。进而被今人误解为河潜地下。


近年以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光释光测年技术的应用,我国第四纪地质学、河套古大湖以及相关的黄河发育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例如,在黄河流域乌兰布和沙漠发现的距今约6-5万年、海拔1060-1035 米的4道古湖岸堤,在腾格里沙漠发现的距今约4-2万年、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的古大湖,等等。然而,由于河套古大湖演变的数据十分有限,古大湖消失精确年代的缺失,我们难以构建黄河变迁的完整图像,同样难以给出黄河潜流的结论性解读。


 


   参考文献:


晚第四纪“吉兰泰-河套”古大湖的初步研究,陈发虎等。《科学通报》2008,53(10)。


距今42~18 ka腾格里沙漠古湖泊及古环境,张虎才等。《科学通报》 2002, 47 (24 ) 。


银川平原湖沼的演变与今后利用方向 ,2009-08-29 ,生态中国网-湿地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